三国演义中七步诗的疑惑三国演义中,曹植行七步,做了一首诗,明明是“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焱欠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然后曹丕又让曹植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15 12:18:47

三国演义中七步诗的疑惑
三国演义中,曹植行七步,做了一首诗,明明是“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焱欠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然后曹丕又让曹植以 兄弟 为命题作诗,曹植才做出了“煮豆燃豆萁.”为何现在都说七步诗就是煮豆燃豆萁呢?

因为那是三国演义,不是正史.在三国演义之前,就有这个版本.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四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曹植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这就是说,在南北朝时的版本是曹植走;了七步说了这句诗,没有别的,所以流传下来,便是这个了.
另外我个人认为,流传的都是通俗易懂的,朗朗上口的,煮豆燃豆萁明显比两肉齐道行更加好理解,更加顺口,所以流传的广,再加上故事背景,就成为了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