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4/27 13:39:51

采矿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确立了如下三项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三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管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地质灾害调查制度.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主管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二是地质灾害预报制度.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三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是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其资质条件进行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五是与建设工程配套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即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项防灾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还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采取的五项防灾措施:   一是,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   二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公布实施.   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公布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四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五是,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