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 读后感 5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06 18:34:38

孔子世家 读后感 500字左右

读《史记之孔子世家》有感——流水人生
孔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乐山,智者何以乐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万物栖息之所;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对天人相结合境界的最高体验.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为他更钟情于水.
孔子观赏东流的水,子贡问道:“君子只要看见大水都要观赏,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为大水流动永不停息,而且滋润世间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样.水有时在低处流动,有时在高处流动,这都有其遵循的规律,就像人的仁义一样.大水浩浩荡荡,永不枯竭,这就像人的道德一样.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惧怕,这就像人的勇敢一样.装满了却用不着用盖子削平,这就像人的正直一样.水的柔弱无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样.水从源头必定流向东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样,所以君子看见了必定要观赏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励我们进德修业应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昼夜不舍,永不停息.这不仅体现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吗?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畅,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岁去齐国,见到齐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婴的阻止,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37岁返鲁.孔子从51岁起,先是做了鲁国得县官,后来官至鲁国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可是只有三个月的功夫,由于鲁王不听他的意见,孔子只好辞职,离开鲁国.在55岁到68岁这14年间,奔走列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鲁国.
社会现实却是让人痛心.周王室统治微弱,“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崛起,伦理秩序失控,社会纲常紊乱.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禅让君位,正考父曾接连辅佐宋国三公,父亲叔梁纥勇猛震三鲁,母亲颜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孔子叩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太平平?自己虽没有君王之位来施展政治抱负,也没有威武之师可以征伐世上邪恶,但是自己有知识、有智慧,可以用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造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难,如流水般,坚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下定决心,走上杏坛,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当时60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和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扬言要杀孔子时,砍倒大树.弟子们让孔子快跑.孔子却安慰弟子们,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秘密地离开宋国.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师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赶时,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师徒先后来到新郑.当时孔子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非常狼狈.子贡等人四处寻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子像尧帝,脖颈似尧时的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丧家之犬.”子贡见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话学给孔子听.孔子听后,见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大笑,说:“说我形状像贤相,那可不敢当.说我像一只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这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地对待挫折、坚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最后,假如将孔子和庄子相互比较的话,在主观上,我更向往庄子那样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观上,我更提倡孔子的处世智慧.尽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无过?孔子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智慧,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绝,激励着万代子孙.

孔子,孔圣人,,已经在历史的变迁和古老文化升级,甚至有点扭曲延续中被神话了的人物,也是被另一个牛人司马迁列入自己文章,成为很有名的三十世家之一的大个子,说他是大个子一点也不过分,九尺三,不愧为山东大汉,古人七尺五已算壮汉了,何况又多出去了二尺。
孔子出身并不是官宦,甚至只是地位低下的一个私生子,可恰恰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自己对爱好的不断追求中成为了圣人,到今天为止孔子的光芒还在铺天...

全部展开

孔子,孔圣人,,已经在历史的变迁和古老文化升级,甚至有点扭曲延续中被神话了的人物,也是被另一个牛人司马迁列入自己文章,成为很有名的三十世家之一的大个子,说他是大个子一点也不过分,九尺三,不愧为山东大汉,古人七尺五已算壮汉了,何况又多出去了二尺。
孔子出身并不是官宦,甚至只是地位低下的一个私生子,可恰恰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自己对爱好的不断追求中成为了圣人,到今天为止孔子的光芒还在铺天盖地的照耀着中华大地。一篇孔子世家洋洋洒洒NN字,孔子的特点太明显了,他的信念。。。。。在不断的被邀请、驱逐、加害、膜拜、崇拜中支撑他的可能就是他不灭的信念吧,他始终深信他所推崇的礼仪(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道德观吧,额觉着)能让一个国家富强起来,即使被迫流浪了那么多年。。
即使不崇拜这哥们的才华,也得好好膜拜一下他的毅力,以及他的自信,五百年能出一毛爷爷,千年未必出的了一个孔老头。。。实属牛人。
可我似乎更愿意追随老子的无为,(当然,现实不会让我得逞的)每当工作累了,就羡慕起老子老头来了,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世界都这样就好了,可专横跋扈的抢劫、利益驱使的炸血的人老多了去了寡人也是好随波逐流为了所谓的物质不断的奋斗。想想,幸亏有孔子的礼仪观,要不别人岂不是抢我强的更惨无人道。。
人太聪明了,聪明的不得不用最笨、最原始的方法去对付他们。
对了,电视剧还是电影《孔子》要开拍了,周润发饰演,一个讲粤语的人,当然了,发哥我是很膜拜的,可总觉得他不适合演孔iz(除了个头和相貌外,但人家孔子闹顶凹陷,脑门突出你也没那样啊)孔子是山东人(那时候不叫山东,叫鲁国,昌平人)他的精髓山东人的传的最为正宗啊,你不找个山东人找个大陆的也可以吧?大陆人没高个子么?好无聊啊。为什么要拍,不拍我可以看书,你拍了以后的人就懒得看书了,但愿发哥能多看看孔子的言论,对理解一下他,把他饰演的更贴切一些。
手好累。。。
肩很酸。。。
孔子啊我没骂你啦,毛爷爷
我也没说你不如孔子啦,我不会遭报应吧

收起

说到孔子,大家是无人不知。这位圣贤的光辉形象被人们无数次的瞻仰,人们送给这位伟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称号——孔圣人。司马迁同志也是孔夫子的忠实粉丝,因此专门用一大篇文章来写这位圣贤。
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孔子的人生哲学及治国方针。让我们回到从前……
鲁国,襄公二十三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他头顶下陷,相貌奇特。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叫他孔丘吧!”从此,伟...

全部展开

说到孔子,大家是无人不知。这位圣贤的光辉形象被人们无数次的瞻仰,人们送给这位伟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称号——孔圣人。司马迁同志也是孔夫子的忠实粉丝,因此专门用一大篇文章来写这位圣贤。
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孔子的人生哲学及治国方针。让我们回到从前……
鲁国,襄公二十三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他头顶下陷,相貌奇特。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叫他孔丘吧!”从此,伟大的孔圣人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
孔丘,字仲尼,生于昌平县,早年丧父,与其母相依为命。母逝后,与父同葬房山。孔丘广收弟子,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流浪之旅。
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仪为主的。六十五岁时,孔子任鲁国大司寇,上任才三个月,贩羊卖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价格,男女都分开走路,见到别人掉落的东西也不敢捡,来鲁国的旅人,不用向官府请求,也会给予亲切的照顾。齐王听说孔子主政,恐惧万分,便用计赶走了孔子。孔子先后到了卫、曹、叶、宋、楚、齐、郑、魏、赵等国,发扬礼乐,弟子遍布天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一代圣贤孔子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离去了,可他所主张的礼仪和其著作《春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为后人所瞻仰。他的弟子将他所说的话整理成册,成为了名扬天下的《论语》。每当我们欣赏这两部伟大的书籍时,都应该想到:这是孔子人生哲理的体现,是后人了解他的唯一途径。孔圣人的心血都凝聚在了这里。我们只能说:“孔子永垂不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