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抗日战争的感人故事?我想要精美点的,描写的像篇作文.另外,我长的短的都要.请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完完整整的告诉我吧!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4/29 16:12:43

谁有抗日战争的感人故事?
我想要精美点的,描写的像篇作文.另外,我长的短的都要.请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完完整整的告诉我吧!

百团大战使用“辣椒炮弹”
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我八路军385旅按纵队首长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据点.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9月23日23时,我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战斗发起后,先由我迫击炮进行射击,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敌工事很坚固,并没有被摧毁.
炮弹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难以歼敌,而我步兵战士却在敌人隐蔽火力的猛烈射击下,一批批地倒下.赵章成看在眼里,心里像装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寝食难安,连做梦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敌人从工事里引出来,让敌暴露在我火力之下,然后将其一举歼灭呢?
一天深夜,赵章成终于有了办法.他要用“辣椒炮弹”把敌人引出来.赵章成翻身从床上跳起来,把连队的文书和通信员都叫醒,找来工具.几个人连夜动手改装武器.他们把迫击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把辣椒压成面,装进去,再装上引信.几个小时的忙碌过后,20发奇特的“辣椒炮弹”就制成了.
9月26日,我军再次对管头据点发起攻击.赵章成把火炮阵地设置在距敌150 米处,以便尽快提高射击速度.攻击开始后,全连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首先仍以普通炮弹对敌进行火力准备,扫清了据点外围的障碍.据点内的敌人凭借“乌龟壳”继续顽抗.
正当敌人得意忘形之时,赵章成下达了口令:“辣椒炮弹装填———放!” ,只见一发发“辣椒炮弹”飞向敌阵,在敌碉堡周围爆炸了.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堡,呛得敌人难以忍受.由于不知道我军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敌人连滚带爬纷纷弃堡出逃.我攻击部队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起冲锋,将暴露之敌一举歼灭,占北平被日寇侵占后,京西一带便成了鬼子的根据地,但在永定河西岸的老八区(当时属宛平县),活跃着一支小小的游击队,人数虽不多,根据地在斋堂、灵水地区,活动范围却达到了永定河边的坝房子、稻地和侯庄子一带.
不少大事.队员们乔装打扮到河东探听日寇的动向,与麻峪村韩×、王×有过联系,同时,了解到麻峪桥梁小学的刘静轩老师是八区人,并与他取得了联系.针对鬼子搞的“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圈”等有意奴役中国人民思想的侵略宣传,游击队展开反日宣传,编印揭露敌人侵略阴谋的宣传品,请刘老师帮助刻印,那个时候,刘老师都等夜深人静,在昏暗的油灯下以刻印测验试卷为掩护,刻印宣传品.这些宣传品再由游击队员秘密取走,分发到老百姓手中.
当时,敌寇在麻峪修碉堡,小小游击队 还教大家巧妙地跟鬼子斗争,“出工不出力”,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干活时,村民们都在磨洋工,游击队的宣传作用又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期间也发生了不少抗战小故事.
领了管头据点.
游击队巧捉鬼子官
在麻峪村东西两个碉堡修好后,虽然日夜有鬼子兵站岗放哨,但也阻挡不住在村民们掩护下的游击队河东河西自由地往来.日寇在其既有武装驻防,又搞了“连环保甲制”的情况下认为万无一失,便在永定河东一些村子随便出行.
孰不知在抗日情绪高涨的村庄里,老百姓、游击队已成一家,同时下地干活,频频出现在街头巷尾.一天下午(大圈儿)一名叫菊本的军曹和一个叫白连碧的特务从河边碉堡下来,去了保公所,村民看见了立刻通知了正在麻峪村工作的游击队长杜钢和队员李英.两人迅速背上背筐,带上除草的小薅锄,化妆成农民,尾随敌人其后.当鬼子和特务走到麻峪南“武道庙”时,杜钢队长从后面用没把的小薅锄顶住了鬼子菊本的腰,令其举手缴械,李英同志健步飞奔过去下了特务白连碧的手枪.抓住鬼子和特务后,将他们押在村中的进步户中.第二天,在过河干活的人群掩护下,把敌人押送到河西游击队根据地.
事过两天鬼子发觉菊本和白连碧失踪,便派兵到各村寻找,他们把老百姓集中起来询问,人人都说“不认识,也没看见有一个日本官和一个中国人在一起”.无可奈何的日本鬼子最后也只得不了了之了.
1943年春夏相交的一天下午,鬼子的翻译官潘××身穿鬼子军装,头戴鬼子牛皮帽,脚下一双黑色牛皮大马靴,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麻峪村,到保公所找到保长王××,带他到一家吸鸦片的人家吸足鸦片后,又骑车回保公所.游击队安排的老乡发现了潘××的行踪,立刻报游击队的炼星海同志.
当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日本翻译官骑车走出东街要过大影壁时,被藏在影壁后的游击队员用河流石打了来,潘××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游击队员抓住,并夺下了他的手枪,带回了“安全户”,换了农民的衣服押送到河西去了.第二天,日本鬼子来麻峪村,把人们都集中到西街一个叫“西口儿”的地方,临时找来北街杨某人的姑爷当翻译,说明翻译官失踪之事,让大家举报,众人全说不认识那个翻译官,也不知道他来之事,敌伪保长说他在下午太阳下山时已经回去了.敌人无法只得作罢.
步枪打飞机,听起来简直就是神话,但这的确是传扬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斋堂川的一段抗击日寇的佳话.
1939年10月某天,我平西抗日根据地挺进军十团八连在门头沟斋堂川青白口永定河畔与日军展开激战.挺进军隐蔽在河边山林中占据有利地形打击来犯之敌,日军匍匐在河北岸光秃秃的河滩上,目标暴露无遗.战斗打响后,水面上,河滩上日军尸体横七竖八,伤亡很大.不甘失败的敌人,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调来飞机,妄图以空中优势遏制挺进军火力,挽回败局.
头上敌机猖狂呼啸,硬拼就中了敌人的圈套.看看手中顶不上劲的步枪,战士们攥紧拳头眼里喷出仇恨的火焰.敌机在八连阵地上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战士们的武器装备与敌人悬殊太大,如果跟敌人拼火力肯定吃亏.地面的日军得到空中支援后,乘势又向八连阵地逼了过来,情况万分紧急.
这时候,十团的徐存洋等20名战士奉命赶来增援八连战士.徐存洋和战友们很快隐蔽好,等待战斗时机.他观察后发现,由于八连阵地在山谷之中,敌机投弹轰炸就必须尽可能接近地面俯冲,才能对阵地造成威胁.所以,敌机俯冲下来的时候距离地面很近,就好像就擦着战士们的耳朵飞.而且,俯冲一次,敌机就得赶紧拉升,不然就会撞到山石上机毁人亡.敌机不能连续轰炸,攻击力就减弱不少.得到这样的结论,徐存洋心里有了数.
徐存洋发现不远处有棵大树,就趁敌机拉升的空档迅速奔到大树下隐蔽好,待敌机俯冲迫近的时候,他噌地闪出身体,抬起手中的苏制水连注步枪“啪”的就是一枪.敌机翅膀一抖,直奔徐存洋藏身的大树横冲而来,“嗒嗒嗒”一梭子子弹打在石头上火星四溅.徐存洋机智地就地十八滚,藏到一块巨石后面.说时迟那时快,趁敌机还没顾得上拉升喘息,徐存洋抬手对准敌机又是一枪.这一枪,小日本的飞机吃不住劲了,只见飞机左右乱摆,尾巴拖着长长一道黑烟,一个猛子就扎在塔岭沟中.战士们欢腾了.日军飞行员至死恐怕也不相信,自己的飞机会被挺进军战士的普通步枪给打了下来.
挺进军战士徐存洋用步枪打下日军飞机的消息,很快在平西抗日根据地传扬开来,鼓舞着抗日军民更加顽强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
日本投降前一天获勋章
一枚为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和老布什胸前的一模一样
1944年冬的一天,彭嘉衡执行任务去长江流域侦察,并伺机轰炸日军战舰.“从空中望下去,能看到日军军舰上的太阳旗,我当时心中怒火陡然升起.”彭嘉衡说,这次冲动差点让他丢掉性命,“我驾驶着飞机低空向军舰俯冲过去,心想还不如把飞机与日军军舰同归于尽.”就这样想着,他快要挨着军舰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一个人牺牲了是小事,可是部队却少了一架能与日军作战的战机,便又把飞机拉了起来.
这次,彭嘉衡是贴着日军的炮火冲出来的,在枪林弹雨中,飞机中弹有些抖动,但他还是驾机脱离险境回到了驻地.彭嘉衡驾驶的是当时最先进的P-51野马战斗机,即便油箱被击中还可以自动封闭,而日军的战机与之相比性能相差甚远.
但也有战友未能像彭嘉衡那么幸运,在战机受伤的情况下安全返航.有一天,芷江机场突然降落了一架摇摇晃晃的B-25中型轰炸机,飞机还没能进入跑道便一头栽地,机身立刻起火燃烧了起来.“飞机里还有一位飞行员,被夹住了出不来,大火烧身,飞行员的叫声异常惨烈,一旁的救护人员也束手无策.”彭老回忆起那一幕仍感心惊肉跳,“这时,一位美国飞行大队长跑了过来,他拔出手枪向大火中的飞行员连开了两枪,看着飞行员死去,大队长把手枪扔进了燃烧着的飞机,低着头慢慢走开了.”这位大队长边走边哭,满脸的泪水,他内心的痛苦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看到了,亲手打死自己的战友,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后来,军事法庭判这位大队长无罪.”
芷江机场的航空条件设施比较差,碎石子筑起的跑道很短又很窄小,在跑道的两头是两个小山,三面环水,作为机场并不是理想之地,但对战事吃紧的中国战场,芷江机场所起到的作用在战争后期非常显著,压制了日军在华南、中南、西南的空中炮火.
条件奇差的机场时常让对日军作战无损的飞行员却在降落时不能走出机舱.就在大队长开枪打死飞行员不久,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也是在迫降后起火.“我们未能看到他活着走出来,火熄灭后,我和战友赶去查看时,看到他的身体被烧得剩下了很小的一团,但他坐着的姿势仍然是双手紧紧握着驾驶盘的样子,让我们肃然起敬.”
凡是在中国战场的美国飞行员,只要执行过50次任务,就可以得到回国休假的机会,而且还可以获得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彭嘉衡的飞行超过了50次之后,他得到了到后方重庆休假一个月的机会,在那里,他结识了现在的妻子.1945年8月14日“空军节”,也就是日本宣布战败投降的前一天,彭嘉衡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两枚勋章,其中一枚为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和悬挂在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胸前的一模一样.
弟弟,你在哪里?
这是山东战史上空前壮烈的一次战斗,这场战斗中,万余非战斗人员与装备精良的5.3万敌人殊死斗争,一千多人的伤亡换来了九千人的胜利突围,敌人消灭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阴谋被彻底摧毁.
当初的荒山上如今种满了果树,战斗的山真正成了“青山”:收获时节,果实饱满,富裕着这里的人民;山风吹起,漫山的果树“沙沙”作响,永远呼唤怀念着先烈们的英灵……
战役背景 1941年11月,日寇调动5万余兵力向我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歼灭我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我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29日,我机关数千人误入敌“清剿”包围圈内.30日凌晨开始,敌人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向我转移到大青山地区的军民发起攻击.
记者行程 从临沂出发到达费县后,沿费蒙公路到达位于薛庄镇的大青山脚下,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前听党史办同志讲述当时的战争场景;沿山而上,探寻战争足迹;在辛锐牺牲地缅怀她的事迹;最后来到转山顶村,找寻当初救助抗日战士的当地村民.
校长指挥我们打突围”
“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在我们身边的石头上啪啪乱炸.看到首长们和机关人员都转移了,我们就边打边向西撤.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当敌人靠近的时候,我们就拼上几个手榴弹,等敌人卧倒时再向后撤.”
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提起当时战争的场景,今年82岁高龄的刘钢老人仍觉历历在目.
参加过大青山突围战斗又在我市工作的而今仍然健在的仅有两位老人,刘钢是其中的一位,目前在临沂军分区第二干休所休养.大青山突围战斗发生时,他才18岁,是抗大一分校侦察队尖兵班的副班长.
想起当初,刘老仍然记忆犹新:“大青山战斗是1941年11月30日拂晓首先在大青山西北角的胡家庄、大古台北山上打响的.抗大一分校校部和五大队就驻在这一带.校首长迅速派出部队阻击,并组织机关向大青山方向转移.当我们转移到大青山西侧的南涝坑时,又发现山东分局、省战工会、115师机关以及《大众日报社》、还有医院等几千人也隐蔽在那里.这时胡家庄、大古台已被敌人占领,并在我们后边尾追上来,大青山东北方向也发现敌人.这样东面、北面都有日本鬼子,我们又侦察到南边由石岚方向来了一股敌人,以三路纵队快速向大青山接近.三面被围,校长周纯全等首长决定立即越过沙河向洋山(今为费县塔山)方向撤退.”
据刘老回忆,当时整个战场人多单位多,周纯全一边组织指挥战斗,一边组织机关人员撤退.但当大部队向西撤到李行沟时,南面的敌人占领了梧桐沟及上方的山头,一挺轻机枪居高临下向突围人群疯狂地扫射;北边,由胡庄家、大古台方向上来的鬼子占领了李行沟北边的小山头,一挺重机枪向下扫射,南北两挺机枪夹击,把李行沟西口完全卡住了.这时敌人已从四面包围上来,大青山下硝烟弥漫,枪炮轰鸣.
“向后撤时一些牺牲的同志身上有手榴弹,我就把它摘下来,一共有8个.”被刘钢搜集来的这些手榴弹由周纯全校长分给了其他的同志,刘钢和时任班长丁云(现居我市,离休在家)、王俊思沿着地堰迂回到南岭头下边,向敌人的机枪阵地甩了几颗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打掉了,打开了敌人南北夹击的封锁口.
1)抗日英雄谱: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柯棣华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1936年,他从医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在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起初到国民党军医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们却对国民党百般丑化的共产党产生了向往,冲破阻碍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柯棣华在前线的八路军部队中,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深受环境感染.他曾说:“我虽然没有上过抗大,但这一次也算是参加了一所新型的战斗大学了.”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当时,面对日寇频繁的“扫荡”,柯棣华和同志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敌军游击周旋.当时,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通过斗争实践和对革命理论的学习,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在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写讲义时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2)抗日英雄谱:尽忠报国一代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1890—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7年,日本侵略者把兵锋直指徐州,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与敌激战,反复肉搏.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拔佩剑自戕,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1)抗日英雄谱: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柯棣华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1936年,他从医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在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起初到国民党军医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们却对国民党百般丑化的共产党产生了向往,冲破阻碍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柯棣华在前线的八路军部队中,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深受环境感染.他曾说:“我虽然没有上过抗大,但这一次也算是参加了一所新型的战斗大学了.”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当时,面对日寇频繁的“扫荡”,柯棣华和同志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敌军游击周旋.当时,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通过斗争实践和对革命理论的学习,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在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写讲义时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2)抗日英雄谱:尽忠报国一代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1890—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7年,日本侵略者把兵锋直指徐州,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