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的由来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故事在里边?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12 20:30:20

《致爱丽丝》的由来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故事在里边?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1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看qiankecc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