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决胜九招:指导学生作文考试所向披靡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13 10:25:34 作文素材
决胜九招:指导学生作文考试所向披靡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决胜九招:指导学生作文考试所向披靡作文

习作决胜九招之七:细微之处情思到──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细节意识 

 

在叙述性的写作中,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先要说明的是,细节描绘不是作文表达基本功的必需,而是让习作出类拔萃的表现方法。

 

我们不能把细节简单理解成具体细致,细节刻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具体细致,而是为了生动传神、传情达意。具体细致只是表达的基本功之一,细节描绘则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和文学性要求。对于小学生作文来说,并不要求有细节刻画的能力。但是我们知道,能力不会是突然形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得有个训练的过程。细节描绘是中学作文的重要评价标准。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对细节的准确理解和领悟也是重要环节。所以,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细节表现意识,为写作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小学语文考试角度来说,如果作文中有一两个精彩的细节描绘,毫无疑问会使整篇习作锦上添花。

 

先从生活角度来理解细节。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形象,总是由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一些细节给人们留下印象,往往掩饰不住。所以细节往往是一个人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比如一个人的高雅气质,不是靠衣服穿出来,也不是靠吹牛吹出来,而是这个人举手投足、言辞之间就能表现出来。如果内心粗俗不堪,却偏要冒充高雅,也一定会有大量伪装的细节表现出来,一不小心就漏了陷,就像他的穿衣和吹牛。再比如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也是由构成每一个普通日子的无数个细节来决定的,往往都是那些吃喝拉撒睡的琐碎。

 

关于生活中的细节,我也写过一篇小文,或许读过之后,会有更深的体会。

 

照亮记忆的那盏灯

 

想起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是到县城舅舅家看过《西游记》后,回村里绘声绘色讲给同伴们听的那个场景。那个穿着藏青蓝上衣的瘦高个,前段时间我们打过架,这时他在人圈外面,跨骑在一截枯木上,侧过脸来,眼神里满是惊奇。在阅读贫乏的乡村,我第一次发现了读书的力量。从此读书的习惯一直跟着我,直到现在。

 

想起少年最快乐的时光,是刚上初一的那年大年三十,父亲突然将蘸好墨的毛笔搁下对我说话的那个场景。父亲是村子里唯一的“先生”,书画声名远播,每每过年,上门求写春联的乡民络绎不绝,父亲总要写到大年三十下午,才轮到写自家的春联。那天父亲放下毛笔,对我说:“今年家里的春联就交给你写了,我来给你扯纸。”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写过毛笔字。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信任的力量,从此一直努力用信任的方式与人相处,直到现在。

 

想起青年最快乐的时光,是朋友挥手对我说“慢点骑,注意安全”的那个场景。朋友的脸隐在路灯下的暗中,看不清表情,声音也不大,却轰隆隆地滚过我的心空。因为在那之前不久,我无意拿到了朋友的日记,居然按捺不住好奇翻开来看,结果被朋友撞个正着。朋友微笑着接过本子去,什么也没有说。我第一次领教了宽容的力量,从此一直宽容着看人看物看世界,直到现在。

 

积聚起人生力量的,往往就是记忆中的那些生活细节,那是生命中的一盏盏明灯。

 

此文是写细节对一个人的生活、生命的重要意义。应该说,理解生活中的细节,是理解作文中细节的基础,也是在自己的作文中创造细节的基础。描绘细节,则与语言的表现能力直接相关。

 

1.从典型习惯中去关注细节

 

细节,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指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将一个情节作为细节刻画,多运用在故事较复杂的作品中,平时我们所说的细节描写,更多的是指对某一个具体环节的描绘,比如作品中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等。在我们的作文学习中,指能够表现作文的主题、刻画人物基本形象、渲染习作的基调氛围或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具体细微环节。细节描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不过,描写能力本身是一种审美能力的表现,一个人的审美素养决定了其描写能力的高下,其中语言表达形式只是表象。很多只注重作文表面形式的人把优美描写当作细节描写的法宝,无异于把花拳绣腿当作武功秘籍,严重伤害了我们学习作文过程中对细节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描绘,并直接将我们带到了对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的歧路上,简直是罪不可赦。

 

有句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从艺术的创造过程和艺术审美来说的,“源于生活”是肯定的,是不是“高于生活”就说不清了。如果从复杂的审美角度看,也许生活本身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艺术家们的各种艺术表现力。我们的作文如果要进行细节描写,其实也就在进行艺术创造了,不要说如何去“高于生活”,那是一种内心综合修养提升的结果,我们先试着如何真正落实“源于生活”的原则。生活表象纷繁复杂,是情感之源,人性之源,也是我们作文中的细节之源。

 

眼里有生活细节,笔下才有准确、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可是生活本身琐琐碎碎,哪是细节,哪不是细节,我们即便留意观察,也不见得能够选择出来。

 

这里面有个窍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特征,有习惯语言、习惯动作、习惯表情、习惯姿势、习惯爱好、习惯场所、习惯经验等等;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物,也都有自己的习惯颜色、习惯形状、习惯气味、习惯动态、习惯变化等等;就连大自然的明暗冷暖、展合舒卷、隐显定移、生死交替,也大多有相对固定的习惯。所谓习惯,不单是这人或物或自然景象本身具有的稳定特征,也是可以给我们留下总体印象的基本特征。即便我们非常不留意生活,这些印象也会根深蒂固地刻画在我们脑海中,伴随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日子,让我们懂得如何去感知生活,适应生活。对于这些典型习惯的印象,就是发现生活细节的最重要的来源。有了这些典型习惯形象,就像有了点亮暗夜的星星点点,即使无月无星的夜晚,也有明灯明烛照亮我们的心房。这样,我们的表达就有了着落。

 

在形成抓住典型习惯的思维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调动主观能动性,对非习惯的细微生活情景进行深入思考。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意思是说世间存在的东西,都可自证其存在。我们没办法去了解每一个“自证”,但是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为我们眼前的“存在”找到“合理”的解释,或许这种解释本身并不完全合理,但是完全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每一个“存在”的内部,细腻地感知“存在”的微妙之处。这是细节描写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准备。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我们可以将生活中每一点“存在”的细节进行合理的诠释,我们就找到了细节描写的最基本的方法。

 

2.调动真情去描绘细节

 

作文中的每一个细节,绝不是独立存在的语言碎片,而是互相呼应协调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部分。优秀的细节描绘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就是传递情感、表现情感、渲染情感。

 

情感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作文的基础。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是谓情之重要。情感不单是写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的表现力和生命力的基础。在作文中表达情感,细节的描绘几乎成为最常用的手法,也最容易使文章达到“动情”的效果。

 

用细节表现情感,看上去是一种写作的表达艺术,不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生活中真性情的体验与提炼才是基础。作文先做人,倘若生活中对物麻木不仁,待人冷若冰霜,万事唯我独尊,没有善良,没有爱,作文的真情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既便学会了技巧,也断然写不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来。

 

情感是一种心理反应,是外界的人、事、物、景的变化带来的内心体验,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是它又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情感,人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活着就没有乐趣,没有意义。所以,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又因为其虚无的特点,不能够直接描绘,因此,必须运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刻画。

 

杨柳依依送别情,明月皎皎寄相思。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因为其形、色、味以及变化的规律展现出了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形象,长期与人们相依相守,因此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为人们表达情感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形象材料。不论冬梅夏荷,还是春花秋月,不论高山大川,还是落花飞絮,也不论彩电冰箱,还是课桌文具,都是具体稳定的形象,都可以用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可谓虚实相生,情真意切。

 

这种写法自古以来就有。比如欧阳修写的一首《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形象生动,语言清浅,情深意重。内容写的是思念,可以理解成一位妻子思念丈夫,上阕写景,女子独处高楼,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下阕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人走马章台,花飞秋千去,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起到了很好的深化感情的作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细节描绘也同样可以生动地表现真情。

 

举个例子:《朋友走了》

 

好朋友余婷婷不理我了。她是我唯一的好朋友。

 

我不是一个有很多朋友的人。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常常与身边的人合不来,不管男生还是女生,甚至与老师和父母也是这样。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功利,他们与我相处的时候,从来只是从他们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从来不问问我内心想什么。我不喜欢热闹,他们偏要我参加联欢会;我不喜欢表现,他们偏让我学习演讲;我不喜欢开玩笑,他们偏常常拿我开玩笑,说我是冷美人……

 

余婷婷不一样,她从来不强求我做什么,和我在一起,总是与我谈论读过的书。我们读书的兴趣惊人地相似,我们都喜欢凡尔纳,都爱看梁羽生,甚至都迷恋金子美铃的诗。余婷婷说她最喜欢看我在夕阳的金光中滔滔不绝地说书里的故事时的样子,她说那种时候她的心很软很软,软得像我的头发!每天放学我们一道走回家的时候,她就喜欢抚摸我的头发,感叹说:“真软啊。”她是一头短发的,一眼看上去就像个假小子。

 

可是她不理我了。她与别的同学一起走了,把我一个人撇在了回家的路上。

 

这是关于好朋友走了的前因交待,现在“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很糟糕。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可以利用夕阳进行一个细节刻画:

 

泛黄的夕阳悬在两座高楼之间,好像一枚深秋的树叶,有气无力地攀住楼房的树干,那么远,那么淡,那么冰冷,阳光照在脸上都感觉不到一点温度。曾经热烈过又怎样,曾经耀眼过又怎样,还不是要滑落下去,把无边的黑暗留给孤独的我。

 

看,这个细节应该是刻意创造出来的,但与前面说的“朋友走了”的伤感搭配得特别协调,而且通过细微刻画,将“失落”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可见,细节描绘的窍门是:情感先行,再抓形象。

 

3.可以夸大性格特征

 

除了表达情感外,细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表现人物性格。性格是一个人的心理特点,与情感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对于身边熟悉的人,我们通常都能了解他的性格,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是通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

 

我们写作文时,不论是写实还是写童话,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没有性格的人物空洞、单薄,只是作文中的一个符号,很难传递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根本不能称之为人物形象。

 

性格并不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才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它是扎根在现实土壤里的鲜活的生命表现。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这个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既有自身思维发展的观念,也有接受外界教育形成的观念,我们不必细究每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细密的科学原因,但是要尽可能去关注这个态度和行为方式本身所导致的各种现象以及造成这个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直接原因,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正是通过这个态度和行为方式得以判断的,在作文中也只有通过这个态度和行为方式传递给读者。

 

留心生活的人会发现,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性格似乎都是变化着的,今天做了这件事情好像是这种性格,明天做了那件事情好像又是另一种性格了。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里乖巧听话,是老师和同学们眼里的好学生,可是在家里刁钻古怪,不尊重父母;有的孩子下课时在同学面前巧舌如簧,妙语连珠,可是到了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面红耳赤,辞不达意。所以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多重的,也导致了人性的复杂。在我们学习习作的过程中,先学会把握运用细节刻画单一性格,等以后我们的心智渐渐成熟,对人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再去挖掘复杂性格的组合与变化。

 

有句俗语叫“不撞南墙不回头”,通常形容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做事方式,多用来说一个人固执到极点,犟脾气。用这个俗语来说细节描绘中的性格刻画倒是恰当得很。在一篇几百字的作文中,最好不要让一个人物的性格拐来拐去,一会儿外向一会儿内向,一会儿活泼一会儿腼腆,那就乱了。当然,篇幅比较长的优秀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不会是单一的,这里强调单一,是学习过程的需要,千万不要误解。

 

我们选择作文材料的时候,通常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人物,有了一些具体的事件,如果只是如实地把这个人物做的这些事件搬到作文里面去,作文就成了一个生活的照相机,这样的记录作为自己写日记的方式来保存记忆也无可厚非,但要表现出来给读者看,显然远远不够,需要进行艺术加工,使笔下的文字可以充分传递独特的美,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加工的形式很多,从细节描绘性格角度来做,不妨充分运用夸张的方法,将我们从生活中选中的那个人物的某一种“习惯”性格充分挖掘和表现。这需要搜集更多的相关材料,用事实说话,将与该性格有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概括和提炼,从而使一种性格得以强化突出。倘若一个人会犟到决不拐弯一定要去撞南墙,撞到了就回头却还不够犟,他若一直撞下去,甚至把南墙撞到,那他够犟了。

 

我们说起《西游记》的时候,脑海里首先跳出来的是机智调皮的孙悟空、贪吃贪睡的猪八戒等人物形象,这就是性格的力量。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准确、具体、生动而且夸张的细节塑造出来的。

 

夸大性格特征,需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将夸大夸成了吹牛。说一个人急性子,干什么事情都“火烧屁股”似的,这个夸大很有趣。但若说他急性子,每天早上急着上班,出门时都来不及穿上鞋子,总是光脚板走,这就夸大得过度了。当然,有特殊技巧的童话写作例外。

 

4.试着探究细节与品质的关系

 

性格与品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通常是连在一起出现的,事实上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人的内在特点,都要通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在作文的表现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性格是显性的,品质是隐性的;性格相对易变,品质相对稳定;性格多从情感角度来塑造,品质多从是非角度来塑造;性格侧重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品质侧重后天环境的影响与锤炼;突出性格更容易表现悲喜情感的变化,突出品质更容易深入人物形象的内心。当然,这些区别不是绝对的,只是为我们大致区分理解提供一个参考。作文中我们表现人物时也不可能将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质剥离开来,这两者是互相依存、交相辉映的。性格挖掘与品质表现都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最基本的手段。

 

品质是一个人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方面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反映,所以它也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才能表现出来。因此,用细节描绘来表现人物品质,是建立在对生活中各种人物的基本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同性格一样,一个人的品质也是复杂多样的,我们的作文学习先学会能够从生活中辩别单一品质,能够在习作持续表现单一品质。

 

表现人物品质,细节描绘是一个很好的的方法。细节描绘本身要求的准确、形象、生动、传神,几乎是对作文中每一个环节写作的具体要求,对于细节表现品质而言,就是在强调细节描绘的目的性。

 

用细节表现品质与表现性格最大的不同在于,性格注重情感形象的表现,品质则是思维形象的传递。同样是形象的表现,性格表现注重传神,品质表现注重达意。当然,细节表现品质更多的还是运用具体事件,以及事件中人物的具体言行举止来实现的。此外,以物达意,以景达意,都不失为细节描绘品质的好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作文的具体需要灵活运用。

 

作文中的人物活动都需要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环境的细节纷繁复杂,都是我们作文中可以用来表现品质的具象细节,相对于抽象细节,它们更具有形象的特点,更利于我们学习写作时把握。

 

在一个具象背景下发生事件,这样构成了一个情境。从这个具体的情境中选择细节进行描绘,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可以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效果。也就是说,细节与品质要做到自然融合,不要刻意为之,生拼硬凑,是一样的道理。

 

与品质相对应,一个有具体变化过程的细节更能够真正实现描绘品质的目标。即便是静止的细节,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寻找出其动态的历史与未来,寻找出其外在形象特点、生活环境与发生作用之间的关系,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拟人化思考的具体方法,结合事件中人物的品质表现,方可达到描绘品质的最终效果。这是由品质本身所具备的正义和非正义的目标特点决定的。

 

前面3.4两节说的细节对性格、品质的影响,是帮助孩子形成细节意识最基础的逻辑形式。我们老师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意识,了解细节是怎么回事,细节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细节描绘有点什么具体的方法(前面讲到真情表现就是具体的方法之一),那么引导起孩子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最后仍然要强调一下:细节描绘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写作窍门,并不是直接针对小学生作文来说的,却是文学欣赏和写作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孩子升入中学后,对语文这门课程来说,文学欣赏和写作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小学应该接触这些东西,并且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接触,这样才能有效地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篇一:习作决胜九招之一:指导学生作文考试所向披靡──

4.排兵布阵

习作素材的积累与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区别。知识积累是习作积累的基础,知识积累依靠记忆和经验,习作素材的积累依靠思考和感悟。没有知识,想写好习作是空想,有了知识,没有思考和感悟的习惯,想写好习作还是空想。因为习作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自己的情感表达、思想抒发,只有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认识生活、感悟世界的能力的人,才能真正积累习作素材,写出好的习作来。

2.看见了与体会了的区别

生活中各种事情,各种现象,在身边发生的时候,一定会引起我们注意。比如走在路上,阳光投下的树荫,迎面吹来的凉风,有一个人在大声喊叫,一只白色塑料袋在风中翻滚,等等,是我们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但是事过之后,基本上就被忘记了。有些突发事件,让人吓了一大跳,或让人笑得肚子疼,总之是那些特别刺激的,就会给人留下一些印象,比如一个人走路摔了一跤,一条虫子突然掉在脖子上,等等。留下印象的事情,往往过一段时间还会想起来,但时间久了,也会忘记的。还有一些事情,别人好像没怎么留意,可是自己印象深刻,事情过后,还要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起。这样的事情,往往印象更加深刻一些,保存在记忆里的时间更久一些,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自己留意了,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思考过的缘故。

平时养成思考的好习惯,探求一些事情和现象的起因和发展方向,让各种事物和现象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就可以说是在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了。当然,如果勤于动笔,将自己思考的内容都记下来,就实现了更有效的积累。

不论知识的积累,还是习作素材的积累,都是一个逐渐聚积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积累不起来的。并且,人的脑袋瓜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和感悟,才会越来越聪明,懒得思考的人,就会慢慢地变成笨蛋。

3.从神奇的名词开始

名词是一个事物的名称。每个名词后面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在直感中,这个世界是静态的,特别利于培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直观感觉中的静态世界,是构成生活环境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孩子观察条理性与逻辑性的最佳内容。不论看图写话,还是现实场景,传统作文教学中讲究观察的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顺序,都是对培养观察基本条理的积极探索,可惜只停留在顺序本身,生硬的观察方法让孩子们感觉索然无味,自然就无心观察,导致了只有培养形式,没有培养效果。需要扬长避短,融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将对世界的认识变成了一种紧密结合生活的快乐。

身边的静态世界,是一个无声的神奇世界,城市有城市的心事,乡村有乡村的想法,山有山的理想,湖有湖的愿望。身边的每一幢楼房,每一条街道,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它们静静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相望,共同感受着大地传递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会到处乱跑,以一种相对稳定的顺序构成我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影响了人们很多生活习惯,到学校读书,到电影院看电影,到家里吃饭,到床上睡觉,等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可见,这个静态世界其实与生活融为了一体,聆听心跳,感受呼吸,偷听梦呓,陪伴成长,对我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心。这样的世界,怎么可以忽略?

不过静态世界虽然相对稳定,却是非常复杂的,不单构成的事物繁多,而且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颜色,谁也不会屈从于谁,所以乍眼一看,实在是乱得很。怎样从这看似乱糟糟的世界中整理出一些条理和逻辑来,是习作素材积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逻辑是一种思维上的规律,是合理的基本保障。

静态世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能否顺利建立完整的概念,决定了对静态世界的顺序与逻辑的把握程度。完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每个年龄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不一样,是从身边生活和自身体验开始,最终达到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的胸怀。所以,完整不仅是习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习作表达的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培养和追求。

这种完整的意识,就是从一个一个简单的名词开始的。

4.围绕习惯去想象

生活习惯是在生活中长期养成的行为,有的是由生活规律决定的,有的是追求个人爱好形成的,有的是由生活环境影响的。吃饭、睡觉、上学、写作业、走路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是自己最熟悉的行为,什么时候,到哪里,做什么事情,怎样做,会有哪些不同的结果,往往都因为熟悉而胸有成竹。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去认识身边的静态世界,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条理。在这些习惯性的行为中,会有很多情感体验,产生很多想法,这就有了一点最基本的逻辑。这些条理和逻辑是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在理解的时候就变得很容易了。比如写作业,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习惯:到自己的小房间写作业,要看一会儿无关紧要的书,再来写。写的时候,总是喜欢另一只手里攥个东西,橡皮、尺子或者废纸团什么的。每写完一题,喜欢起身去喝口水,找点东西吃吃,或者在书上、草稿纸上画点什么,或者看着窗外发一阵子呆。所有作业写完之后,把笔一扔,走人,总不爱收拾。当然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我们写作业不能这样。这个习惯行为是在小房间里发生的,涉及的静态素材很多,也很乱。习作的时候,只把写作业的过程写下来,写得再细致,也不见得能吸引人。或者只把小房间作为写作业的地点介绍,也没有多少意思。但如果按这个习惯行为过程,将涉及到的静态素材做一些观察,用前面学习过的拟人化思考等方法思考一下,那么,小房间、无关紧要的书、笔、作业本、橡皮、尺子、废纸团、杯子、水、吃的东西、草稿纸、窗外等等乱七八糟的事物或现象,都会成为表现这个习惯行为的元素,并可以帮助表现出对这个习惯的认识和态度。这不仅丰富了习作的内容,还将自己的直观感受直接融入到了习惯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使习作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实施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自己生活习惯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围绕这种认识和理解去观察、表现生活中的静态世界。

就是说,以一种习惯作为线,可以把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却总是被我们忽略的事物串接起来,这样的观察既有利于积累材料的丰富,又有利于培养逻辑的秩序。

举个例子。

一个同学上课总是很认真,认真是他的一种习惯了。用上面的方法来积累材料后来再表现这个习惯:

一个同学上课总是很认真,认真是他的一种习惯了。用上面的方法来积累材料后来再表现这个习惯:

只要上课预备铃一响,你看谭立的桌子,书本和文具盒就像准备出征的士兵一样,肯定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了。上课的时候,谭立坐得端端正正的,两手交叉着搭在桌子上,背挺得直直的,好像照在他背上那一片阳光是一块平展展的板子,把他固定住了。老师一讲课,他的目光就跟着老师走,不管教室里飞进一只苍蝇,正停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挑逗他,还是外面的梧桐树间突然传来两声鸟鸣,都不会吸引他一点点目光。老师一提问,他总是

下页

关于对九年级学生模拟考试作文的一点思考

关于对九年级学生模拟考试作文的几点思考

前不久,九年级学生举行了二模考试。作文是给出两段材料,任选其一作文:①父母的呵护需要咀嚼,你才能体会其中的亲情无价;老师的教诲需要咀嚼,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良苦用心;同伴的交往需要咀嚼,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情厚谊;成功的过程需要咀嚼,你才能品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失败的教训需要咀嚼,你才能获取人生的启示??请以“咀嚼——”为题,先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字数600以上,文体不限。②“另类”一词出道已相当一段时间了。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另类是年轻人的事,是率意直为,是想穿什么穿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是酷毙了,帅呆了,是靓,是爽,是怪,是现代的新潮和荒诞,是传统的否定和背叛。另类的生活冲满自由和诱惑,有时感觉,另类是对人生自由的一种呐喊;有时感觉,另类是对人生前景和秩序的一种破坏和践踏。请以“我看另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章。

作为此次考试的作文阅卷老师,自己感触良多:农村中学生作文除少数优秀生外,整体水平不算太高,表现在:审题立意不清,议论和叙事主旨不明;缺乏文采和新意,语句枯燥直白;缺乏真情实感,模式化较重;语言表达不流畅完整,病句错字太多;字迹潦草,书写不工整等等。

有的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要求,在选择“我看另类”一文时直接写成了记叙文;在写“咀嚼——”时,有的学生居然写成了“咀嚼食物”,而且废话连篇,离题万里;80%的学生记叙上平白直叙,很少使用所

学过的各种修辞方法,文章语句干巴枯燥,毫无生气;文章缺少新意,套话、空话、假话很多,不能在情感上打动读者;比如写到“咀嚼母爱”时,很多同学都是母亲冒雨送她去医院、摔了一跤;要不就是父母残疾,有个同学写到父爱时,说父亲腿脚残疾,为了鼓励他练习篮球,不惜在篮球场上来回奔跑??让人看了十分虚假;40%以上的学生病句错字很多,笔画潦草,让人无法看清楚,可谓是典型的“急就章”,5%的学生存在字数不够的问题,达不到考试的要求。

反思上述问题,我们觉得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针对上述现象,我觉得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缺乏足够的训练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的

很熟悉的食物却看不出它的特点,很熟知的人看不出他的个性,比如说父母爱孩子,大家都有体会,但是在学生笔下却反映不出感人的情愫,说明学生对父母的爱感觉不敏锐。有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境贫寒的孩子对父母的恩情往往体会深刻,思想上、感情上的触觉较敏感,观察也细致,体会也深刻,写出文章来往往在不经意处就能打动读者的心。

三、缺乏有针对性的辅导

作文需要技巧,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学会了很多的修辞手法,学习了上百篇优秀的文章,可是为什么写不出好的作文呢?我们的教师为了对付考试、为了得高分,以往采取过赌题、押题做法,甚至向学生硬性规定写记叙文应该采取“总-分-总”的格式,写议论文既要有事实论据又要有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最好要有数字说明等等。使学生的作文向固定化和程式化方向上发展,自然形式单一化,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有的教师因为忙学基础知识教学,常常忽略作文评讲,在评语上常常也是“语言流畅、行文自然,注意把字迹写好”千篇一律的评语,学生又怎么能够有针对性的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呢?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至少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开阔视野,不断积累素材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1、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除了课本中优秀经典篇目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大量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著作,在书的海洋里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打开眼界,丰富知识。“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的阅读,加上自己深刻的思考,学生的知识贮备就会不断增加,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2、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睁开眼,多观察,深体会

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生活,我们学生的生活圈子也许缺乏“血染的风采”,也许难觅“改革的风流”,但绝不缺乏“平凡的风情”。我们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平凡生活的价值。青松的四季长青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感受它的傲骨;小草的漫山遍野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顽强;蚂蚁的成群结队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注意它的合力;蜜蜂的采花酿蜜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执着;“常回家看看”是平凡的,但它蕴含的人世间的亲情却是感人至深的;“一技之长”未必都是吹拉弹唱才高雅,摸鱼捉虾、溜冰爬树也是有意义的……认识了平凡生活的真正价值,我们才能写出不平凡的文章。

3、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篇二:小学生作文考试指导:如何写信

小学生作文考试指导:如何写信

语文是各门功课的基础,作文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应。一个同学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一篇文章基本上就可以反应出来了。

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和评价。你的语文知识学的如何,你的语文能力如何,在作文中大都能反应出来。

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有的小朋友可能会问,都素质教育啦,还考作文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中的一条,“能说会跳,能写会画”就很重要。这里的“能说”和“能写”就是相对于写作而言的。试想一下,一个不会写作的小朋友,能够出口成章吗?

一个人的认识水平,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都可以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考作文,就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考试。

只要你是学生,你就要参加考试。只要有语文考试,就会考写作。考写作,当然是考写作文了。

在小学里,只要你上到三年级,考作文是常有的事儿。除了平时的考试之外,有时候还有作文大赛什么的,那比考试还重要呢!

考试,有谁不希望得高分呢?考作文也不例外。

如果你想在作文考试中得高分,那你就应该读一读这本小册子了。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只要我会写作文,还能考不高分吗?

武老师告诉你,不一定。读了下面的这些内容,你就会明白。考高分,还有一些窍门和方法呢!

不读不知道,一读就开窍。

篇三:作文指导及例文点点滴滴都是爱

点点滴滴都是爱》作文指导

一、审题要清楚:

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点点滴滴”涉及选材,所选择的现象,应该是小而多;“爱”则涉及要表现的主旨,要明确要表现的是怎样的爱,爱什么,怎么爱;“是”表判断,即你要写的点点滴滴一定要能表现爱。

二、选材。

本来,如果没有提示语的话,那么在选材立意上可以选取间接材料。比如写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可以选取所学过的课文中或者阅读的作品里的一些感人细节来表现爱的主旨。但这次的提示要求了只能选择直接材料,即写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你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爱的小事,把它一件件写出来。

三、优秀示例:

点点滴滴都是爱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这个傍晚,浓香的排骨,金色的夕阳,父母的笑容,交织出亲情小夜曲。那感觉,余音绕梁,缠绕我心,催我泪下??

“妈,今天晚上吃什么?”从学校回来的我,一进家门我就兴奋地对妈妈喊道。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抬起头,喜出望外地说:“儿子回来啦!是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话语中流淌着见到我的阵阵欣喜。妈妈赶忙关了火走了过来,眼角含笑,接过我手上的书包,拍拍我的肩膀,说:“好小子,快洗手,准备吃饭。”妈妈的声音清脆悦耳,像叮咚流淌着的小溪,流淌过我的耳畔。

阳光从窗棂的缝隙溜进来,在桌面上曼舞,金色的光线点缀了素纹的桌面。桌子上那碟热气腾腾的排骨,嫩白的骨头上挂着褐色的糖浆,霞光下如一块块褐红色的水晶,晶莹剔透。淡淡的清香在屋中弥漫开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排骨的香在金色阳光下越发浓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伸手朝着排骨夹去。妈妈笑着说:“真是个小馋猫。”说话间,眼眉弯弯的,双眸神采奕奕,眼角的皱纹也舒展来开,脸上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我已顾不得那么多,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

刚进门的爸爸,像是被我的吃相传染了,三步并作两步坐到桌前,与我一起大块朵颐。我,美味的排骨堵不住嘴,反倒打开了我的话匣子,边吃便给爸爸妈妈讲学校的新鲜事儿。爸爸妈妈静静地听着,不时见缝插针地给我的碗中夹一块排骨,不知不觉,一盘排骨见了底。我擦擦油腻的嘴,无意间瞥见爸爸妈妈面前也和我面前一样有一座高高的“骨山”。可是,爸爸妈妈面前都是没什么肉的大脊骨,我面前是一根根光滑的小排。顿时,我的脸倏地红了,

一种莫名的情愫涌上心头,眼里涌上了泪珠,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抬起头,我看见爸爸妈妈那微笑的脸上染上了金灿灿的阳光,倍加美丽;再一看,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棱射到爸爸妈妈的鬓角上,反射出丝丝银光。转过头去,厅堂那边,一朵鲜艳明媚的黄菊正披着晚霞绽放,细嫩可爱的黄花盖过了深绿的茎杆,盖过了黝黑的花根。又转回头,再次打量爸爸和妈妈,便觉得,虽然辛苦了半辈子,青春的岁月虽早已从他们身边悄然滑过,但他们的眼神依旧明亮,容颜依旧焕发??

我努力噙住泪水,望着窗外那轮金色的夕阳??眼睛有些酸涩,大概是阳光太强了吧。爸爸妈妈对我点点滴滴的爱融进点点滴滴的金光中,尽撒在我的心头。

点点滴滴都是爱

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还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便是母亲对孩子点点滴滴的爱。

书包装满爱

每当放学,我来到路队口,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那里徘徊——妈妈。她之所又站在那里,是因为要帮我背书包。

妈妈看到了我,疾步走过来。我毫不含糊地把书包递给妈妈,妈妈接过重重的书包,背在她那瘦小的肩上。这时我看到她显得很吃力,便急忙去拿回书包,妈妈却万分阻拦:“别别别!你现在是长身高的时候,可别压坏了身体!”

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让我感到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亲子共读读出爱

吃完午饭或写完作业后的时间,都是我和妈妈亲子共读时间。亲子共读时,我和妈妈各拿一本书,每当读到精彩段落,我们都会互相交流,并指画好词好句,为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况且,每次阅读,我和妈妈都把它当作一种享受。

记得有一次,我读一个段落怎么读也读不懂,妈妈就认真地给我讲解,可是我还是理解不了,妈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讲。终于,我明白了这个段落的含义,但我也明白了妈妈对我的爱。

一言一语都是爱

我的妈妈是个爱唠叨的人,我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她的唠叨中度度过的。

早晨,妈妈会提醒我:“儿子呀,快起床洗脸刷牙,然后去厨房拿一瓶奶,热热再喝,记住

别剩下一滴奶,最后??”

中午,妈妈也会提醒我:“儿子呀,好好吃饭,别挑肥拣瘦的,这个有营养多吃点,还有那个少吃点??”

傍晚,妈妈还会提醒我:“儿子呀,写作业的时候身子要挺直;一会儿睡觉前洗洗脚,睡觉的时候别踢被子??”

虽然,我听唠叨就像听天书一样,但是,我知道,这一言一语都是爱。

妈妈对我点点滴滴的爱能汇聚成大海,我对妈妈的爱就像小溪。感恩妈妈的爱??

点点滴滴都是爱

我相信,妈妈的唠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温暖,更是对我的爱的诠释。

——题记

一杯清茶,几句叮咛,几句唠叨,不觉厌烦,对我来说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温暖,充满了爱的味道。

清茶·茉莉

夜晚,稀疏的星星挂在黑色的幕布上,月朗星稀,暗黄的灯光缠绕在墨香弥散的书盏上。此时,已是深夜。你轻轻地来到我的书房,递给我一杯提神的清茶,缀着几朵茉莉,淡淡的茶香、清新的花香和浓郁的墨香融合在一起,说不出的温馨。轻抿一口茶水,你又开始了你的唠叨,“作业怎么还没有写完?还有多少?”“都十点了,作业快写完了吗?”轻声中透着一丝着急,责问中又透着一些关心。“哦,快了,快了,马上就写完了。”“好,记得喝茶”。虽然听着你的唠叨有些厌烦,但我却感到一丝丝暖意。你轻轻地走出去,关上门,留给了我满室的温馨。或许,唠叨也是一种爱。

睡觉·叮咛

常枕着一席月光入睡,伴着你的叮咛去梦周公,睡得无比踏实,无比甜蜜。“晚上要盖好被子,不要乱踢。”“踢掉被子,小心肚子着凉。”“嗯,好。”我总喜欢用一两个字来回应你的唠叨。你总是听着我的呼吸逐渐均匀,看着我缓缓睡着,才肯离去。直到有一天,你出差,晚上不回家。我睡觉时,才发现,早已习惯了你的唠叨,习惯了这唠叨声中包含着的你对我点点滴滴的爱。没有了你的唠叨,我都无法入睡。原来,唠叨也是一种爱。

上学·嘱咐

推开窗棂,当清晨的

的早餐,感到格外惬意。背上书包,准备挥手向你告别。你再三嘱咐,不厌其烦地唠叨起来,“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东西都带好了吗?”耐心听完你的唠叨,走出家门。在路上数着一缕缕的阳光,阳光披在身上暖暖的,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好。不知不觉中,你的唠叨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于,我感受到了,你的唠叨是如此的美好。

你的唠叨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温暖,只因里面浸注了你对我那点点滴滴的爱。

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每一件事里都倾注了她对我们点点滴滴的爱,她的唠叨则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温暖。

——后记

点点滴滴都是爱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十四年的光阴弹指一挥,女儿已经是一个中学生了。回首十四年的过往,有风有雨也有晴,如今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一、

行,我们让女儿独自准备行囊,一路上诸如买票、卖东西的事情也鼓励她去做。慢慢地,她的胆子变大了,社交能力也增强了。

2009年8月,我们要去庐山。因为她爸爸临时有事去不了,临行前他叮嘱女儿:“妈妈晕车,一路上你要照顾好她。”女儿看爸爸拿自己当大人看,很兴奋,高兴地满口答应。到庐山那天,已是中午,我晕车晕的厉害,午饭没吃就躺下了。导游来看我,问我们下午能不能出游,我告诉他能去。导游走后,女儿担心地问我:“妈妈,你能行吗?”我告诉她:“能行,晕车的人就得多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好得更快。”女儿这才释然,她让我休息,独自准备了下午出游的东西。下午

下页余下全文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