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郭丽娜:爱的教育——童漫作文《急吼吼》观后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6/17 16:50:39 小学作文
郭丽娜:爱的教育——童漫作文《急吼吼》观后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郭丽娜:爱的教育——童漫作文《急吼吼》观后作文

爱的教育

 ——童漫作文《急吼吼》观后

郭丽娜

   九月,在商丘师范学院的国培班上,我聆听了宋运来老师的一节二年级童漫作文课《急吼吼》。感触颇深。从头到尾,孩子们在笑声中自由地表达,几乎忘记这是在课堂,好像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聊得忘乎所以,畅快无比。

我很是诧异,走上教学岗位十余年了,听了不少的课,自己也讲过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可都是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每一个环节,每一句教学语言几乎都是精心设计。课堂氛围也是在学生的配合下创设得还可以。宋老师的课为什么会让所有的人那么开心,难以忘记?

难道是他的语言极富魅力?不是,很生活化的语言。

难道是教学设计中有什么妙招?也不是,整个设计不加雕琢,看着也很“粗糙”。

到底是为什么?回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了宋老师授课的视频,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加雕饰的幽默场

这种气质像磁铁一样把孩子们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看似平常的语言,甚至于每一个表情,都让人觉得很轻松,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奋力地思考着,努力地表达着,似乎觉得还不过瘾,有些孩子几乎手都没有放下过,不像是在上课倒像是在比赛,进行一场火热的接力赛。而这场接力赛的组织者——宋老师,也一点没有偷懒,一节课都在陪孩子们跑,只不过是他的角色比较多,时而他是运动员和孩子们一起奋起直追;时而他是拉拉队给孩子们呐喊助威;时而他是教练帮孩子们指点引导;时而他又是裁判努力维持赛场秩序。总之在他的无形“指挥”下这场接力赛,如火如荼。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把课堂还给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终于明白了!

童漫作文的魅力场

童漫,本就是离孩子心灵最近的朋友。它不需要张扬,不需要喧嚷。孩子们只需看它一眼,它就在那里静静地为孩子们传递心仪的好东西。或许是爱,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某种老师和家长挖空心思都没能讲到孩子们心里的道理……有着老师的巧妙引导,孩子们会全力以赴地和它的朋友对话,直到对这个朋友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孩子们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和朋友的心灵碰撞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运用,学会了创作。

大道无形的爱心场

宋老师在这堂课上没有刻意做什么,也没刻意说什么,可我还是能感觉到这个课堂充满了爱的味道。《急吼吼》这节课正是为小朋友们量身定制的,其实现实当中,在爷爷奶奶父母的溺爱下有许多的“急吼吼”,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高年级了有些生活还不能自理,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发展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宋老师用这样一满满关怀之爱的童漫作文课送给孩子们,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他们要学会生活自理。每一环节表面上是在说“急吼吼”小朋友,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们说自己的生活。有时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教学整体说话环节,宋老师引导:“现在你就是急吼吼,我是严厉的王老师,说吧,你怎么迟到了?”当一个孩子说,没有人喊他起床的时候,宋老师又要给他的妈妈打电话,让一个女生扮演妈妈的角色。“妈妈”演得是活灵活现,她捏着嗓子说:“我喊俺孩儿了,俺孩儿就是不起来。”学生们捧腹大笑,把听课的老师都逗笑了,我想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管写什么都是快乐的,他们会尽力写,还要尽力写好。写得不只是漫画中的笑,还有他们可爱可敬的思考……而这些都是宋老师用真爱带给孩子们的。

不断回味着宋老师这堂童漫作文课,仅仅是教孩子们说话的技巧,表达的能力吗?不,这分明是一节充盈——“爱的教育”课。

(河南驻马店西平小学)

 

 

   

篇一:宋运来《急吼吼》

爱的教育

——童漫作文《急吼吼》观后

九月,在商丘师范学院的国培班上,我聆听了宋运来老师的一节二年级童漫作文课《急吼吼》。感触颇深。从头到尾,孩子们在笑声中自由地表达,几乎忘记这是在课堂,好像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聊得忘乎所以,畅快无比。

我很是诧异,走上教学岗位十余年了,听了不少的课,自己也讲过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可都是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每一个环节,每一句教学语言几乎都是精心设计。课堂氛围也是在学生的配合下创设得还可以。宋老师的课为什么会让所有的人那么开心,难以忘记?

难道是他的语言极富魅力?不是,很生活化的语言。

难道是教学设计中有什么妙招?也不是,整个设计不加雕琢,看着也很“粗糙”。

到底是为什么?回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了宋老师授课的视频,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加雕饰的幽默场

这种气质像磁铁一样把孩子们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看似平常的语言,甚至于每一个表情,都让人觉得很轻松,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奋力地思考着,努力地表达着,似乎觉得还不过瘾,有些孩子几乎手都没有放下过,不像是在上课倒像是在比赛,进行一场火热的接力赛。而这场接力赛的组织者——宋老师,也一点没有偷懒,一节课都在陪孩子们跑,只不过是他的角色比较多,时而他是运动员和孩子们一起奋起直追;时而他是拉拉队给孩子们呐喊助威;时而他是教练帮孩子们指点引导;时而他又是裁判努力维持赛场秩序。总之在他的无形“指挥”下这场接力赛,如火如荼。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把课堂还给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终于明白了!

童漫作文的魅力场

童漫,本就是离孩子心灵最近的朋友。它不需要张扬,不需要喧嚷。孩子们只需看它一眼,它就在那里静静地为孩子们传递心仪的好东西。或许是爱,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某种老师和家长挖空心思都没能讲到孩子们心里的道理??有着老师的巧妙引导,孩子们会全力以赴地和它的朋友对话,直到对这个朋友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孩子们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和朋友的心灵碰撞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运用,学会了创作。

大道无形的爱心场

宋老师在这堂课上没有刻意做什么,也没刻意说什么,可我还是能感觉到这个课堂充满了爱的味道。《急吼吼》这节课正是为小朋友们量身定制的,其实现实当中,在爷爷奶奶父母的溺爱下有许多的“急吼吼”,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高年级了有些生活还不能自理,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发展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宋老师用这样一满满关怀之爱的童漫作文课送给孩子们,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他们要学会生活自理。每一环节表面上是在说“急吼吼”小朋友,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们说自己的生活。有时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教学整体说话环节,宋老师引导:“现在你就是急吼吼,我是严厉的王老师,说吧,你怎么迟到了?”当一个孩子说,没有人喊他起床的时候,宋老师又要给他的妈妈

打电话,让一个女生扮演妈妈的角色。

“妈妈”演得是活灵活现,她捏着嗓子说:“我喊俺孩儿了,俺孩儿就是不起来。”学生们捧腹大笑,把听课的老师都逗笑了,我想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管写什么都是快乐的,他们会尽力写,还要尽力写好。写得不只是漫画中的笑,还有他们可爱可敬的思考??而这些都是宋老师用真爱带给孩子们的。

不断回味着宋老师这堂童漫作文课,仅仅是教孩子们说话的技巧,表达的能力吗?不,这分明是一节充盈——“爱的教育”课。

篇二:聆听智慧如沐春风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

-----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齐河县

不是一点点的精力,我不禁感叹,“这该是多大的工作量啊!”更是望而生畏。再想到自己的学生,他们会愿意做这样的作业单吗?这是我持有保留态度的答案。

接着往下听,我的耳朵有了

转;

5、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翻转;

6、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的翻转;

7、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翻转;

8、在能力培养上,由单一的书面答题训练向听说读写综合的翻转。

丁老师对翻转课堂的解释很全面很具体,她把翻转课堂和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作比较,使我们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更深。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翻转课堂呢?我们真的必须像丁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以上八点吗?我认为要一步做到以上八点是很难的,毕竟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认为我们老师应该以丁老师讲的为依据,慢慢地做到以上几点。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学着放手,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更好地发展。

听大老虎的,大老虎在家很有威慑力,后来,她们家添了一名新成员狮子——她的儿子,这下老虎的威慑力也不管用了。另外她还写了班里的一对孪生兄弟,因为两个孩子性格不同,所以她给他们取名为《黑妖怪与白妖怪》。何绮华老师在讲座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她上中文大学时,中文课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被开启了。课中学生表演老师训斥急吼吼迟到的那一幕,我印象特别深刻,这道不是因为学生具有表演的天分,而是我从学生的嘴里,听到了老师惩罚学生的做法。如一位学生这样来说急吼吼:“你怎么又迟到了?你的家庭作业做完了吗?今天老师要罚你抄写课文。”还有的说要罚急吼吼站在教室的外面半天,这些分明就是他们老师平常做法的写照。孩子是张白纸,教育者对待孩子们是什么样的态度,那么他们就会模仿或反弹出同样的做法。我最终还是很失望,没有从孩子们的嘴里,听到老师关心的话语。如果孩子们具有同情心,能幸运地遇到一位对待迟到学生,和风细雨般教育的老师,那么这种人性化的关怀一定能传承到这些孩子身上,影响到他们的言行和为人处事,再遇到类似的换位表演时,我们一定能听到善意的批评,不再是罚站式,抄写式,孩子们能从自己的立场来理解别人,可以安慰的说出“你不要再睡懒觉了啊,妈妈一喊你就立即起床,那就不会迟到了!”我在宋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他非常注重训练学生规范表达。如用“因为??所以??”来说急吼吼起不来的原因,还要求另一部分学生说清“急吼吼之所以起不来,是因为??”;说穿衣服的过程,宋老师让学生用“先??接着??然后??”,说如何来上学的,要求用上“有时??有时??有时??”等,这些要求无疑在规范学生的有序表达,一旦动笔书写时,学生的思维就没有什么阻碍,写起来自然就顺畅流利了。

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宋老师、循循善诱的宋老师、评价语言极其丰富的宋老师,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

下页

篇三:淄博名师课堂听课体会张洪

异彩纷呈与百家争鸣

——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经典教学观摩活动

长清实验小学平安校区

张洪2015年4月

异彩纷呈与百家争鸣——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经典教学观摩活动

当坐在淄博大酒店的礼堂里时,内心是多么激动,因为终于可以一睹全国著名专家的风采了。经过两天的听课,自己的精神受到了一次洗礼,真真地享受了一次丰盛的精神大餐。内心充实着一种感觉,那就是:精彩课堂纷呈,百家争鸣无限------既有情境教学流派的精彩演绎,亦有翻转课堂的专家引领,更有绘本教学专家的经验介绍,还有“静心”课堂教学艺术的真实展示,更有“扎实课标解读的专家讲座”,真的犹如语文武林大会在上演。他们分别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林莘、李伟忠、丁雪飞、姜树华,台湾最具影响力的语文教师何绮华女士的课堂教学和讲座。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课堂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技艺,精彩的讲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下面我将这次学习的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尊重生命,彰显个性

我们总在说,当教师的一定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权利。宋运来老师的童漫作文课《急吼吼》就给了我这样的感受。课刚开始,宋老师就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说:“孩子们你们课堂上想尿尿时敢不敢上厕所呀?”小朋友们都说不敢,可是宋老师说在我的课堂上没关系,只要你想去就去,尿尿要比任何事都重要,”简简单单的话语让我深为感动,在这么重要的课堂上,让孩子可以自由下课到厕所,这是我所听过的课中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的

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们说自己的生活。有时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教学整体说话环节,宋老师引导:“现在你就是急吼吼,我是严厉的王老师,说吧,你怎么迟到了?”当一个孩子说,没有人喊他起床的时候,宋老师又要给他的妈妈打电话,让一个女生扮演妈妈的角色。

“妈妈”演得是活灵活现,她捏着嗓子说:“我喊俺孩儿了,俺孩儿就是不起来。”学生们捧腹大笑,把听课的老师都逗笑了,我想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管写什么都是快乐的,他们会尽力写,还要尽力写好。写得不只是漫画中的笑??而这些都是宋老师用真爱带给孩子们的。不断回味着宋老师这堂童漫作文课,仅仅是教孩子们说话的技巧,表达的能力吗?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充满灵性的课堂。

二、让思考在静中产生能量

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总被一种热闹得不能再热闹的场面所取代,孩子们在小组内热火朝天地讨论,但静心思考的画面几乎于无,林老师的课堂却让我大开眼界。首开课,她就让孩子学会咬耳朵,低声细语告诉对方,不让

燥?有谁会觉得无话可说?又有谁觉得无字可写呢?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兴趣满满的想看到每个人不同的笑容,更想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他,并与人分享。

现代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学生的生活也是多彩万变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会跟上学生的脚步,学会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他们的耳朵去聆听,从他们的世界中提取有利因素,把这些因素进行艺术加工,融入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让他们发觉上课的乐趣并且喜欢上课。

三、依标扣本演绎古韵悠悠

如果说林莘老师为大家演绎的是静悄悄的课堂文化,那么姜树华老师则以一篇古韵味道十足的《东施效颦》让我们不断喝彩叫好。这是一节依托教材,依托课标,用教材为例来演绎语文课程的精彩课例。教给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教给孩子们朗读的技巧,真的是在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姜老师很重视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通过生自读、指名读、师范读、生跟读、男女声分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慢慢地从读准字音,到读通句子,最后读出了古文的味道,霎时,整个会场仿佛成了诺大的庄子学堂。

五年级孩子初次接触古文,他们对古文的一些表达习惯还不甚了解,因此姜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子”“走”字的理解。这里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境,请了一个学生当贫人,然后老师委屈当他的妻子,另外找了一个学生当他的孩子,表演看到东施后的表现。然后问:“书上写的是妻子,你为什么还拉着这两个孩子呢?”让孩子们理解古文里的妻子是妻子和孩子。那个孩子拉着大家走,于是老师追问:“是走还是

跑?”学生说:“跑。”“你还不跑?”于是孩子拉着老师和孩子们跑起来了,全场大笑。通过生动有趣的师生表演,引导学生理解古文中的“走”即“跑”的意思,从而领悟古今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要记住理解古文的规律:一字一词、一句意会、一字多义、一字义变等。

姜老师通过与孩子们交流“你怎么知道东施长得丑”这一话题,并从文中及课外知识中体会侧面描写的妙处;通过品读

下页

篇四:模板:童漫作文教学设计

童漫作文教学设计样例:(设计者:宋运来)

劳务费

适用年级:中年级

一、课时目标:

1.知道这是一家三口人的故事。里面有爸爸、妈妈和儿子,不同的人物应有不同的言语。

2.通过人物“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道不同人物的语言是不同的,注意说话人物的身份。

3.能理解“劳务费”词语,并适恰地运用在习作里。

4.淡化教育思想,只要体悟出“不给钱,不干活”的思想来源即可。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因素等。

二、习作重点:

人物对话,并注意提示语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1.抓住“劳务费”词语,联系生活进行理解。

2.在引导学生分步看懂图以后,可以分角色演一演,提示爸爸、妈妈、儿子的语气与表情各不相同。

四、教学导航:

1.说一说。

“劳务费”,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劳务费,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劳务费。

2.课件演示:

爸妈妈的说话,苍蝇会有哪些令人厌烦的事?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