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4/28 17:45:32 作文素材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作文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 

 许更生

     词汇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而且首先是思维的工具。前些年,语文界掀起了一股颇为猛烈的所谓“加强思维训练”的浪潮。其初衷固然值得赞许,但是,随之而来的却主要是选择判断题的泛滥成灾,是课文分析时变本加厉的“条分缕析”,是作文思路的种种模式化训练;而作为思维起点和归依的词汇却依然长期被打入冷宫。我们并不反对进行适当的思维规律和联想方法之类的教学,但是,任何轻视甚至脱离词语教学与积累的所谓“思维训练”,即使不是南辕北辙,至少也是隔靴搔痒!因为思维和表达的低下粗俗,与词汇的贫乏简陋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

      很早就主张“心里怎么想手里就怎么写”的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词汇对思维和作文的作用时讲得十分明白。他说:“语汇,在心里是意念的单位,在语言里是构成语句的单位。”“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是在乎能够找到那些适合的‘字眼’也就是适合的‘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实践表明,观察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了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方法之外,词汇贫乏是一大原因。因为观察者常常不知道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作文描述太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例如“水果摊上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厂房里一片忙碌”、“篮球比赛十分紧张激烈”等等。倘若追问其为什么不写得具体生动些,答案大致是一样的:不知道那些水果究竟名叫什么,不懂得每道工序的名称如何,篮球运动的术语不清楚。总之是说不出个“名堂”来。相对容易的名词尚且如此,更何况难以捉摸的形容词、微妙的动词和副词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然而,不管是“情”还是“意”,如果离开了一定词语的支撑,又如何“满”得出来、“溢”得漂亮呢?

     表达的优劣高下,跟他所掌握词汇的文野雅俗是正相关的。语词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的一大作用在于诱导、调节、促使新的思绪的产生。人之所以有连续不断的思维,首先就是因为人具有一套丰富而活跃的语词系统。写作实践也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神奇的裂变力,它不但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且有某种促使新的思绪意象产生的激发力,语词可以诱

导或整合思维。观察、感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生成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写作实践中此类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诸如,步韵、限韵等古典诗词的创作;“一词经纬法”的布局谋篇、“词语开花”(即语素联想法%)式的文章构思,等等。

     所谓“作文”就是正确而巧妙地进行词汇的排列组合以表情达意。从宏观上看,人的一生的作文训练(包括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大致有两个阶段:一是学龄前的以口头作文形式的“说话”,它一直延续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写话为主的写话期。这一阶段里,他所凭借的主要是学龄前后掌握的!’3500个左右基本生活词汇。这些基本词汇大体上可以满足小学阶段的“我手写我口”的启蒙阶段习作的要求。第二个阶段即进入中学之后的书面作文阶段。可惜,令人扼腕长叹的是,由于整个中学阶段对词汇教学以及书面词语运用训练的漠视,造成了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作文词汇依然停留在口语阶段的基本语词上。打个比方吧,就是青年人说的、写的却是“小儿科”语言———这决非耸人听闻。不信请大略统计一下吧:他们作文中有几个是中学阶段所学的比较精密、典雅的书面语词&可以不客气地说,我们中学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实际上还仅停留在让学生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或曰在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徘徊不前;我们辛辛苦苦搞的作文训练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重复劳动#这怪谁呢&我们的作文练习乃至于升学大考,不是从来都只有字数上的限制而不提词汇方面的要求吗?

     张志公先生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词不达意’,也往往是词不够用的结果。”“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把词汇教学和关于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就是说,知道的词多而且掌握得好,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很差。”(《语文教学论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作文教学经验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一次,于漪带学生到金山参观,一路上,春光明媚。她提出:“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这一早春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于是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一大串富有文采的词语:人勤春早、水天一色、白帆点点、波光粼粼。这些词语,后来同学们在作文中都用上了,而且用得很活,奕奕传神。同学们在校园里散步,她常走过去,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小花园里有些什么?清晨的景致如何?玉兰花开了,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比较确当?等等。(《中学语文教学探索》)总之,她巧妙地把立足词语进行观察、思维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而不是架空地进行所谓的“思维训练”。

     进行立足于词语的作文训练,还必须转变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即过早、过多地指责学生“寻章摘句”、“堆砌词语”、“华而不实”云云。中学生往往更喜欢并爱模仿词汇丰富多彩的“美文”,而不爱欣赏那些“平淡如水”、老气横秋的文章。因为爱美求新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多读美文、多写美文入手,来丰富词汇,写好作文。我以为,对于初学作文者来说,尤其是面对广大患严重“词汇贫乏症”者,首先应当强调的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为他们离“洗尽铅华”和“清水出芙蓉”何止十万八千里#容我不无偏激地

说一句:对评价中学生习作而言,一个珠光宝气的语言“病美人”,要胜过一打骨瘦如柴的语言瘪三!因为前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后者却难免始终一贫如洗。

                                          作者通讯: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邮编:351100

 

 

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苗旭峰


       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时候,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过一篇叫《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大概是这个题目),很有见地,我当时真的被说服了,所以一直记下了,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积累词汇,但正是因为这么做了,才发现仅仅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词汇上下功夫还是不够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根本在于素材不丰。
     语言固然是思维起点和归依,语言从根本上说还是形式的东西,是内容的载体;而素材,才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材料好的作文,即使语言的功夫差些,但是有真东西,文章还是不会差哪儿去的。因为教毕业班语文的时间长,而作文又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我很注重研究作文教学。留心的阅读近年来的优秀考场作文,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除了语言上的个性化表达出色外,素材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娴熟、新颖、相对深刻是其共性;“同样的米做出不同的饭”,而反观那些写得糟糕的考场作文,弊病大致有几种:
    1.记叙文长于记叙,短于描写。
    2.偶有语言精美如时尚杂志的卷首语的,往往内容空洞。
    3.素材陈旧,写法老套。如写老师的文章多是雨中送伞、灯下备课、带病上课等。
    4.议论文就事论事,乍一看理直气壮,细读,装腔作势,见识平面化。
    5.背诵范文,用自己的好文章或看到的好文章往话题上硬套,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还学会了给文章“穿靴戴帽”,首尾加上几句扣题之笔,读后总觉得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
   其实这些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写作技巧何尝不懂,什么“题目要夺目”什么“凤头豹尾猪肚”,什么骈散结合一大堆,可是一写,就无米下锅,怎么回事呢?
    我个人认为,形成这种现象固然跟应试考试下急功近利的“宽而浅”阅读状况和思考力不够有关,但缺乏“内存”,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才是根本。我们站在讲台上不厌其详地教学生作文,类似于教学生招式,教“包装”,可是学生内功欠缺,就是把全套的降龙十八掌学会还是花拳绣腿,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很下了功夫去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并不遗余力地去落实。素材的积累,苏轼在《稼说》中的指出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说也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所以,写好作文,从根本上说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运用,是表达。善于读书的学生,写作都不会差。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读书要有拣择,灾难性的阅读,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做这些努力:
    一.读好教材,链接起教材和写作的结合点。现在的语文教材,已经不是人教版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在各种版本的教材“百花争妍”的时代,可以说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其作者多为在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大家,叶圣陶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什么例子?我想最主要是个写作的例子,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成熟的作家是如何选材的,剪“材”的,如何遣词造句的,如何谋篇布局的,理解透彻了,这对于学生今后写作合理地占有和选用素材是大有裨益的。以我讲《慈母情深》为例,梁晓声笔下的母亲慈爱、勤劳、自尊、为孩子读书任劳任怨,这样的母亲其实何尝不是千万个平凡的清贫的母亲的缩影,作为农村的孩子,对这点还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一段深情的朗读后,我让学生们找到感动自己的情节、细节、句子、词语,让学生品品,这些“眼前景物口头语”何以就成了“便是诗家绝妙词”,究竟是梁晓声驱遣了什么情感、写作技法才使得这平实的文字生出了隽永的魅力,你的母亲在哪些地方有过这种感人的细节呢,你能不能把这些事以口头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呢?同学们纷纷发言,对课文的品析精彩纷呈,说到自己的母亲,更是精彩动人,那些平时忽视了的细节纷纷呈现出来:来新珂说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一起出门,从来都是母亲走左边,护着她走右边;李金说下雨天母亲接她回家,她“完好无损”地到家,母亲的身上却是一片水痕;罗楠说自己的母亲有些强势,做事有些霸道,她曾恨着自己的母亲,青春期的女儿和更年期的母亲总是较劲儿,可是渐渐地理解了这“别样的母爱”……课后我趁热打铁布置一篇“父亲母亲”的话题作文,连一向不爱表达的潘松珂甚至写了1400多字的作文《父母大人》,选材之新颖、感情之饱满,让人不能不动容,如同“催泪弹”,一在班里朗诵,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事后,和潘松珂交流,她说:“我一前写母亲老是写老生常谈的素材,现在才知道,文章可以这样写。”
    二.精读一部名著,链接起名著和写作的结合点。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余秋雨读书有一条重要的方法是“高位进入”,他的看法是,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千,一个人的阅读量再大也只能取一瓢饮,不要拿有限的生命去陪伴哪些平庸的文字。他还说一个英国的读书人,只用5年时间就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学者,生命的质量大大提高,这个读书人的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作品。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在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再一次印证了读书“高位进入”的必要性,读名著,你就站到了“鸟瞰”考场作文的高度。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任是无情也动人》的作者就是读了几十遍《红楼梦》,才对薛宝钗有了如此深刻独到的认识,别人似是而非的或干脆说不上来的素材而他却信手拈来。《赤兔之死》的作者也有熟读《三国演义》的厚实“家底”。所以,精读一部书,读透彻,深度阅读,深度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选用素材时才会信手拈来,才会意到笔随,才能文不加点,才能文从字顺。名著也是很多的,读哪些呢?林语堂说读书要找“文学情人”,自会一见钟情,我深以为然,外国名著我们读着文化差异大,就支持国货吧,我们九年级的学生,我给他们建议是,男孩读三国,女孩读红楼,一年内必读完。
     三.泛读若干时文,链接起时文和写作的结合点。一直认为,经典阅读塑造灵魂,时文阅读把握文风脉动,解读经典要注意从中读出当代趣味,阅读时文也要看出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时文未必不是未来的经典,而很多经典未必不是经过岁月之水冲刷后沉淀下来的时文。——菜,还是要搭配着吃。名著是大餐,但学生的肠胃不见得都能吸收得了,最要紧的,是时间有限,学生不见得能细嚼慢咽;泛读一些时文就很必要,《读者》《特别关注》《智慧背囊》是我们班学生常看的书。在广泛地涉猎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刺激和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当这些文本素材和学生的生活体验重叠时,以他人的作品为中介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力,激活写作热情,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常见渠道。作为一个保持了不错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人,我对此深有感触的。
      四.背诵积累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为学生的作文增色。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其实,引用好诗词歌赋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作文增色,同时还能推动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在写作中以最经济有效最隽永精致的语言完成思维的转换。每学期我都要专门上一节古诗词曲赋的引用、化用作文专题课,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我对学生们说,引用或化用古诗词曲赋要注意这几点:1.材料要为中心,需要则引用,不需要不引用,不要为引用而引用。2.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引用,尤其是在同时引用很多诗句的时候,可以按时代先后顺序,按题材内容等。3。要在准确地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引用,不要出现张冠李戴、错别字、内涵含糊等现象。4.量力而行,不要为赶时髦勉为其难。
     五.做好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素材库存。马雅可夫斯基说:“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停当,那么,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这么多的矿藏能一下子藏在脑子里最好不过,可是谁能够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记录中强化对材料的印象、理解,而且还交给学生归类记录的方法,政治经济、文化时尚、故事寓言、典故传说、名人轶事、诗词曲赋、音乐歌词、街谈巷议、流行语等等。
     六.读无字之书,链接起生活和写作的结合点。生活是无字之书。叶圣陶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写文章就是写生活,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源泉。中学生的作文基本还是“以学生本人为圆心,以学生生活为半径画圆”。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感受生活的过程,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去融入生活。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会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一些波澜;那么,写作的兴趣和冲动将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心中。还以以前面所说的讲《慈母情深》的拓展延伸为例,如果不是以梁晓声的文章契机引导学生“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不见得会用那样的收效。
     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对作文素材的积累的引导,确实费时费力不讨巧,成效似乎也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但是确实有效,从书本中找米下锅,从生活中找米下锅,有了米,才能考虑是蒸是煮,是炒是焖。

篇一: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新高考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

许更生

词汇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而且首先是思维的工具。前些年,语文界掀起了一股颇为猛烈的所谓“加强思维训练”的浪潮。其初衷固然值得赞许,但是,随之而来的却主要是选择判断题的泛滥成灾,是课文分析时变本加厉的“条分缕析”,是作文思路的种种模式化训练;而作为思维起点和归依的词汇却依然长期被打入冷宫。我们并不反对进行适当的思维规律和联想方法之类的教学,但是,任何轻视甚至脱离词语教学与积累的所谓“思维训练”,即使不是南辕北辙,至少也是隔靴搔痒!因为思维和表达的低下粗俗,与词汇的贫乏简陋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

很早就主张“心里怎么想手里就怎么写”的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词汇对思维和作文的作用时讲得十分明白。他说:“语汇,在心里是意念的单位,在语言里是构成语句的单位。”“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是在乎能够找到那些适合的‘字眼’也就是适合的‘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实践表明,观察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了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方法之外,词汇贫乏是一大原因。因为观察者常常不知道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作文描述太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例如“水果摊上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厂房里一片忙碌”、“篮球比赛十分紧张激烈”等等。倘若追问其为什么不写得具体生动些,答案大致是一样的:不知道那些水果究竟名叫什么,不懂得每道工序的名称如何,篮球运动的术语不清楚。总之是说不出个“名堂”来。相对容易的名词尚且如此,更何况难以捉摸的形容词、微妙的动词和副词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然而,不管是“情”还是“意”,如果离开了一定词语的支撑,又如何“满”得出来、“溢”得漂亮呢?

表达的优劣高下,跟他所掌握词汇的文野雅俗是正相关的。语词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的一大作用在于诱导、调节、促使新的思绪的产生。人之所以有连续不断的思维,首先就是因为人具有一套丰富而活跃的语词系统。写作实践也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神奇的裂变力,它不但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且有某种促使新的思绪意象产生的激发力,语词可以诱

导或整合思维。观察、感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生成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写作实践中此类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诸如,步韵、限韵等古典诗词的创作;“一词经纬法”的布局谋篇、“词语开花”(即语素联想法%)式的文章构思,等等。

所谓“作文”就是正确而巧妙地进行词汇的排列组合以表情达意。从宏观上看,人的一生的作文训练(包括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

大致有两个阶段:一是学龄前的以口头作文形式的“说话”,它一直延续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写话为主的写话期。这一阶段里,他所凭借的主要是学龄前后掌握的!’3500个左右基本生活词汇。这些基本词汇大体上可以满足小学阶段的“我手写我口”的启蒙阶段习作的要求。

典雅的书面语词&可以不客气地说,我们中学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实际上还仅停留在让学生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或曰在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徘徊不前;我们辛辛苦苦搞的作文训练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重复劳动#

这怪谁呢&我们的作文练习乃至于升学大考,不是从来都只有字数上的限制而不提词汇方面的要求吗?

张志公先生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

‘词不达意’,也往往是词不够用的结果。”“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把词汇教学和关于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就是说,知道的词多而且掌握得好,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很差。”(

《语文教学论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作文教学经验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一次,于漪带学生到金山参观,一路上,春光明媚。她提出:“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这一早春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于是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一大串富有文采的词语:人勤春早、水天一色、白帆点点、波光粼粼。这些词语,后来同学们在作文中都用上了,而且用得很活,奕奕传神。同学们在校园里散步,她常走过去,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小花园里有些什么?清晨的景致如何?玉兰花开了,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比较确当?等等。(《中学语文教学探索》)总之,她巧妙地把立足词语进行观察、思维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而不是架空地进行所谓的“思维训练”。

进行立足于词语的作文训练,还必须转变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即过早、过多地指责学生“寻章摘句”、“堆砌词语”、“华而不实”云云。中学生往往更喜欢并爱模仿词汇丰富多彩的“美文”,而不爱欣赏那些“平淡如水”、老气横秋的文章。因为爱美求新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多读美文、多写美文入手,来丰富词汇,写好作文。我以为,对于初学作文者来说,尤其是面对广大患严重“词汇贫乏症”者,首先应当强调的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为他们离“洗尽铅华”和“清水出芙蓉”何止十万八千里#

容我不无偏激地

说一句:对评价中学生习作而言,一个珠光宝气的语言“病美人”,要胜过一打骨瘦如柴的语言瘪三!因为前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后者却难免始终一贫如洗。

通讯: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邮编:351100

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苗旭峰

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时候,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过一篇叫《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大概是这个题目),很有见地,我当时真的被说服了,所以一直记下了,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积累词汇,但正是因为这么做了,才发现仅仅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词汇上下功夫还是不够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根本在于素材不丰。

语言固然是思维起点和归依,语言从根本上说还是形式的东西,是内容的载体;而素材,才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材料好的作文,即使语言的功夫差些,但是有真东西,文章还是不会差哪儿去的。因为教毕业班语文的时间长,而作文又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我很注重研究作文教学。留心的阅读近年来的优秀考场作文,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除了语言上的个性化表达出色外,素材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娴熟、新颖、相对深刻是其共性;“同样的米做出不同的饭”,而反观那些写得糟糕的考场作文,弊病大致有几种:

1.记叙文长于记叙,短于描写。

2.偶有语言精美如时尚杂志的卷首语的,往往内容空洞。

3.素材陈旧,写法老套。如写老师的文章多是雨中送伞、灯下备课、带病上课等。

4.议论文就事论事,乍一看理直气壮,细读,装腔作势,见识平面化。

5.背诵范文,用自己的好文章或看到的好文章往话题上硬套,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

还学会了给文章“穿靴戴帽”,首尾加上几句扣题之笔,读后总觉得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

其实这些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写作技巧何尝不懂,什么“题目要夺目”什么“凤头豹尾猪肚”,什么骈散结合一大堆,可是一写,就无米下锅,怎么回事呢?

我个人认为,形成这种现象固然跟应试考试下急功近利的“宽而浅”阅读状况和思考力不够有关,但缺乏“内存”,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才是根本。我们站在讲台上不厌其详地教学生作文,类似于教学生招式,教“包装”,可是学生内功欠缺,就是把全套的降龙十八掌学会还是花拳绣腿,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很下了功夫去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并不遗余力地去落实。素材的积累,苏轼在《稼说》中的指出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说也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所以,写好作文,从根本上说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运用,是表达。善于读书的学生,写作都不会差。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读书要有拣择,灾难性的阅读,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做这些努力:

一.读好教材,链接起教材和写作的结合点。现在的语文教材,已经不是人教版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在各种版本的教材“百花争妍”的时代,可以说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其多为在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大家,叶圣陶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什么例子?我想最主要是个写作的例子,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成熟的作家是如何选材的,剪“材”的,如何遣词造句的,如何谋篇布局的,理解透彻了,这对于学生今后写作合理地占有和选用素材是大有裨益的。以我讲《慈母情深》为例,梁晓声笔下的母亲慈爱、勤劳、自尊、为孩子读书任劳任怨,这样的母亲其实何尝不是千万个平凡的清贫的母亲的缩影,作为农村的孩子,对这点还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一段深情的朗读后,我让学生们找到感动自己的情节、细节、句子、词语,让学生品品,这些“眼前景物口头语”

何以就成了“便是诗家绝妙词”,究竟是梁晓声驱遣了什么情感、写作技法才使得这平实的文字生出了隽永的魅力,你的母亲在哪些地方有过这种感人的细节呢,你能不能把这些事以口头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呢?同学们纷纷发言,对课文的品析精彩纷呈,说到自己的母亲,更是精彩动人,那些平时忽视了的细节纷纷呈现出来:来新珂说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一起出门,从来都是母亲走左边,护着她走右边;李金说下雨天母亲接她回家,她“完好无损”地到家,母亲的身上却是一片水痕;罗楠说自己的母亲有些强势,做事有些霸道,她曾恨着自己的母亲,青春期的女儿和更年期的母亲总是较劲儿,可是渐渐地理解了这“别样的母爱”??课后我趁热打铁布置一篇“父亲母亲”的话题作文,连一向不爱表达的潘松珂甚至写了1400多字的作文《父母大人》,选材之新颖、感情之饱满,让人不能不动容,如同“催泪弹”,一在班里朗诵,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事后,和潘松珂交流,她说:“我一前写母亲老是写老生常谈的素材,现在才知道,文章可以这样写。”

二.精读一部名著,链接起名著和写作的结合点。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余秋雨读书有一条重要的方法是“高位进入”,他的看法是,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千,一个人的阅读量再大也只能取一瓢饮,不要拿有限的生命去陪伴哪些平庸的文字。他还说一个英国的读书人,只用5年时间就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学者,生命的质量大大提高,这个读书人的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作品。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在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再一次印证了读书“高位进入”的必要性,读名著,你就站到了“鸟瞰”考场作文的高度。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就是读了几十遍《红楼梦》,才对薛宝钗有了如此深刻独到的认识,别人似是而非的或干脆说不上来的素材而他却信手拈来。《赤兔之死》的也有熟读《三国演义》的厚实“家底”。所以,精读一部书,读透彻,深度阅读,深度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选用素材时才会信手拈来,才会

意到笔随,才能文不加点,才能文从字顺。名著也是很多的,读哪些呢?林语堂说读书要找“文学情人”,自会一见钟情,我深以为然,外国名著我们读着文化差异大,就支持国货吧,我们九年级的学生,我给他们建议是,男孩读三国,女孩读红楼,一年内必读完。

三.泛读若干时文,链接起时文和写作的结合点。一直认为,经典阅读塑造灵魂,时文阅读把握文风脉动,解读经典要注意从中读出当代趣味,阅读时文也要看出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时文未必不是未来的经典,而很多经典未必不是经过岁月之水冲刷后沉淀下来的时文。——菜,还是要搭配着吃。名著是大餐,但学生的肠胃不见得都能吸收得了,最要紧的,是时间有限,学生不见得能细嚼慢咽;泛读一些时文就很必要,《读者》《特别关注》《智慧背囊》是我们班学生常看的书。在广泛地涉猎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刺激和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当这些文本素材和学生的生活体验重叠时,以他人的作品为中介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力,激活写作热情,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常见渠道。作为一个保持了不错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人,我对此深有感触的。

四.背诵积累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为学生的作文增色。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其实,引用好诗词歌赋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作文增色,同时还能推动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在写作中以最经济有效最隽永精致的语言完成思维的转换。每学期我都要专门上一节古诗词曲赋的引用、化用作文专题课,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我对学生们说,引用或化用古诗词曲赋要注意这几点:1.材料要为中心,需要则引用,不需要不引用,不要为引用而引用。

2.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引用,尤其是在同时引用很多诗句的时候,可以按时代先后顺序,按题材内容等。3。要在准确地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引用,不要出现张冠李戴、错别字、内涵含糊等现象。4.量力而行,不要为赶时髦勉为其难。

五.做好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素材库存。马雅可夫斯基说:“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停当,那么,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这么多的矿藏能一下子藏在脑子里最好不过,可是谁能够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记录中强化对材料的印象、理解,而且还交给学生归类记录的方法,政治经济、文化时尚、故事寓言、典故传说、名人轶事、诗词曲赋、音乐歌词、街谈巷议、流行语等等。

六.读无字之书,链接起生活和写作的结合点。生活是无字之书。叶圣陶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写文章就是写生活,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源泉。中学生的作文基本还是“以学生本人为圆心,以学生生活为半径画圆”。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感受生活的过程,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去融入生活。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会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一些波澜;那么,写作的兴趣和冲动将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心中。还以以前面所说的讲《慈母情深》的拓展延伸为例,如果不是以梁晓声的文章契机引导学生“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不见得会用那样的收效。

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对作文素材的积累的引导,确实费时费力不讨巧,成效似乎也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但是确实有效,从书本中找米下锅,从生活中找米下锅,有了米,才能考虑是蒸是煮,是炒是焖。

篇二: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精校完美打印版)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新高考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

许更生

词汇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而且首先是思维的工具。前些年,语文界掀起了一股颇为猛烈的所谓“加强思维训练”的浪潮。其初衷固然值得赞许,但是,随之而来的却主要是选择判断题的泛滥成灾,是课文分析时变本加厉的“条分缕析”,是作文思路的种种模式化训练;而作为思维起点和归依的词汇却依然长期被打入冷宫。我们并不反对进行适当的思维规律和联想方法之类的教学,但是,任何轻视甚至脱离词语教学与积累的所谓“思维训练”,即使不是南辕北辙,至少也是隔靴搔痒!因为思维和表达的低下粗俗,与词汇的贫乏简陋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

很早就主张“心里怎么想手里就怎么写”的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词汇对思维和作文的作用时讲得十分明白。他说:“语汇,在心里是意念的单位,在语言里是构成语句的单位。”“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是在乎能够找到那些适合的‘字眼’也就是适合的‘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实践表明,观察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了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方法之外,词汇贫乏是一大原因。因为观察者常常不知道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作文描述太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例如“水果摊上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厂房里一片忙碌”、“篮球比赛十分紧张激烈”等等。倘若追问其为什么不写得具体生动些,答案大致是一样的:不知道那些水果究竟名叫什么,不懂得每道工序的名称如何,篮球运动的术语不清楚。总之是说不出个“名堂”来。相对容易的名词尚且如此,更何况难以捉摸的形容词、微妙的动词和副词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然而,不管是“情”还是“意”,如果离开了一定词语的支撑,又如何“满”得出来、“溢”得漂亮呢?

表达的优劣高下,跟他所掌握词汇的文野雅俗是正相关的。语词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的一大作用在于诱导、调节、促使新的思绪的产生。人之所以有连续不断的思维,首先就是因为人具有一套丰富而活跃的语词系统。写作实践也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神奇的裂变力,它不但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且有某种促使新的思绪意象产生的激发力,语词可以诱

导或整合思维。观察、感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生成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写作实践中此类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诸如,步韵、限韵等古典诗词的创作;“一词经纬法”的布局谋篇、“词语开花”(即语素联想法%)式的文章构思,等等。

所谓“作文”就是正确而巧妙地进行词汇的排列组合以表情达意。从宏观上看,人的一生的作文训练(包括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

大致有两个阶段:一是学龄前的以口头作文形式的“说话”,它一直延续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写话为主的写话期。这一阶段里,他所凭借的主要是学龄前后掌握的!’3500个左右基本生活词汇。这些基本词汇大体上可以满足小学阶段的“我手写我口”的启蒙阶段习作的要求。

典雅的书面语词&可以不客气地说,我们中学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实际上还仅停留在让学生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或曰在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徘徊不前;我们辛辛苦苦搞的作文训练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重复劳动#

这怪谁呢&我们的作文练习乃至于升学大考,不是从来都只有字数上的限制而不提词汇方面的要求吗?

张志公先生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

‘词不达意’,也往往是词不够用的结果。”“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把词汇教学和关于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就是说,知道的词多而且掌握得好,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很差。”(

《语文教学论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作文教学经验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一次,于漪带学生到金山参观,一路上,春光明媚。她提出:“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这一早春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于是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一大串富有文采的词语:人勤春早、水天一色、白帆点点、波光粼粼。这些词语,后来同学们在作文中都用上了,而且用得很活,奕奕传神。同学们在校园里散步,她常走过去,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小花园里有些什么?清晨的景致如何?玉兰花开了,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比较确当?等等。(《中学语文教学探索》)总之,她巧妙地把立足词语进行观察、思维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而不是架空地进行所谓的“思维训练”。

进行立足于词语的作文训练,还必须变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即过早、过多地指责学生“寻章摘句”、“堆砌词语”、“华而不实”云云。中学生往往更喜欢并爱模仿词汇丰富多彩的“美文”,而不爱欣赏那些“平淡如水”、老气横秋的文章。因为爱美求新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多读美文、多写美文入手,来丰富词汇,写好作文。我以为,对于初学作文者来说,尤其是面对广大患严重“词汇贫乏症”者,首先应当强调的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为他们离“洗尽铅华”和“清水出芙蓉”何止十万八千里#

容我不无偏激地

说一句:对评价中学生习作而言,一个珠光宝气的语言“病美人”,要胜过一打骨瘦如柴的语言瘪三!因为前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后者却难免始终一贫如洗。

通讯: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邮编:351100

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苗旭峰

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时候,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过一篇叫《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大概是这个题目),很有见地,我当时真的被说服了,所以一直记下了,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积累词汇,但正是因为这么做了,才发现仅仅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词汇上下功夫还是不够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根本在于素材不丰。

语言固然是思维起点和归依,语言从根本上说还是形式的东西,是内容的载体;而素材,才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材料好的作文,即使语言的功夫差些,但是有真东西,文章还是不会差哪儿去的。因为教毕业班语文的时间长,而作文又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我很注重研究作文教学。留心的阅读近年来的优秀考场作文,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除了语言上的个性化表达出色外,素材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娴熟、新颖、相对深刻是其共性;“同样的米做出不同的饭”,而反观那些写得糟糕的考场作文,弊病大致有几种:

1.记叙文长于记叙,短于描写。

2.偶有语言精美如时尚杂志的卷首语的,往往内容空洞。

3.素材陈旧,写法老套。如写老师的文章多是雨中送伞、灯下备课、带病上课等。

4.议论文就事论事,乍一看理直气壮,细读,装腔作势,见识平面化。

5.背诵范文,用自己的好文章或看到的好文章往话题上硬套,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

还学会了给文章“穿靴戴帽”,首尾加上几句扣题之笔,读后总觉得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

其实这些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写作技巧何尝不懂,什么“题目要夺目”什么“凤头豹尾猪肚”,什么骈散结合一大堆,可是一写,就无米下锅,怎么回事呢?

我个人认为,形成这种现象固然跟应试考试下急功近利的“宽而浅”阅读状况和思考力不够有关,但缺乏“内存”,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才是根本。我们站在讲台上不厌其详地教学生作文,类似于教学生招式,教“包装”,可是学生内功欠缺,就是把全套的降龙十八掌学会还是花拳绣腿,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很下了功夫去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并不遗余力地去落实。素材的积累,苏轼在《稼说》中的指出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说也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所以,写好作文,从根本上说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运用,是表达。善于读书的学生,写作都不会差。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读书要有拣择,灾难性的阅读,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做这些努力:

一.读好教材,链接起教材和写作的结合点。现在的语文教材,已经不是人教版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在各种版本的教材“百花争妍”的时代,可以说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其多为在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大家,叶圣陶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什么例子?我想最主要是个写作的例子,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成熟的作家是如何选材的,剪“材”的,如何遣词造句的,如何谋篇布局的,理解透彻了,这对于学生今后写作合理地占有和选用素材是大有裨益的。以我讲《慈母情深》为例,梁晓声笔下的母亲慈爱、勤劳、自尊、为孩子读书任劳任怨,这样的母亲其实何尝不是千万个平凡的清贫的母亲的缩影,作为农村的孩子,对这点还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一段深情的朗读后,我让学生们找到感动自己的情节、细节、句子、词语,让学生品品,这些“眼前景物口头语”

何以就成了“便是诗家绝妙词”,究竟是梁晓声驱遣了什么情感、写作技法才使得这平实的文字生出了隽永的魅力,你的母亲在哪些地方有过这种感人的细节呢,你能不能把这些事以口头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呢?同学们纷纷发言,对课文的品析精彩纷呈,说到自己的母亲,更是精彩动人,那些平时忽视了的细节纷纷呈现出来:来新珂说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一起出门,从来都是母亲走左边,护着她走右边;李金说下雨天母亲接她回家,她“完好无损”地到家,母亲的身上却是一片水痕;罗楠说自己的母亲有些强势,做事有些霸道,她曾恨着自己的母亲,青春期的女儿和更年期的母亲总是较劲儿,可是渐渐地理解了这“别样的母爱”??课后我趁热打铁布置一篇“父亲母亲”的话题作文,连一向不爱表达的潘松珂甚至写了1400多字的作文《父母大人》,选材之新颖、感情之饱满,让人不能不动容,如同“催泪弹”,一在班里朗诵,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事后,和潘松珂交流,她说:“我一前写母亲老是写老生常谈的素材,现在才知道,文章可以这样写。”

二.精读一部名著,链接起名著和写作的结合点。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余秋雨读书有一条重要的方法是“高位进入”,他的看法是,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千,一个人的阅读量再大也只能取一瓢饮,不要拿有限的生命去陪伴哪些平庸的文字。他还说一个英国的读书人,只用5年时间就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学者,生命的质量大大提高,这个读书人的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作品。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在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再一次印证了读书“高位进入”的必要性,读名著,你就站到了“鸟瞰”考场作文的高度。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就是读了几十遍《红楼梦》,才对薛宝钗有了如此深刻独到的认识,别人似是而非的或干脆说不上来的素材而他却信手拈来。《赤兔之死》的也有熟读《三国演义》的厚实“家底”。所以,精读一部书,读透彻,深度阅读,深度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选用素材时才会信手拈来,才会

意到笔随,才能文不加点,才能文从字顺。名著也是很多的,读哪些呢?林语堂说读书要找“文学情人”,自会一见钟情,我深以为然,外国名著我们读着文化差异大,就支持国货吧,我们九年级的学生,我给他们建议是,男孩读三国,女孩读红楼,一年内必读完。

三.泛读若干时文,链接起时文和写作的结合点。一直认为,经典阅读塑造灵魂,时文阅读把握文风脉动,解读经典要注意从中读出当代趣味,阅读时文也要看出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时文未必不是未来的经典,而很多经典未必不是经过岁月之水冲刷后沉淀下来的时文。——菜,还是要搭配着吃。名著是大餐,但学生的肠胃不见得都能吸收得了,最要紧的,是时间有限,学生不见得能细嚼慢咽;泛读一些时文就很必要,《读者》《特别关注》《智慧背囊》是我们班学生常看的书。在广泛地涉猎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刺激和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当这些文本素材和学生的生活体验重叠时,以他人的作品为中介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力,激活写作热情,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常见渠道。作为一个保持了不错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人,我对此深有感触的。

四.背诵积累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为学生的作文增色。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其实,引用好诗词歌赋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作文增色,同时还能推动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在写作中以最经济有效最隽永精致的语言完成思维的换。每学期我都要专门上一节古诗词曲赋的引用、化用作文专题课,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我对学生们说,引用或化用古诗词曲赋要注意这几点:1.材料要为中心,需要则引用,不需要不引用,不要为引用而引用。

2.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引用,尤其是在同时引用很多诗句的时候,可以按时代先后顺序,按题材内容等。3。要在准确地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引用,不要出现张冠李戴、错别字、内涵含糊等现象。4.量力而行,不要为赶时髦勉为其难。

五.做好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素材库存。马雅可夫斯基说:“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停当,那么,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这么多的矿藏能一下子藏在脑子里最好不过,可是谁能够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记录中强化对材料的印象、理解,而且还交给学生归类记录的方法,政治经济、文化时尚、故事寓言、典故传说、名人轶事、诗词曲赋、音乐歌词、街谈巷议、流行语等等。

六.读无字之书,链接起生活和写作的结合点。生活是无字之书。叶圣陶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写文章就是写生活,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源泉。中学生的作文基本还是“以学生本人为圆心,以学生生活为半径画圆”。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感受生活的过程,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去融入生活。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会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一些波澜;那么,写作的兴趣和冲动将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心中。还以以前面所说的讲《慈母情深》的拓展延伸为例,如果不是以梁晓声的文章契机引导学生“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不见得会用那样的收效。

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对作文素材的积累的引导,确实费时费力不讨巧,成效似乎也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但是确实有效,从书本中找米下锅,从生活中找米下锅,有了米,才能考虑是蒸是煮,是炒是焖。

篇三: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2014-09-0314:59:27)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

许更生

词汇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而且首先是思维的工具。前些年,语文界掀起了一股颇为猛烈的所谓“加强思维训练”的浪潮。其初衷固然值得赞许,但是,随之而来的却主要是选择判断题的泛滥成灾,是课文分析时变本加厉的“条分缕析”,是作文思路的种种模式化训练;而作为思维起点和归依的词汇却依然长期被打入冷宫。我们并不反对进行适当的思维规律和联想方法之类的教学,但是,任何轻视甚至脱离词语教学与积累的所谓“思维训练”,即使不是南辕北辙,至少也是隔靴搔痒!因为思维和表达的低下粗俗,与词汇的贫乏简陋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

很早就主张“心里怎么想手里就怎么写”的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词汇对思维和作文的作用时讲得十分明白。他说:“语汇,在心里是意念的单位,在语言里是构成语句的单

位。”“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是在乎能够找到那些适合的?字眼?也就是适合的?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实践表明,观察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了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方法之外,词汇贫乏是一大原因。因为观察者常常不知道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作文描述太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例如“水果摊上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厂房里一片忙碌”、“篮球比赛十分紧张激烈”等等。倘若追问其为什么不写得具体生动些,答案大致是一样的:不知道那些水果究竟名叫什么,不懂得每道工序的名称如何,篮球运动的术语不清楚。总之是说不出个“名堂”来。相对容易的名词尚且如此,更何况难以捉摸的形容词、微妙的动词和副词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然而,不管是“情”还是“意”,如果离开了一定词语的支撑,又如何“满”得出来、“溢”得漂亮呢?

表达的优劣高下,跟他所掌握词汇的文野雅俗是正相关的。语词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的一大作用在于诱导、调节、促使新的思绪的产生。人之所以有连续不断的思维,首先就是因为人具有一套丰富而活跃的语词系统。写作实践也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神奇的裂变力,它不但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且有某种促使新的思绪意象产生的激发力,语词可以诱

导或整合思维。观察、感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生成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写作实践中此类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诸如,步韵、限韵等古典诗词的创作;“一词经纬法”的布局谋篇、“词语开花”(即语素联想法%)式的文章构思,等等。

所谓“作文”就是正确而巧妙地进行词汇的排列组合以表情达意。从宏观上看,人的一生的作文训练(包括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大致有两个阶段:一是学龄前的以口头作文形式的“说话”,它一直延续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写话为主的写话期。这一阶段里,他所凭借的主要是学龄前后掌握的!?3500个左右基本生活词汇。这些基本词汇大体上可以满足小学阶段的“我手写我口”的启蒙阶段习作的要求。

容比较确当?等等。(《中学语文教学探索》)总之,她巧妙地把立足词语进行观察、思维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而不是架空地进行所谓的“思维训练”。

进行立足于词语的作文训练,还必须转变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即过早、过多地指责学生“寻章摘句”、“堆砌词语”、“华而不实”云云。中学生往往更喜欢并爱模仿词汇丰富多彩的“美文”,而不爱欣赏那些“平淡如水”、老气横秋的文章。因为爱美求新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多读美文、多写美文入手,来丰富词汇,写好作文。我以为,对于初学作文者来说,尤其是面对广大患严重“词汇贫乏症”者,首先应当强调的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为他们离“洗尽铅华”和“清水出芙蓉”何止十万八千里#容我不无偏激地说一句:对评价中学生习作而言,一个珠光宝气的语言“病美人”,要胜过一打骨瘦如柴的语言瘪三!因为前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后者却难免始终一贫如洗。

作者通讯: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邮编:351100

作文不好的瓶颈在于素材不富

苗旭峰

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时候,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过一篇叫《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辞藻不富》(大概是这个题目),很有见地,我当时真的被说服了,所以一直记下了,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积累词汇,但正是因为这么做了,才发现仅仅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词汇上下功夫还是不够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根本在于素材不丰。

语言固然是思维起点和归依,语言从根本上说还是形式的东西,是内容的载体;而素材,才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材料好的作文,即使语言的功夫差些,但是有真东西,文

章还是不会差哪儿去的。因为教毕业班语文的时间长,而作文又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我很注重研究作文教学。留心的阅读近年来的优秀考场作文,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除了语言上的个性化表达出色外,素材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娴熟、新颖、相对深刻是其共性;“同样的米做出不同的饭”,而反观那些写得糟糕的考场作文,弊病大致有几种:

1.记叙文长于记叙,短于描写。

2.偶有语言精美如时尚杂志的卷首语的,往往内容空洞。

3.素材陈旧,写法老套。如写老师的文章多是雨中送伞、灯下备课、带病上课等。

4.议论文就事论事,乍一看理直气壮,细读,装腔作势,见识平面化。

5.背诵范文,用自己的好文章或看到的好文章往话题上硬套,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还学会了给文章“穿靴戴帽”,首尾加上几句扣题之笔,读后总觉得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

其实这些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写作技巧何尝不懂,什么“题目要夺目”什么“凤头豹尾猪肚”,什么骈散结合一大堆,可是一写,就无米下锅,怎么回事呢?

我个人认为,形成这种现象固然跟应试考试下急功近利的“宽而浅”阅读状况和思考力不够有关,但缺乏“内存”,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才是根本。我们站在讲台上不厌其详地教学生作文,类似于教学生招式,教“包装”,可是学生内功欠缺,就是把全套的降龙十八掌学会还是花拳绣腿,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很下了功夫去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并不遗余力地去落实。素材的积累,苏轼在《稼说》中的指出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说也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所以,写好作文,从根本上说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运用,是表达。善于读书的学生,写作都不会差。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读书要有拣择,灾难性的阅读,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做这些努力:

一.读好教材,链接起教材和写作的结合点。现在的语文教材,已经不是人教版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在各种版本的教材“百花争妍”的时代,可以说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其作者多为在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大家,叶圣陶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什么例子?我想最主要是个写作的例子,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成熟的作家是如何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突破作文升格的瓶颈

突破作文升格的瓶颈

作者:彭春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因此,那种要求十全十美、过于求全责备的择友方法,是不正确的。

原稿写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所犯的错误,没有作必要的交待,语言粗线条,论据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因此,论点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撑。修改稿交待了三位科学家在晚年时期的错误,读者有了了解,对“人无完人”的观点就信服,从而由“人无完人”的观点推出“择友不宜过于求全责备”的观点,也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了。

二、繁则简之

病文特征:所列事例记叙得非常详细,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读者看后一头雾水,不能有效论证论点。

升格要领:简化累赘多余的、次要的、不能表现主旨或缺乏表现力的记叙成分,使繁杂的材料变得精干、简明扼要。下面是习作《坚守心中的良知》前后修改的对比。

原稿: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改干,干了不该干的事于心不安。良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

据5月2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月17日18时15分,河南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在什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综合大楼废墟下,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31岁茶楼女工卞刚芬。

一个半小时后,与记者同驻某师师部的武汉一家报纸的摄影记者气冲冲地说:“简直太乱了,我都被推倒在地了,有的记者真是太过分了!”通过他的描述得知,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眼睛蒙的布太薄,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

现场的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这两名记者都是特大灾难报道的“老手”,经历过印度洋海啸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他们参与抢拍,他们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那不是抢新闻的时候。”

试问这些记者们,心中的良知到哪里去了?

原稿800字左右,而记者抢新闻的材料竟有400多字,显然处置不当,必须大刀阔斧,加工取舍。文章用这一特定情景,表现记者缺少悲悯之心,从而突出切莫丢弃心中的良知的主题。所以可以把次要材料——消息的来源、摄影记者的描述、外国记者的情况统统删去,把救援的经过压缩,把医务人员的话改叙,保留

改稿:……汶川大地震,当救援人员在一座大楼废墟下,艰难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茶楼女工卞刚芬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照相机的强光对伤者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现场医护人员也很不满。一心想拍到独特的有价值的照片,这无可厚非,但“抢新闻”重于“抢生命”,缺乏了悲悯之心,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职业的冷漠。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允许丢失心中的良知。

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材料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还留出篇幅再用其它材料: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晓兰,坚持维护医疗环境纯洁,坚守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这样,论据典型、充分了。

三、离则合之

病文特征:材料引述的倾向和指向偏离论点的需要,甚至游离于论点之外。

升格要领: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即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使材料与论点相吻合。

有一篇习作《压力与奋斗》,作者提出了“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的论点,然后用了这样的材料:

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可连连败北,以致债台高筑。后来转写小说,便得心应手。他善于寻找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经商不通转向文坛,扬长避短,从商界的失败者成为大文豪。

这个材料虽然讲到巴尔扎克“债台高筑”,有“压力”之意,但这个事实的侧重点是写巴尔扎克的“扬长避短”,用这个论据作为论证“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的论点,不典型,不得力,不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根据文章题目和这个论点,引述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要有“压力”;(2)要有“奋斗”;(3)经过奋斗后取得成功。于是,改变了对材料的引述角度:

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惨遭失败,负债累累,他遭遇了强大的压力。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发奋写作,用版税来打发债主。终于奇迹般地写出了《人间喜剧》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从巴尔扎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奋斗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生中,压力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压力并不是阻力。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它作为人生的催化剂。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

这样一改,就符合论点所需要的三个要素了,材料足于证明论点。

四、缺则补之

病文特征:文章的观点具有两面或多面性,而材料是单面性。材料缺损,论证不严密。

升格要领:另补不同性质的材料,或根据文章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原材料进行审视,使其呈现多面性,从而能一一支撑观点的各方面。请看习作《每个人都有一个富矿》两个论据材料的修改。

原稿: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座巨大的富矿,开采什么,怎样开采,是大有讲究的。充满拼搏勇气、积极用世,人生就增值;沉溺享乐安逸、消极避世,人生就贬值。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是一个深知开采生命矿藏造福人类的人,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科学事业,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于是,他从一个一贫如洗的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为名利双收的大人物,获百万税利。罗琳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推出上市,获利超过10亿美元,财富超过了英国女王。坚持写作使她的人生迅速增值。

改稿:……伏尔泰和瓦特同样拥有84年的生命,但生命走向却不一样。伏尔泰是一位深知开采生命矿藏的人。这个平民出身的启蒙者,早年受尽了权贵的凌辱,蹲过巴士底狱,被流放过英伦三岛,但他战而愈强,老而弥坚。或斡旋于皇室,或韬晦于宗教。时而以《哲学通讯》启迪民众,时而以《百科全书》召唤同道。他用智慧为自由铺展了道路,最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84年的生命大放异彩。可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就不那么善于珍惜自己的生命富矿了。他在20岁就一举成名,获利百万之后,便心满意足地贪恋起了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一直到84岁在科学上再也无一建树了。一座生命的富矿就这样处于封尘之中,后人无不为之叹惋。

原稿中的瓦特和罗琳两个都是善于积极开采生命富矿的事例,都能证明“人生增值”,而不能证明“人生贬值”。另外,所表达的都是经济价值单方面的意义。修改稿将罗琳事例换成伏尔泰事例,对瓦特则宕开一笔,从反面审视。这样一正一反,对应观点的两面,论证就周密了。

事实上,作文学生自改也好,互改也好,不仅仅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更多的还是“不为也,不能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修改,学会怎样修改,并坚持践行,写作知识不断得到重构、更新和生成,这是突破作文升格的瓶颈的上策。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里说:“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在忙于传统程式化教学的一线教师是否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环节上呢?寻求一种方法,让作文教学解放自己,提高学生吧。

彭春炜,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衢州。本文编校:王玲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