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精品阅读: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17 01:51:20 高中作文
精品阅读: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精品阅读: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作文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

 

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时仍是来时的样子,空空如也。事实上,死去的人,在世上总会留下了一些东西,有形的,无形的,充斥着这本来已是拥挤的空间。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地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所说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至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地活着,而人的一生,便这样过去了。

 

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遥不可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忙,当然看不见了。

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心为形役也是自然,哪一种形又使人的心被役得更自由呢?

 

我们不肯放弃,我们忙了自己,还去忙别人。过分地关心,便是多管闲事,当别人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受了伤害,却不知这份没趣,实在是自找的。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作“深刻”。

 

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笨。一切单纯的东西,都成了不好的。

 

一个生命,不只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地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很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进步之后,要求更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

 

邻居和自己之间,筑起了高墙,我们居住在他人看不见的屋顶和墙内,才感到安全自在。

人又耐不住寂寞,不可能离群索居,于是我们需要社会,需要其他的人和物来建立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当婴儿离开母体时,象征着一个躯体的成熟。可是婴儿不知道,他因着脱离了温暖的子宫觉得惧怕,接着在哭。人与人的分离,是自然现象,可是我们不愿,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其实,这也是自然。

 

于是,人类顺其自然地受捆绑,衣食住行一如既往地复杂,人际关系日复一日地纠缠,头脑越变越大,四肢越来越退化,健康丧失,心灵蒙尘。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

 

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

 

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人不但不信,而且觉得好笑。

 

每个人都说,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再自然。每个人又说,我们要求的只是那一点心灵的舒服,对于生命,要求并不高。

 

可是,我们同时想摘星。我们不肯舍下那么重的负担,那么多柔软又坚韧的纲,却抱怨人生的劳苦愁烦。不知自己便是住在一颗星球上,为何看不见它的光芒呢?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

 

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

 

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我不跟潮流走,这使我的衣服永远常新,我不耻于活动四肢,这使我健康敏捷。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用心去爱别人,因为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篇一:三毛: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三毛: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

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这只是样子而已。事实上,死去的人,在世上总也留下了一些东西,有形的,无形的,充斥着这本来已是拥挤的空间。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

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

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

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心为形役也是自然,哪一种形又使人的心被役得更自由呢?我们不肯放弃,我们忙了自己,还去忙别人。过分的关心,便是多管闲事,当别人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受了伤害,却不知这份没趣,实在是自找的。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

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一切单纯的东西,都成了不好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

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

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进步之后,要求更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

最初的人类如同地球上漫游野地的其他动物,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辛苦挣扎,只求存活。而后因为自然现象的发展,使他们组成了部落,成立了家庭。多少万年之后,国与国之间划清了界限,民与民之间,忘了彼此都只不过是人类。

邻居和自己之间,筑起了高墙,我们居住在他人看不见的屋顶和墙内,才感到安全自在。

人又耐不住寂寞,不可能离群索居,于是我们需要社会,需要其他的人和物来建立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当婴儿离开母体时,象征着一个躯体的成熟。可是婴儿不知道,他因着脱离了温暖潮湿的子宫觉得惧怕,接着在哭。人与人的分离,是自然现象,可是我们不愿。

我们由人而来,便喜欢再回到人群里去。明知生是个体,死是个体,但是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其实,这也是自然。

于是,人类顺其自然的受捆绑,衣食住行永无宁日的复杂,人际关系日复一日的纠缠,头脑越变越大,四肢越来越退化,健康丧失,心灵蒙尘。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

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

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

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每一个人都说,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再自然。每一个人又说,我们要求的只是那一点心灵的舒服,对于生命,要求的并不高。

这是,我们同时想摘星。我们不肯舍下那么重的负担,那么多柔软又坚韧的纲,却抱怨人生的劳苦愁烦。不知自己便是住在一颗星球上,为何看不见它的光芒呢?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

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

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我不跟潮流走,这使我的衣服永远长新,我不耻于活动四肢,这使我健康敏捷。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篇二:临沂2013高三一轮作文__花至朴处自芬芳

“花至朴处自芬芳”写作指导

【材料】在自然界中,色深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这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

试题提供了一个自然现象,要求以“花至朴处自芬芳”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一、试题分析:

材料中关键的一句“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与文题“花至朴处自芬芳”相对应,大大减小了审题的难度,没有在审题上难为考生,符合近几年山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同时又是命题作文,而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寓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材料该怎样立意呢?

材料中“色深香味淡”与“色浅香味浓”形成一种对比,表面上是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其实蕴含着哲理。而题目“花至朴处自芬芳”则清楚的体现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色浅香味浓”应该理解为:人应该注重加强内在气质修养,不去刻意张扬,不刻意追求名利,最终总会赢得公众的赞美。这种立意也具有较强的时代针对性,体现了命题者的良好意图。

二、立意提示:抓住朴处、芬芳做文章,写个人修养中的平凡、谦虚、低调、朴素、淡泊等等,并且能够与“芬芳”的结局相联系。

部分考生出现偏颇。如“舍与得”“积累”“透过现象抓本质”“君子之交淡如水”“相信自己”“坚持”“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

三、素材超市:悠然采菊的陶潜、抛弃世间浮华的沈从文、淡泊名利的居里夫人、追求心灵澄澈的梭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司机”吴斌等等。

花至朴处自芬芳(59.5分)

那山谷中的野百合,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却仍风唳起舞,幽香遍谷;那墙角中的数枝梅,虽然没有百合的争奇斗艳,却仍绽放枝头,独步天下。淡极始知花更艳,花至朴处自芬芳。即使你默默无闻,只要你怀有淡然,便可吐露自己的芬芳。

他是一朵淡然处世的花,芳香四溢??

徐霞客,历经三十四年写出了千古巨作《徐霞客游记》,他走访祖国的名川大山,他的足迹遍布各地,但是他却只是这样来评价自己:“我只是一介平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我不求流芳百世,我只求在有生之前能够访遍祖国的名川大山,若能做到,我此生亦足矣。”徐霞客并不贪图功名利禄,他只想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他只想能与自然亲密接触,记录下自然的点点滴滴。

她是一朵淡泊名利的菊花,芳香四溢??

居里夫人,用她的心血研究出为人类做贡献的东西,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被盛名惯坏,她仍然全心贯注于她的研究,用她的话来说“研究是我的全部,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居里夫人还把自己获得的奖牌给她的孩子玩,她说要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明白名利都是无用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内心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淡然,直到她在内心开出了一朵朴实但却芳香四溢的菊花,享受内心的朴实,内心的宁静,内心的芬芳。

他们是一朵内心朴实的花,芳香四溢??

梭罗说:“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梭罗用他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夺目,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林徽因说:“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俢篱种菊。”林徽因用她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耀眼,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内心朴实的人越是拥有生命的闪光点,他们用一颗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至朴的花,将芳香赠与他人。或许你不是那朵色彩最深最艳丽的花,但是你却可以成为一朵色浅朴素的花,那样香味会更浓,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至朴处自芬芳,做一朵至朴的花吧,让你的庭院,窗里窗外,溢满香??

花至朴处自芬芳(54.5)

有些花儿色泽艳丽香味却很淡,而有些花儿色浅朴素香味却很芬芳。于是我懂得,人生如花,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璀璨,而在于内在的散发出来的魅力、特质。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人生天地间,若想活出价值,不妨放下繁饰,摒弃浮华,追求本真,拥抱朴素。与其沉溺于钟鸣鼎食,灯红酒绿,不如品一杯香茗,在茶水氤氲中品悟人生哲理;与其大肆宣扬助长网络文化快餐文化,不如在天气晴好时捧一卷古书细读,在光影流逝中看世态万千。方如此才可书写诗意人生,追求到人生真谛。

三毛曾说道:“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正是她这种回归朴素、追求简单的态度,使得她甘愿漂泊,追求本真,成为盛放于西撒哈拉的一株浓烈恣意的花。她的率真她的潇洒还有她充满哲理的话语诠释了她的素净,却将那悠长的岁月变一朵芬芳四溢的花。

光阴流转,千年弹指间如烟散去,带走了他淡淡的身影,却抹不去他留在史书愈显深刻而又芳香阵阵的墨痕。自东晋以来,菊花知音便该姓陶。的确,陶潜爱菊花爱到了骨子里,不知是人影响了花,还是花滋养了人,总归他们都那么素然。陶渊明厌恶官场浮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热爱田园风光,追求淡泊诗意的生活。他向往“自歌自舞自开怀,领取

而今现在”,于是他毅然辞官归隐,终于追寻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千百年后,淡淡菊花依旧芬芳。

反观有些人,一味追求外在浮饰而忘记生命原本的意义,不知开花本就为了传播香气而单纯追求颜色艳丽。犹记西汉王朝外戚一度专权,窦氏、卫氏、李氏、霍氏不断涌现,却总未见善终。何也?过于追逐权势而不肯放手,贪迷权位却落得昙花一现。倘若我们只追求外在而不探寻内心,恐怕也将误入迷途,不若“回朕车以复路兮”!

拥抱生命的真谛,追求人生的本真。让流年冲刷掉浮华、虚妄、繁饰??沉淀下朴素真实。待到那时,你便可顿悟:花至朴处自芬芳。

也唯有那时,你方可庭中信步,观天外云卷云舒,望庭前花开花落,闻到朴素怡人的花香。

花至朴处自芬芳(53.5)

在自然界中,色身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越浓。人亦是如此,只有心灵朴实,生命才会散出最芬芳的香气。

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纯真朴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外界影响越来越大,直至被物欲所充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人能守住心中的质朴,不为贪念欲望控制呢?只有守住心灵的质朴,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只有守住心灵的质朴,才能保证生命的纯真,散出芬芳的香气。

展望是春,回首是夏,命运的车轮还是无休止的转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生命还在不停的前行。站在历史的河口,我仿佛看到了炊烟袅袅,一片菊田。当陶渊明知道自己“性本爱丘山”时,毅然离开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始了“带月荷锄归”的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守住了内心的质朴,从而获得了恬然自得的生活,给后人留下了一缕历久弥香的芬芳。

沿历史的河流继续上溯,我仿佛听到了阵阵驼铃,那是苏武心中最清脆的声音。当苏武被迫滞留北海十九年,他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诱惑,没有因好友劝降而移节。他守住了内心那片最干净的地方,守住了节操,守住了他对大汉君民质朴的爱。苏武因守住了内心的质朴,使得他的生命,他的那十九年,在浩瀚的史册中不再苦涩,散发浓郁的芬芳。

历史的长河中有珍珠自然也会有砂砾。年少时的汪精卫思想进步,曾是进步刊物《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以“精卫”为名与当时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独自进京刺杀摄政王载沣,不幸被捕,他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狱中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若就此牺牲,那么历史上一定多了一个像谭嗣同秋瑾那样散发着经久余香的名字。可是他偏偏没能守住心灵的那片净土,受日本人诱惑成为一个人人唾弃的大汉奸,看似一时光鲜,却遗臭万年。

“人之初,性本善。”先贤告诫我们,要守住心灵的质朴,在人生之路上不因杨柳的妩媚而徘徊,不因富贵的诱惑而迷恋。守住心中的质朴,守住心中那片最神圣的净土,让我们的生命像花儿一样芬芳。

花至朴处自芬芳(56.5)

用卑微书写传奇,以普通见证不凡。

——题记

山持重而立,成其巍峨之势,原地等候,自有游人仰望它的高度;水流深而媚,成其柔美之态,自有路人赞其神韵。人生百态,不需在高处也能望远,不需艳丽也能芬芳。

从养尊处优到失魂落魄,从杂货店学徒到戏剧大师,这是欧洲戏剧家易卜生曲折传奇的一生。没有想过一蹴而就,只是脚踏实地稳中求进,没有想过飞黄腾达,只是坚持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梦想。他的朴实,给了欧洲戏剧界一笔宝贵的财富,留下一缕沁人的芬芳。

从俢篱种菊到种豆南山,从文学大师到乡野之夫,这是陶渊明悠然恬淡的一生。没有想过荣华富贵,只爱家前丛菊;没有想过飞黄腾达,只爱南山之田。他的闲适,他的与世无争,虽身处乡野,名作亦涌流,他的朴实,给了中华文化一笔宝贵的财富,历久弥香。

从生于村野到《红高粱》问世,从默默无闻到诺奖降临,这是文学家莫言的经历。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宝马香车,有的只是雨后清新的泥土香,只是阳光下朴实的微笑。他的灵魂挣脱名利,他的作品便脱颖而出。他得奖时的从容,得奖后的隐归创作,完美阐释了他高尚的节操。他的朴实,给中国文学描上重重一笔,留下醇厚的芳香。

也许是花满枝头会令它弯腰,也许是绿叶葱茏才能带来喜悦。只是默默地结果,兀自生长。这是无花果朴实而又伟大的历程。

也许是枝头风景过于刺眼,也许是归根泥土才有归属。只是默默地飘落。兀自地滋养。这是落后花泥朴实而又伟大的一生。

花花世界何等绕眼,灯红酒绿何等糜烂。保留最初的单纯,展示最真的自己。

争奇斗艳的心,向往奢华的人何等劳累。给自己一方净土,开出最简单的花。

做一座持庄而重的山,不动声色看待沧桑变化,只以自己的能力说服众人。做一泓流深而媚的水,不动声色地蜿蜒,只以自己的朴实成就未来。走一路坎坷,留一路芬芳,我要以卑微书写传奇,我要以普通见证不凡,我更要以朴实却不简单的姿态站在我想要的未来。

篇三:2009年山东卷高考优秀作文

风乍起,吹绿了这积满回忆的校园。窗外的合欢,似一位沉稳的老者,曾等待我的到来,又默默看着我离去。是这六月的风,轻拂他翠绿的胡须,听他娓娓道来。曾经、现在抑或将来,他在诉说,可又有多少人愿意倾听?

那整齐的教学楼,在杨树哗哗叫嚷中显得沧桑了许多,这又是一个夏季。渐渐熟悉的面孔会在注视中离开,还会有更多的新面孔等待他的辨认。他不清楚人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他只听这六月的雨声,在黑夜里静静睡去,明天会怎样,他不去想,也无需多想。

懒懒地伏在洁白的架上,藤萝没有忧愁。她却没见过几个不带忧愁的人。她曾有美丽的紫色纱裙,现在却换上了碧绿的夏装,从没有抱怨什么,因为她知道那都不属于自己。不像合欢与傻楞的楼房,他从没有留下学生们哀伤的叹息,尽管每年都会有人在他身边哭泣。

千万不要忘记那矮胖的餐厅。早午晚饭都要与他共进。他实在有些吝啬,每每让那些满怀食欲的人空手而归,说他是奸商,他知会笑着默认。他曾经看到有好多带着人的特有的泪水的学生在狂吃中变得开心许多。他于是想到人的感情好复杂,他永远猜不透。

那宽阔的操场,终于静了下来。抹一把泪水,将学生都抛进教学楼,他实在受够了人类无情的践踏。他终究还是无法放弃那些愉快的回忆。他曾经和一群白衣的女孩在一起望着天空,静静呼吸;他曾看见那群孩子咬紧牙关,在自己的掌纹中全力奔驰;他还曾希望望见那高考取胜的学子在阳光中灿烂的笑。想着想着,他落泪了。“难道就这样走了?”他躺在那儿,看着云飘来飘去。

他们都看见了我的匆忙的背影,他们也将看见我最后的离去。高中三年,一个字无法概括,一千字也无法诉说,我只用我手中的笔告诉这些注视着我的朋友们,我也记住了你们,在这如歌如诗的日子里。

互为生命的见证吧!这一段跑过的路程不会如烟般过去。合欢的稳,教学楼的憨,藤萝的美,餐厅的奸,草场的无奈,这些都是我生命的见证,也是我对校园的回忆。

在六月的风中说声再见。这绿色的校园,会忠实地记住我吧,会永远地记住那些孩子吧?我想会的。

我是你手中握紧一生的那只笔,是你跌宕一生,繁华与落寞的见证。

当张爱玲的名字红透整个上海时,你依然是你,我也依然是那支笔,不曾改变,因为,当别人都惊异于你的才华时,只有我和你,铭记着过去的那段岁月。

李鸿章的外孙女怎样,大家贵小姐又怎样,不一样品咂过人生最初阶段的孤独与无助?父亲的固执,母亲的傲气,家庭的争斗,新旧的碰撞与矛盾,让你的年少充满辛酸。破旧的老屋子,烧到家门边的烽火,当你被囚于老屋里的时候,当家人都背你而去的时候,那一晚,谁曾听到过你黑暗中绝望的哭泣?

是我一直都陪伴在你的身旁,也只有我,见证了你那充满孤独又傲岸不屈的心灵轨迹。

《沉香屑——

踏进熟悉的老院子,绕过对着们的屏风,映入眼帘的是那棵歪脖子枣树。说它是枣树,只是曾经,如今的它已没有了茂盛的绿叶,也不再结出串串小枣,甚至连树枝都已经落光了——它死去了。

记得多年前,那时院子里外最茂盛的一棵枣树,枣熟透之时,鲜红鲜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越发诱人。然后爷爷就会去找一根长杆子,一端拴上铁钩,开始打枣。而我,就会跑到树下贪婪地拣着落地的红枣,用衣服简单一擦,就往嘴里放,大口地吃着。爷爷此时只是看着我笑。

走近树,树干有的地方光滑,而又的地方则有一道道的刻痕。

光滑是因为那里曾经拴着家里的老黄牛,爷爷下地干活一天,前者牛绕进院子,把牛绳拴在树干上,劳累了一天的牛爬下休息了,爷爷就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抽烟。

那一道道刻痕其实是我留下的,小时候,经常见不到爷爷,而每次回到爷爷家,都会拉着爷爷的手跑到老树旁,在树上刻下我的身高,每次划线都会往上拉长一块,而爷爷也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小丫头,又长高了。”而我则会一蹦老高:我长大了,我长大了;我可以给爷爷买好吃的啦。

抬起头,那就是树的歪脖子了。其实,它本来没有那么歪,只是因为我小时候的贪玩儿。那时,我总是对着爷爷吵着要荡秋千。爷爷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最终,目光还是落在枣树上,他找来粗绳和木板,拴得紧紧的,就挂在了那个弯着的树枝上,我当然就很高兴得坐上去,让爷爷帮我荡,荡得很高很高,像是要飞起来了。而爷爷依然在笑,笑我的天真和快乐。

如今,摸摸树上的光滑与刻痕,老黄牛不见了,我也比任何一道刻痕都高了。抬头看看枯枝,似乎又听到了荡秋千时被我压出的吱呀吱呀的声响。

老树见证了我成长的童年,见证了我和爷爷的快乐回忆,而我却再也见不到爷爷的笑容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不是柳见证那甜美爱情的欣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不是梅见证那幽静生活的淡然?“未出土时便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可不是竹见证傲然独立的风骨?

这自然的万千景象,见证着我们独特的情感。

柳树下,我挥手,等你回来??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论是李白笔下的霸陵柳,还是杜甫笔下“沈园柳老不飞绵”的千古绝唱,都将柳铭刻进离别的惘然,让柳见证这难解的愁情。于是王维高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青青的柳的见证下,让我们饮了这离愁的最后一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让这柳见证我们的友情,亘古不变!菊丛下,同举杯,饮下淡然、傲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中那个恋菊的诗人,见证着几个世纪以来奋斗者的傲骨。“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

不要说人死后所有的素年锦时随即灰飞烟灭,那些浸透着眼泪与欢笑,鲜明与模糊的记忆,汇聚成了爱的洪流,成为人生和社会永恒的见证——题记。

青苔漫上记忆的长廊,感怀与激动如一夜绽放的花在阴翳间悄然绽放,回忆是生命的见证,爱的长河灌溉着生的种子,回忆慢溯在长河的尽头。

记忆中的祖母是一位慈祥却不拘小节的老人,祖母蒸的馒头大的一个人可以吃一天,炊烟构成了回忆最原始的底色,萦绕在我那颗幼稚和懵懂的心间,炊烟是生活的见证,在家里的土坊,在老枣树下弥漫,在记忆深处弥漫,那见证了童年岁月的炊烟。

而在去年那寒冷的冬天里,我收到了祖母寄来的棉衣,祖母一贯的粗糙的裁剪让我感到了岁月厚重的温暖。恍然间,发现领口一颗精致的琵琶盘扣,原来,祖母厚重的粗糙也可以照顾到一个少女对美丽的期冀。长河流过,爱从来不缺乏见证。

外公的工作就是把街上卖花人扔掉的干枯的、过小的花卉捡回来,在他的小院子里培育为茁壮、艳丽、娇嫩欲滴的鲜花或盆景,然后,再送给邻居和街坊;外公是一个收集、培植并赠送生活的人,我常常疑心,自己就是被外公从被抛弃的冷漠中捡来并细心照料的一株茉莉花,因为外公浇水的那把经历了多年的铁皮水壶上面的青苔曾对我低语,水壶里的滴滴汁液都是爱的见证。

母亲的思结如发丝一般有轻又软,我总是贪恋母亲给我梳头的时光,母亲的手腕在梳子里留下了灵活柔软的摆动,她总是用一把桃木的梳子,细心而温柔地梳着,从不扯痛我的神经,我听着头发在发梳中滑过,摩擦的声音如春日里情侣饱含深情的呢喃,生命就在梳子齿上不倦地流淌,不时放慢脚步,窥视爱的花朵。

忽然有一天,母亲坐到我身旁,说:“小依,帮妈妈梳头吧。”阳光照到木梳子上精致的花纹,我不必怀疑手臂是否有力量,因为成长向生命要了力量的见证,梳子向阳光要了爱的见证。

时光如何水一般流过,曾经的执拗,坎坷,酸楚,铭刻和思绪都如潮水般漫去,爱如泥沙一般沉淀在河水的底岸,成为生命坚不可摧的见证。爱始终在血脉里流淌,就像碧螺春的清香一样,飞扬起的明眸是最清亮的见证。

三毛说:“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爱也是如此,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镌刻在石碑上,而流淌不断的生命和那些素年锦时的回忆是爱简单而永恒的回忆。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花至朴处自芬芳材料命题作文

材料+命题式

【材料】

在自然界中,色深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这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试题提供了一个自然现象,要求以“花至朴处自芬芳”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一、试题分析:

材料中关键的一句“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与文题“花至朴处自芬芳”相对应,大大减小了审题的难度,没有在审题上难为考生,符合近几年山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同时又是命题作文,而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寓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材料该怎样立意呢?

材料中“色深香味淡”与“色浅香味浓”形成一种对比,表面上是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其实蕴含着哲理。而题目“花至朴处自芬芳”则清楚的体现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色浅香味浓”应该理解为:人应该注重加强内在气质修养,不去刻意张扬,不刻意追求名利,最终总会赢得公众的赞美。这种立意也具有较强的时代针对性,体现了命题者的良好意图。

二、立意提示:

抓住朴处、芬芳做文章,写个人修养中的平凡、谦虚、低调、朴素、淡泊等等,并且能够与“芬芳”的结局相联系。

三、素材超市:

悠然采菊的陶潜、抛弃世间浮华的沈从文、淡泊名利的居里夫人、追求心灵澄澈的梭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司机”吴斌??

四、结构示例

(一)

1、她是一朵来自南城的茉莉(刘丽)

2、他是一朵来自北国的木棉(吴斌)

3、他是一株来自西北的格桑花(才哇)

(二)

1、花至朴处自芬芳,朴素给人以责任与美德(吴斌)

2、花至朴处自芬芳,朴素给人以智慧和沉着(袁隆平)

3、花至朴处自芬芳、朴素给人以谦卑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国

父孙中山)

花至朴处自芬芳

那山谷中的野百合,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却仍风唳起舞,幽香遍谷;那墙角中的数枝梅,虽然没有百合的争奇斗艳,却仍绽放枝头,独步天下。淡极始知花更艳,花至朴处自芬芳。即使你默默无闻,只要你怀有淡然,便可吐露自己的芬芳。

他是一朵淡然处世的花,芳香四溢??

徐霞客,历经三十四年写出了千古巨作《徐霞客游记》,他走访祖国的名川大山,他的足迹遍布各地,但是他却只是这样来评价自己:“我只是一介平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我不求流芳百世,我只求在有生之前能够访遍祖国的名川大山,若能做到,我此生亦足矣。”徐霞客并不贪图功名利禄,他只想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他只想能与自然亲密接触,记录下自然的点点滴滴。

她是一朵淡泊名利的菊花,芳香四溢??

居里夫人,用她的心血研究出为人类做贡献的东西,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被盛名惯坏,她仍然全心贯注于她的研究,用她的话来说“研究是我的全部,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居里夫人还把自己获得的奖牌给她的孩子玩,她说要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明白名利都是无用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内心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淡然,直到她在内心开出了一朵朴实但却芳香四溢的菊花,享受内心的朴实,内心的宁静,内心的芬芳。

他们是一朵内心朴实的花,芳香四溢??

梭罗说:“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梭罗用他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夺目,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林徽因说:“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俢篱种菊。”林徽因用她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耀眼,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内心朴实的人越是拥有生命的闪光点,他们用一颗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至朴的花,将芳香赠与他人。或许你不是那朵色彩最深最艳丽的花,但是你却可

以成为一朵色浅朴素的花,那样香味会更浓,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至朴处自芬芳,做一朵至朴的花吧,让你的庭院,窗里窗外,溢满香??

花至朴处自芬芳

有些花儿色泽艳丽香味却很淡,而有些花儿色浅朴素香味却很芬芳。于是我懂得,人生如花,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璀璨,而在于内在的散发出来的魅力、特质。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人生天地间,若想活出价值,不妨放下繁饰,摒弃浮华,追求本真,拥抱朴素。与其沉溺于钟鸣鼎食,灯红酒绿,不如品一杯香茗,在茶水氤氲中品悟人生哲理;与其大肆宣扬助长网络文化快餐文化,不如在天气晴好时捧一卷古书细读,在光影流逝中看世态万千。方如此才可书写诗意人生,追求到人生真谛。

三毛曾说道:“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正是她这种回归朴素、追求简单的态度,使得她甘愿漂泊,追求本真,成为盛放于西撒哈拉的一株浓烈恣意的花。她的率真她的潇洒还有她充满哲理的话语诠释了她的素净,却将那悠长的岁月变一朵芬芳四溢的花。

光阴流转,千年弹指间如烟散去,带走了他淡淡的身影,却抹不去他留在史书愈显深刻而又芳香阵阵的墨痕。自东晋以来,菊花知音便该姓陶。的确,陶潜爱菊花爱到了骨子里,不知是人影响了花,还是花滋养了人,总归他们都那么素然。陶渊明厌恶官场浮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热爱田园风光,追求淡泊诗意的生活。他向往“自歌自舞自开怀,领取而今现在”,于是他毅然辞官归隐,终于追寻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千百年后,淡淡菊花依旧芬芳。

反观有些人,一味追求外在浮饰而忘记生命原本的意义,不知开花本就为了传播香气而单纯追求颜色艳丽。犹记西汉王朝外戚一度专权,窦氏、卫氏、李氏、霍氏不断涌现,却总未见善终。何也?过于追逐权势而不肯放手,贪迷权位却落得昙花一现。倘若我们只追求外在而不探寻内心,恐怕也

将误入迷途,不若“回朕车以复路兮”!

拥抱生命的真谛,追求人生的本真。让流年冲刷掉浮华、虚妄、繁饰??沉淀下朴素真实。待到那时,你便可顿悟:花至朴处自芬芳。

也唯有那时,你方可庭中信步,观天外云卷云舒,望庭前花开花落,闻到朴素怡人的花香。

花至朴处自芬芳

在自然界中,色身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越浓。人亦是如此,只有心灵朴实,生命才会散出最芬芳的香气。

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纯真朴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外界影响越来越大,直至被物欲所充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人能守住心中的质朴,不为贪念欲望控制呢?只有守住心灵的质朴,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只有守住心灵的质朴,才能保证生命的纯真,散出芬芳的香气。

展望是春,回首是夏,命运的车轮还是无休止的转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生命还在不停的前行。站在历史的河口,我仿佛看到了炊烟袅袅,一片菊田。当陶渊明知道自己“性本爱丘山”时,毅然离开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始了“带月荷锄归”的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守住了内心的质朴,从而获得了恬然自得的生活,给后人留下了一缕历久弥香的芬芳。

沿历史的河流继续上溯,我仿佛听到了阵阵驼铃,那是苏武心中最清脆的声音。当苏武被迫滞留北海十九年,他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诱惑,没有因好友劝降而移节。他守住了内心那片最干净的地方,守住了节操,守住了他对大汉君民质朴的爱。苏武因守住了内心的质朴,使得他的生命,他的那十九年,在浩瀚的史册中不再苦涩,散发浓郁的芬芳。

历史的长河中有珍珠自然也会有砂砾。年少时的汪精卫思想进步,曾是进步刊物《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以“精卫”为名与当时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独自进京刺杀摄政王载沣,不幸被捕,他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狱中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若就此牺牲,那么历史上一定多了一个像谭嗣同秋瑾那样散发着经久余香的名字。可是他偏偏没能

守住心灵的那片净土,受日本人诱惑成为一个人人唾弃的大汉奸,看似一时光鲜,却遗臭万年。

“人之初,性本善。”先贤告诫我们,要守住心灵的质朴,在人生之路上不因杨柳的妩媚而徘徊,不因富贵的诱惑而迷恋。守住心中的质朴,守住心中那片最神圣的净土,让我们的生命像花儿一样芬芳。

花至朴处自芬芳

用卑微书写传奇,以普通见证不凡。

——题记

山持重而立,成其巍峨之势,原地等候,自有游人仰望它的高度;水流深而媚,成其柔美之态,自有路人赞其神韵。人生百态,不需在高处也能望远,不需艳丽也能芬芳。

从养尊处优到失魂落魄,从杂货店学徒到戏剧大师,这是欧洲戏剧家易卜生曲折传奇的一生。没有想过一蹴而就,只是脚踏实地稳中求进,没有想过飞黄腾达,只是坚持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梦想。他的朴实,给了欧洲戏剧界一笔宝贵的财富,留下一缕沁人的芬芳。

从俢篱种菊到种豆南山,从文学大师到乡野之夫,这是陶渊明悠然恬淡的一生。没有想过荣华富贵,只爱家前丛菊;没有想过飞黄腾达,只爱南山之田。他的闲适,他的与世无争,虽身处乡野,名作亦涌流,他的朴实,给了中华文化一笔宝贵的财富,历久弥香。

从生于村野到《红高粱》问世,从默默无闻到诺奖降临,这是文学家莫言的经历。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宝马香车,有的只是雨后清新的泥土香,只是阳光下朴实的微笑。他的灵魂挣脱名利,他的作品便脱颖而出。他得奖时的从容,得奖后的隐归创作,完美阐释了他高尚的节操。他的朴实,给中国文学描上重重一笔,留下醇厚的芳香。

也许是花满枝头会令它弯腰,也许是绿叶葱茏才能带来喜悦。只是默默地结果,兀自生长。这是无花果朴实而又伟大的历程。

也许是枝头风景过于刺眼,也许是归根泥土才有归属。只是默默地飘落。兀自地滋养。这是落后花泥朴实而又伟大的一生。

花花世界何等绕眼,灯红酒绿何等糜烂。保留最初的单纯,展示最真的自己。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