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昆虫记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别超过四百字 谢谢了 我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06 02:24:42

概括昆虫记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别超过四百字 谢谢了 我急用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
《昆虫记》书摘:
……萤火虫怎么吃它的猎物呢?是真的吃吗?也就是说,把蜗牛切成小块,割成细片,然后加以咀嚼吗?我想不是这样.我从来没见过我的笼中物的嘴巴上有任何固体食物的痕迹.
……不一会儿,客人们三三两两跑来了,同真正的拥有者丝毫没有争吵地欢宴一堂.让它们饱餐两天后,我把蜗牛壳孔朝下翻转过来.那些宾客吃饱肚子走开了.只剩下这一点点儿残渣了……
昆虫绕着粪环转了两三圈.它没有发现究竟什么原因粪球不动,于是它又走到粪球后面,重新推起来,粪球还是不动弹.……这样一个推不动粪球的问题,圣甲虫肯定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
……它们那像小扇子似的触角张得大大的,闭合起来,又打开,又张大,又打开,不断颤动,流露出强烈的焦虑.接着一种天才的念头打消了这些困惑.“谁知道粪球底下会有什么东西呢?”于是它们从底部对粪球进行探测,经过稍稍搜索,大头针被发现了,它们随即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就在那儿.
……还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不过这办法很不方便使劲.昆虫时而用这种驾车姿势,时而用另一种,也就是说或者头朝下或者头朝上,用后腿或者用前腿推着.如果大头针不是太长,粪球终于落到了地上,于是,它们把被铁桩戳破的粪球马马虎虎地修补一下,立即重新开始运输.
昆虫只想头一拱,这围墙就会塌下来让它进去的.可是它遇到的不是活动的材料,而是还没有翻动过的坚实的土地.土地的坚硬使它警觉起来…它又回到它已经探测、打扫了不下二十次的那地点,再进行探测、打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坚韧不拔的膜翅目昆虫始终在那已不存在的大门口所在地寻找着.
当它见到幼虫时会是什么情况呢?……
那表皮娇嫩的幼虫,刚刚从温暖潮湿的地下骤然来到酷热的阳光下,可母亲却不管它.对于它来说,这就跟散乱在地上的小砾石、土块、干泥巴等随便碰到的东西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值得注意.这位费尽力气要去它婴儿的摇篮跟前的母亲,这位温情而忠实的母亲,目前需要的是入口的门,它已经习以为常的门,是这门而不是别的任何东西…在它眼前,幼虫正极端痛苦地挣扎着,而这幼虫正是母亲忐忑不安的最终目标啊…在动物所具有的感情中,母爱是最强烈、最能激发才智的,看到做母亲的这样冥顽不灵,我的惊奇难以言表.
……它推拥幼虫,把幼虫踢翻,撵走.对于一块妨碍它工作的大卵石,它也是这么对待的.受到这样粗暴的对待,幼虫想自卫.我曾看到它抓住母亲的一只腿,它咬它的食物双翅目昆虫的腿时也就是用的这种办法.争斗是激烈的,但凶狠的大颚终于松开了,惊慌失措的母亲扑着翅膀,发出尖锐的叽叽声逃走了.这种儿子咬母亲或许试图吃母亲的有悖伦常的场面是少有的.
……至于幼虫,它被母亲摔到哪儿,就在那儿挣扎着,扭动着.它会这么死去,而不会得到母亲的任何救助.母亲因为没有找到惯常走的通道,已经不认得它了.我们如果第二天再到那儿去,便会看到它在沟的尽头,被太阳烤成了干炙并已经成为小蝇的食物,而它自己原先则是把蝇作为食物的……
法布尔小传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写在《昆虫记》边上的话
今天我翻阅着《昆虫记》,被眼前的景象打动了:那样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居然也是这么丰富多彩!人性的昆虫们,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扮演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惊奇、喜悦.知道我是在通过法布尔的眼睛,享受这份读书的乐趣;而法布尔为此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却毫无体会.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智慧和进步.这些渺小的昆虫们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趣味.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45年前,我还是个中学生,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公园的树荫下读一本书,那就是法国人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书里所写的蜣螂滚粪球的情形,令我觉得比侦探故事还精彩……
法布尔这样写绿蝇:“它那金属一般的、通常是金绿色的光泽可以和最美丽的鞘翅目昆虫金匠花金龟、吉丁和叶甲虫媲美.当我们看到这么贵重的衣服穿在清理腐烂物的清洁工身上时,着实有几分惊讶.”他把我们一般人最厌恶、恨不能见而杀之的绿蝇写得如花似玉,而且强调它们在大自然中清理腐烂物的不可轻视的正面作用,甚至还以表现母爱与幼婴般的笔调来描写绿蝇产卵与蛆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