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也谈写作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28 02:01:26 体裁作文
也谈写作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也谈写作作文

                           也谈写作  

这是一位高中生对写作的一点看法,供各位同行借鉴!           

并不擅长写这类书面的东西,也只能用自己肤浅的眼光和较显矫情的说辞来充斥这些陈词滥调。临危受命,不敢大言不惭。写作之于我,本来就是一件习以为常到不值得拿出来炫耀的东西。又或者说我也是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的,与你们无异,除了年纪稍长参加过几次比赛,实在无什么谈谈写作经验这种道理。

但是既然都接下来了,就得好好去完成。我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扯淡,哦不,是谈经验。其实写作这种东西吧,想写就写,不想写硬逼着你像挤牙膏一样写出来,最后就像是吃了挤了牙膏的奥利奥一样——只想反呕。每个人都对某个或者某些事物分外敏感,于是在某一天会感觉自己身边的事物分外的熟悉,似乎是在梦里或者曾经去做过遇到过,于是就会有想拿起笔记录下来的冲动,这似乎很正常。当你上课开小差把头望向窗外的时候,你会看到自己宛若是在一个带有棱角的世界里的一滴水珠,你会看到苍穹,看到黛紫色的山,看到云层穿透日光,看见光影从教学楼后穿过剩下密密麻麻的斑点。在很无聊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这样度过我的生活。甚至在每天早上从家快步赶到学校时,看见清越的一切,生命似乎都与这一切糅合,这在我枯燥的初三生活,与现如今牢笼一般的高中生活中算是一道风景了。

也许吧,多出去感受感受自然,其实脑子里的东西就会充盈起来。很多人说,你在文章里多写几句环境描写,可能就会有高分。那么其实我们是不知道老师的改卷思维是怎么样的,他如果看到过许多篇环境描写丰富的文章,那么就算你写了,那也不足为奇甚至中庸十分,那你写再多也不会有高分。怎样让你自己的环境描写,或者是让自己的文章更加具有吸引力,唯其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多感受身边的事物,那些你词穷的东西,会自然回到他该回到的地方去。那自然就没有什么作文写不出来的道理了。

至于看书,说实话,我看的书恐怕比很多人看的都要少。我从来不买作文书,我弟弟开始上学后才开始给他买,顺便我也看看。甚至我没有上过正规的作文课,然而能说是天赋异禀吗?总之从很早开始就有陆陆续续的记日记或者是写些小片段,也许是这些的缘故吧。

看书,不能盲目的看。这如何说起,那就是不能因为别人说这本书好看,就去看;不能因为别人说这本书有用,就去看。你不是别人你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感觉?别人谈论过的书固然有它的可贵可用之处,但是若是强加在不喜欢的你的身上,那未免太无理取闹且毫无成果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看自传,不过对于古朝的人是丝毫不感兴趣,多半是自己找到了哪个人,就买本书来看看。至今家里堆砌的书已经高达半米多,但因为书本太多,有几本也是闲置着的。其实看书本身就是一种百利无害的事情——当然我是说看健康的书。

平时的练笔——诚然我只是愿意说是写写文章。有感受了就写了呗,要不然那些感受跑掉了,我后悔还来不及。等你写好了,日后还是可以拿出来翻一翻的。你翻这个有什么关系啊,反正是你的,总比死记硬背住什么名言好句来得顺其自然吧。

是参加过几场比赛,但是还没有成熟老练到可以把自己的写作经验娓娓道来。因为很多事情都像是生活中的涂鸦,它平淡无奇但是我乐于把它写出来。就算是参加比赛,也只可能是把它当做一种比平常写文章正式一点的事情。但是似乎写文章从来就没有认真对待过,就算是考试临近,也从来不复习作文。当然我不是说你们就可以不复习作文不写作文态度不认真,我的话最原本的意思,不过是说如果到最后水到渠成了,那么写作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平时呢,多看看散文。散文是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但是散文究竟是什么,我到现在都没弄清楚。想要达到散文大家那样的水平,估计还要磨练几年。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无论别人怎么贬低你的作品——你都不应该怀疑你自己的水平,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何必要为了一篇文章而讨好所有人,反而坏了自己的心情?那恐怕是得不偿失的。

我似乎很少写这样书面的东西。因为每每到考场作文,我的分数总是不高的。我并不认为是老师的眼光有问题,许是我自己的纰漏,在自信的同时也不能过于自负,因为我们还在接受着着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物事,你没办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只能够写下这一刻你脑海里突然闪过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在以后会有用到让你甘之若饴。

如此肤浅的道理,从我嘴里说出来,其实我自己也是不大懂的。写作这种东西,完全凭自己瞎捉摸,有个老师教你,那也只是权当一本参考书。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把握自己的能力,你若觉得自己可以,那无论你参加什么比赛,有名次是好事,没名次也当做是一场锻炼。等到真正离开了学校走上自己的路,你会发现这些经验是多么的有用。

但是诚然,作为还在上小学的你们,我并不了解。我只是奉师命写下这乱七八糟毫无头绪的一团。我并不认为这些观点对你们都是有用的,或者都是能够理解的。我不敢说我积累着多少的经验,但是却还是可以把自己平时的写作习惯拿出来说上那么一说。很多东西长大了之后就慢慢的消失了,以我们不知道的惊人的速度,因此趁着你们的大好时光,多去做一些让自己的生活充盈起来的事情,多去写一些文章。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或者平淡无奇,那是你生命里每一个璀璨的片刻,这些东西是尘土飞扬里唯一温暖的东西。

篇一:也谈小学生该不该写作文的问题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题为《拜托,别让小学生写作文了》,初看到这个题目,我很愕然,估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对小学教学有相当大的意见,才会这样呼吁,看过果然如是。

老师布置让学生回家写作文,确实是家长很头疼的一件事情,而且是普遍性的一个问题。文中说他7岁的孩子,在家写不出,总是痛哭,父母不忍,常常代写,却也总是被老师改动很多。那如果是孩子自己写呢?不是更惨了吗?后来发展至一周2篇作文,孩子更是苦不堪言。以至于父母带孩子出去游玩,孩子都先要问一句:“要不要写作文?让写作文,我就不去!”真是被老师一贯的做法弄怕了:“游玩回来,必须要写一篇作文!”我教学21年了,自认为很喜欢语文教学,对写作也有独到的教学体会和方法,但是每个星期的休息日,只要看到我的外甥拿作文来找我辅导,我也是眉头皱的紧紧的,感觉太难,不仅难为孩子,也难为我。看起来,写作文已经成为孩子们很大的精神负担了。是为什么呢?

一些家长呼吁:别让小学生写作文了!这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当小学教师的,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呢?还能无动于衷吗?该反思什么?

仔细一想:感觉这个问题不应该由家长提出来,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因为学生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的事实。只是我们熟视无睹,也许还有习以为常的原因吧。其实,不仅学生怕作文,即使是语文老师,也最怕进行作文教学。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作文难教,难指导。一次平常的作文课,老师事先需要翻阅大量资料进行提前备课,需要寻找作文的题材,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需要提前做好作文课前的一切准备,比如:做实验、出门踏青、寻找动植物、看一本课外书、看一部电影电视剧、搞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等等,不然你很难达到这次习作的要求。也就是说你如果准备不充分,作文就很难指导到位。当然,最难的还是课堂指导,即使你准备的很充分,课堂上如果没激发出学生作文的兴趣,虽然你已经是口干舌燥,学生照样是一筹莫展,抱怨作文难写。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其次是批改作文耗时费力不讨好。学生作文后,上交给老师批改,实话说,批改作文,是最煎熬的过程。孩子的作文充其量做到文通字顺,能好到哪里去?一句句的看,一篇篇的看,甚至看过了,还要回过头来再看,不仅要找到好的文句,还要提出修改的意见,反正老师要做到认真批改,指导中肯,让学生有修改痕迹。学生的习作大多数是文不通字不顺,甚至是你根本就不知所云。你看完以后总要斟酌一二,写上两句吧。一篇文章用时不要多,5分钟,全班40多人,至少也要耗时200分钟,常常是不可能一气完成的,否则你的意识都会模糊的。这样的一份“苦差”,你说有谁会喜欢呢?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后,学生们顶多瞟一眼分数,继而是管它如何,反正是过去了。到这时,一篇习作的整个流程就算结束了,老师和学生都会舒一口气。小学生害怕作文,哭写作文,老师们也不喜欢执教作文,那是不是说小学阶段就不该写作文呢?家长的呼吁有没有道理呢?

翻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关于作文教学的目标。

总目标的

三、四年级关于习作的目标要求: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越来越详细,要求也越来越高。

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就这不多的五、六百字,涵盖了多少要求和标准?我想:这些都是专家们,站在专家们的角度、语文教学和学好母语等较高层面上,为小学教师和小学生们拟写出来的他们认为是最基本、最精确、最满意的关于作文教和学的目标表述。老师们能否一句句的想清楚、一句句的“吃透”?每个语文教师是不是都牢记于心了?是不是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去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了?有没有拔高和达不到标准的现象发生?小学生们知道这些需要他们达到的标准吗?他们能接受多少?能做到多少?一个个问题萦绕在我的心间,挥之不去。

再来看看,当前的小学生作文考查是怎样进行的。我经常参加语文试卷的作文批改,深切的知道,作文批改的随意性和可控性是很不可信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几百篇作文,集中起来让7、8个老师在2、3个小时之内完成,绝对不会超过3小时,不说标准难以把握,就工作量而言,一般也只能是一扫而过,甚至为赶时间,看看开头、书写、结尾,就草率打分了。认真的老师,批改数量不够的老师,还会被别人笑话和责难。可想而知,小学生最头疼和最辛苦的作文,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上,实际上是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的,是被很草率的在较短的时间里用一个简单的分值来定性的。

再来调查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正喜欢写作,并且经常自己练笔的,放开了说,不会超过20%。因为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说写总结太多,写论文太难,做这些事太无聊。君不见应付的总结和抄袭的论文总是层出不穷的出现吗?这儿绝没有贬损我们老师的意思,实在是实际的情形。为什么当老师的也不喜欢写东西呢?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至此,我心中的疑惑更多了:我们还要责怪小学生们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吗?小学生应该写作文,这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该写怎样的作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各个阶段的习作要求和标准,是不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特点?老师们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该怎样指导课内的习作,怎样布置课外的习作?各类小学生作文选中的习作,明显超过了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究竟还算不算小学优秀习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写作水平呢?怎么考查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更科学?

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不止”!

篇二:也谈作文的教法

也谈作文的教法

作者:马艳梅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

重点抓住片段练习,赏析优美语句的用运,每周交流课外读书笔记,进行最美语句阅读赛,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五、及时奖励每次习作玩之后好的作文及时奖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写作成功甜头,每次习作后优秀作文都要在班上奖励。然后上班内办的板报栏,推荐全校学生读。这样带动其他学生写作,激发其他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做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自己也能写好作文,写作文并不难。

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写作文需要日积月累,师生互动互爱共同努力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作文教学更离不开。

篇三:也谈返归作文的

《也谈返归作文的“本真”》之评注版

马豫星

(《也谈返归作文的?本真?》安徽霍丘一中赵克明该文已发表于《语文报》教师版)

作文,到底是“写什么”更重要,还是“怎么写”更重要?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读到了《返归“作文”的本真》一文(见2006年11月号,作者马豫星),得到不少启示。该文将“写作”“习作”和“作文”三个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作文”活动区域内,“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对作文的“本真”作了明确的揭示:语文课程的“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写”的活动,“写什么”(表现的内容)是为“怎么写”(表现的形式和技巧)服务的;也就是说,“写什么”反而转为“作文”活动凭借的某种手段,“怎么写”转化为“作文”活动实际的关注点,成为“作文”活动的实质内容了。如此分析与阐释,从理论上看确实在情在理;然而,我们一接触到作文教学的实际,却产生了许多疑惑。

【评注:《返归?作文?的本真》是笔者基于15年的中学教学经历,有了教学实践然后才借助了相关理论细加剖析的,是为了树立语文课程意识而深加思考的。难道你所说的作文教学实际与我的不一样吗?或者说作文教学实际不会有共同之处吗?不会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不是在已经分科的课程门类之中?不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中?】

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实际是怎样的呢?行内人谁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几乎都在“怎么写”上用功夫,学生一开始学写作文,老师便大讲特讲作文要“怎么写”,如何审题(拟题),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安排层次,如何过渡照应,如何突出主题,如何画龙点睛??甚至是文章一般选取几个材料、一般要分几个段落等等,都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反复交代。恢复高考之后,

尤其是近些年来,作文教学更把“怎么写”炒得沸沸扬扬。一些考试研究“大腕”在大张旗鼓地宣扬“考场作文绝招”,一些一线教师在年复一年地面授制造考场作文“亮点”“机宜”,一些教辅报刊也在连篇累牍地兜售“考场作文秘笈”。于是乎,充斥应考学生四周空气里的全都是作文“应考术”:什么开头或结尾运用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排比句——连续设问构排比,巧设博喻成排比,叠用假设构排比,变换时空成排比,等等;什么文章构思采用“独出心裁”的“另类法”——编拟合同式,对话访谈式,说明书(广告)式,网页制作(网聊)式,数学证明式,等等;什么应对考场作文的“速成法”——“巧借”时文,点题“戴帽”,以一“招”应万变,等等;甚而至于还有什么内部参考的“怪招”“秘诀”——“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等等。于是乎,学生们满脑子只有作文的这个“法”、那个“式”,满脑子只想着“蒙”高分敲开高校的大门,为了高分“玩弄”技巧(其实只是花招),为了高分“巧”施罩眼法,为了高分公然剽窃他人作品(书刊已发表的文章)。特别是话题作文题出台之后,这种“宿构”、“伪作文”更呈泛滥之势,某些专营“弄巧”者竟堂而皇之打着“创新”的幌子炮制纯属文字游戏的“怪作文”(实际上是搞文字游戏),并且大有“市场化运作”的趋势。

【评注:如果说错误的?怎么写?的现象就代表作文教学中正确的?怎么写?,就可以否定作文教学的?写?的特殊性,那就可以这样认为,如你是说。其实,真正正确的?怎么写?,是建立在?写什么?的基础上,只是在侧重点上有差异罢了】

如此费力地强调“怎么写”,其结果又是如何呢?明眼人也都能看到这样的事实:学生普遍对作文有着“惧怕心理”、“畏难心理”(校园有一句流行语:“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往往咬了半天的笔杆子也“挤”不出几个字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实在“不堪目睹”;更有甚者,诚如《中学生》杂志社刘加民先生倡导的“新作文行动”所指出的,不只是接近成人的高中生虚假为文,矫情为文,游戏为文,就连刚学作文的孩子也习惯了“编”作文,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大话、空话、套话。有人列举出小学生作文常见的几种类型:

助人为乐型(编造扶盲人过马路等故事),好好学习型(编造自己刻苦学习故事,表达自己好好学习决心),拾金不昧型(编造拾钱包等故事),异想天开型(虚构自己的“理想蓝图”),溜须拍马型(夸赞老师,说一些逢迎的话)。

【评注:这些全是没有建立在正确的?写什么?上而造成的后果,是脱离?写什么?而形成的错误的?怎么写?。论文写作,应该对事实论据进行分析,而不能堆砌。这点,你是知道的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可是这些“诗人”们何以写不出童真童趣,倒编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呢?是我们的孩子热中于“编”作文,具有“撒谎”的天性吗?可以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是!那原因又何在呢?是老师“教”(确切地说是“误导”或“诱逼”)的。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过于强调“作文”的“模拟性”“虚拟性”,过于关注“怎么写”而忽视“写什么”;在孩子充满童真童趣的年代就“误导”他们去接受“条条框框”,致使他们在无形中丢掉了最美好、最纯真、对今后创造力培养最有带动的想像力;在孩子心灵自由飞翔的年龄就用这样那样的“套子”“诱逼”他们就范,致使他们在“机械模仿”中失去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个性

【评注:是不是太武断了?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作文教学方式不会一样,小孩子就提倡写?放胆文?的,中学生也并不排斥,视教学实际来运用】。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诗心”丧失了,孩子的“灵气”泯灭了,到了中学的作文教学,学生所接受的更是一些中考、高考的“应试术”,是更露骨的“蒙骗术”,下笔为文时自然只得看别人(批阅作文的老师、阅卷老师)的“眼色”了。

【评注:是不是以偏概全呢?正确地主张侧重?怎么写?不是形成这样的局面,它不是?应试术?,更不是?蒙骗术?,辩驳要严密哟!】

在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技术化”作文教学,把作文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变成了一种“应考蒙骗术”,它不仅扭曲了中学生的作文观,而且扭曲了他们的灵魂,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畸变。这种人的失落,人的情感的失落,人的精神的失落,人格的失落,正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落。

【评注:主张侧重?怎么写?难道就是?在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技术化’作文教学??请不要动辄就在人家的头上放顶帽子,概念化的非此即彼不利于语文教学的争论,实际的教学不是用一个所谓的?功利主义思想指导?就能概括的。】

于漪先生在很多场合都十分动情地说:“语文教学不能重‘术’轻‘人’啊!”此言真是语重心长!就作文教学而言,如果我们更关注“怎么写”,更在“术”上动脑筋,而不关注“写什么”,不注重写作本体情感的养成、认知的养成、思维的养成与思想的养成,那么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呢,会是“作文”和“做人”俱伤。不是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吗?媒体年年高考后都披露有些满分作文其实是抄套、宿构而成,还有为了“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之泪,许多学生在写“战胜脆弱”考题时不惜“牺牲”父母(大部分考生写父母双亡)。

【评注:每门课程都是立足于?人?来施教的,但必须同自身的独特任务结合在一起进行,难道数学课程就不是?育人?课程?我们在分析认识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常态的正确认识与对待错误状态的认识区分开来?你的论据不对我的观点构成直接的反驳!你没有真正论述清你列举的现象直接或间接就来自或与我的论点有关联,没有细致分析于漪先生的观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针对着我的论述。我作一个假设,如果是唐山大地震幸存的父母双亡的小孩在同一个考场参加考试,都写了?写‘战胜脆弱’,写父母死去?,而阅卷老师不知情,情况会这样呢?】

作文教学是学生内部的心理素质与教学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人是有自尊、有欲望、有追求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精神需求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或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促进人的行动。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自我追求时期,他们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去探索、理解事物,并力求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他们在作文中体验到主体乐趣时,就会激发起主体控制动机,主动去探究问题,积极地表现自我。这就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

【评注:谁都不会否认你说的这些,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连这些都没意识到,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老师呢?】

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唤起他们的激情,发掘他们的潜能,强化他们的内驱力,使他们深切地意识到作文真正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是展露心灵、张扬个性的精神活动。

【评注:每门课程都应该这样的,如果不?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唤起他们的激情,发掘他们的潜能,强化他们的内驱力,使他们深切地意识到××××真正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是展露心灵、张扬个性的精神活动?,哪门课程也不会很成功的!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哪里呢?你这段语句有套话空话之嫌!】

把作文主体内在能量的阀门打开了,何愁不能喷发、燃烧呢?至于“怎么写”,比如,山中有了涌动的泉水,不需要谁去开凿引导,它便能自然地沿着沟壑奔流向前;又比如,地下有了奔涌的岩浆,不需要谁去挖掘钻探,它便能自然地找到喷发的缺口。同样道理,有了来自于生活的“真”东西,也不需要挖空心思在写作方法上“经营”,它会自然地引动学生的灵思,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得到行文的“巧”来

【评注:言意转换过程没有这么简单吧?既有倚马而成的天才,但更多的是?苦吟?而成大众。否则,天底下岂不到处是文学家?我们面对的是班级授课制下的芸芸众生,除非大家教的都是语言方面的?天才班?与?神童班?。以笔者的学习经历来看,重点中学的重点班也不可能所有的同学都会像你说的那样来作文。多元智力学说,更是把人的智力差异表现出来,有的人是在语言智力方面超群,但不能否认有人在语言智力方面不超群,他需要教师去?教?他们如何去表达内心,去教行文的?巧?。】

(当然,老师作些“怎么写”的指导也是有益的【评注:说得太无奈了写吧!】)。惟有对生活“真”的了解与体验,对社会人生“真”的认识与感悟,作文才能够妙笔生“巧”。【评注:能够告诉我什么是?真??什么叫?真?吗?既然是在学科理论层面来认识作文教学,就应该摆脱日常认识中的含混模糊。你认为呢?】作文教学绝不能只授给学生“术”,更应在作文全程中提升学生。【评注:谁敢否认这个道理?谁能否认这个道理?只有头脑痴狂的人才敢、才能否认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的。我觉得自己很清醒哟!】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也谈职业高中作文教学

也谈职业高中作文教学

湖南省望城县雷锋职业中专彭淑兰

最能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莫过于他笔下的作文了。因为作文不但综合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更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而目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作文训练,至高中毕业,寒窗十载,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我曾做过调查,现在初、高中平均班组人数达六十人,而作文水平真正能得到赏识的不过六七人。普遍存在于学生作文中的现象是:内容言之无物,泛泛而谈,形式呆板拘谨,层次不清,语言既不规范,更少灵气。在一次作文题为《点点滴滴记心头》的高一年级考试中,通过阅卷,发现有40%的学生模仿小学课本中《我的朋友》的题材,其内容之单一,材料之陈旧,不能不令人叹息。总而言之,现在的学生作文大都没有选材立意的意识,写作心理处于一种机械、被动、单调甚至冷漠、厌恶的状态。作文教学的低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可简单概括为“三无”,即无方法、无内容、无兴趣。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解决这“三无”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选择如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课堂教学中以写作思维为主导,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就中学教学而言,首先应提高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语文具有工具性,也具有文学性。中学语文教学应全面地、有机地把握好语言文字的运用与文学熏陶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互补互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以阅读吸收为主导的教学法,虽然使学生了解“作者怎样写”,但“自己怎样写”却被忽视了。因此造成作文教学处于牛耕火种状态。学生写作水平极不尽人意。已进入社会的中学毕业生不用说,就是考入高校的学生也都要补上写作基础课,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

中学作文教学并没有独立的纯理论性的教材,而是通过揭示一篇篇典范文章中的写作规律来实现。以阅读吸收为主导的文章教学法,只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别人怎样写,忽视了学生的写作需要和写作实践,造成语文教学没有作文教学的被动状态,整个语文教学,只完成了语文教学战略任务的一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一篇篇典范文章当作学生自己的文章,提出写作任务,让学生进入写作思维,同时,将典范文章作对比,吸取典范文章的协作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思维虽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但结合分析一篇篇具体文章,其写作思维则可以简化为以下程序:提出命题——提炼主题——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连缀成文。

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按照介绍背景——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这样的程序进行,将整个作品分解得支离破碎。其实,我们应将写作思维程序取代过去的阅读教学程序,并将这些程序分解在写作思维之中。

现在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由小到大、由大到小两种。由小到大,这是常用的分析惯例,即迅速扫清字、词、句障碍,然后逐段讲解,最后归纳中心。中心内容出来了,目的也就达到了。而由大到小,则是先总体感知课文内容,在逐一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如何选材、愈合布局、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遣词造句有何特色

等等。我本人认为,中学以上的语文教学应以后者为主。平时,我在语文教学中,总喜欢在学生刚接触课文时,直接用教材题目作为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的命题。让学生由题猜文,由题目联想:我会怎么写?文章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他又是怎样达到自己目的的?这样一来,学生便从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去发现、去赏析。

读不能代替写。学习写,还得写,而且得多写,从写中学习。写有写的规律和要求,如审题立意、构思谋篇、开头结尾、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的选择和应用等等,都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学写的学生应当了解,应该掌握,并且运用于写作中,通过年深日久的系统反复训练,转化为终身受益的技能。然而,这些规律知识从何而来呢?除了专门的写作书籍介绍,则主要靠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在感知、体验、思考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提炼和抽象出来。只有从自己亲身接触的感性材料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规律知识,学生才能从理论和实例的结合上理解它,从而深刻的把握它。也只有这样的规律知识,才不是空洞的,死的,而是实在的,活的,有用的,有生命力的。

二、重视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这种体验要引起自己的心弦的震动??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否则,即便你天天泡在火热的生产斗争的运动中,你若没有那纯属个人的心灵颤动,没有那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提炼,是写不出真实、美丽的作品来的。”(语出《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年

在石子上寻找妈妈的踪迹,

在溪水里寻找妈妈的汗滴。

妈妈的脚走过无数坑洼,

妈妈的手有了疙瘩,

妈妈的手已湿了,

妈妈说她用心血垒幸福的家。

过后看它,虽过于平淡,却也有它的美丽。这节作文课学生们听得前所未有的认真。

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对学生这一方面的知识积累。每周,我定时从网上下载一定量的格言、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等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每人一个读书笔记本,每周定时熟读。班上再开展诗歌等经典语言背诵比赛。学生们读、背得热火朝天。一个学期下来,他们的笔记本也积累满满一大本。有背得卖力、记忆力强的学生,竟能背《红楼梦》里的许多段落。许多学生写作文时,成语、诗句、名人名言,大多可信手拈来。在作文批阅时,我常常惊叹学生们引用再造的巧妙。其实,我们不应该把背诵看成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死记硬背。多背诵经典名言,名作,对将来写作受益无穷。

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目光投向社会。因为社会是个广角镜,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色彩缤纷的图像及各种新奇的生活场景,我们通过对这些图像和场景的审视与思考,经过酝酿加工,就能以不同形式反映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作文,题材广泛,思路开阔,也就能反映出时代特色。

四、还学生写的自主权,使他们有写的兴趣

我国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的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写的兴趣呢?

首先,任其自然,自由作文。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为了完成每期8~10篇的大作文的任务,总是规定学生作文的题目、字数,甚至为了应试,只写记叙文。殊不知,文乃情出,我们都知道写作需要的是灵感,是生活体验。有许多作家,很擅长写小说,却不一定擅长写诗歌、散文。古龙所写的都是武打小说,而琼瑶所写的都是言情小说,连名家们也是各有所长。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完全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作文。主题、题材、题目、布局、表达,各方面都不限制,愿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他能运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不管其正确程度如何,都是好文章。诚然,能有正确且很深刻的思想观点,有很高尚很健康的感情情绪,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要用这种标准去要求,那毕竟太苛刻了。学生终究是学生。他写的文章终究只是作文。即使有较明显的不足乃至错误,那也无关紧要、不足为怪。我们应该相信他们随着自己的成长会不断地提高、纠正。每个人的胸中都有一弯心湖。作为教师,不要总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能耐,可以凌驾于学生的头上。而只能去帮助学生,让他们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的心潮自然的喷涌,天长日久,便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抛弃因作文带来的压力,从而“乐写”。正像古人所说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其次,帮学生树立作文信心。信心,就是自信力,“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结果的一种正效应期望。这种正效应期望会使大脑皮质受到刺激后处于兴奋状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兴奋状态下会产生许多有益的心理效应。情绪

高涨,兴趣激发,精神愉快,力量倍增??。因此,当主体对某客体产生这种正效应期望值时,客体容易被主体掌握,做出成效来。

构成作文信心有四要素,即学生的自我认识、教师的评价、班集体的印象和成功的机会。其中,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通过作文讲评及批语来体现的。有经验的教师常运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的教学一般都是从积极方面把鼓励与批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有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⑴寻找“闪光点”,合理评价。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全按照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次肯定,鼓励,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记得我的一位学生曹现,开始教她时作文水平并不怎么样。由于父母关系不和,经常打打闹闹,弄得她心神不安,情绪低落。她每天在日记中记载家庭战争的起始,将自己的痛苦感受天天写下来。我明显的发现,这个忧郁的孩子已经将日记作为一个衷心听她倾诉的伙伴。在一次作文讲评中,我表扬了她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坚持写日记且文章有真情实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使她将自己多余的精力都用到了写作上,写作水平日渐提高,写作内容由家庭写到邻里,写到社会。后来,她在省、市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⑵充分利用期待效应,鼓舞信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注意作文的评语。在每处成功的地方写上眉批,注明此处好在哪里,在尾批中尽可能多写些文字,既要写出此文成功的地方,又要指明成功的原因。我觉得我们要打破以往的批语模式,可以大胆地用谈心式在批语中与学生交流,可以肯定鼓励:“你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你同样可以写好作文”;“这篇作文进步如此大,足见你的作文潜力是很大的”;“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有很大进步”;还可诱导:“如果文章结尾部分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文章便更出色了,试着补在后面,好吗?”等等,殊不知老师这些鼓励期待的评语,将会产生神奇的效应,说不定许多的诗人、作家将由此滋生。我平时写学生作文的评语,总是以短书信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我发现,我的学生对我写的评语特感兴趣,看完之后,都是笑容可掬,有的还心领神会地望着我,有大胆的学生还会在后面写上:“谢谢老师的信任,我一定努力”;“老师,你又给了我力量”;“老师,我喜欢作文了”等等。

五、转换作文修改的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老师大多注意培养学生诸如勤于观察的习惯,读书摘抄的习惯,勤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文拟提纲、打草稿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将精批细改看做一条重要途径,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叶圣陶说过:“改和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当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鲁迅先生也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有写作经验的老师懂得,每篇作文从写草稿到自己真正满意,不知要修改多少遍,才能达到目的。而现在的学生,则大多是拿起作文本就写,笔一停,作文本一合,一切任务都已完成,写的内容却是乱麻一堆,从

下页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