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13 04:56:17

包公简介

包公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包拯,民间又称包青天、包公.生于999年,卒于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宋 天圣五年(1027)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包拯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宋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陕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馀.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於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侍制”.
包拯 - 生平事迹
包拯蜡像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
官场生涯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更合适、恰当的官职.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或许由于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性格,被大臣们赏识,所以朝廷于庆历三年(1043年)将包拯调到首都开封.这是自从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监察御史虽然没有多大实权,但对包拯来讲,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并且可以对于朝廷各个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实际上,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当时的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在河北,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包拯
包拯出色的工作,利国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任地方官.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主张改革
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已经不象宋初那样生气勃勃,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当时的三大灾害,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各地出现了士兵暴动和农民起义.面对这样的形势,包拯从忧国忧民出发,主张对时政进行整顿和改革.应当说,包拯的改革主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却有利于当时的下层人民.包拯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所爱戴,原因就在这里.
北宋庞大的官僚机构,冗官成灾,包拯认为必须加以整顿和革新.他不但主张用人要用忠直的君子,不能用奸邪的小人,而且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素有才能,公直廉明之人”.他不但七次弹劾“苛政暴敛”的转运使王逵,而且不畏风险,力主将皇帝的亲戚,“凡庸之人”张尧佐免去要职.在包拯看来,“在政府无所建明”的平庸之辈,不论其官职有多大,都必须下台.他曾建议改革选人、用人制度.他主张官员年到七十岁必须离职.他揭露不愿离职的官僚,是不知廉驻,“贪冒相尚,但顾子孙之计”.他主张不能任意封官许愿,即使是恩赐即由父亲的功劳而录用的子孙,也要通过考试.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冗官问题.包拯其实并不反对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新政失败,许多官员受到处分,包拯全力为这些敢作敢为的官员呜不平,主张起用他们.

邓超饰包拯
在经济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苛剥平民.当时有一种政策,由政府向城镇百姓强行购买国家需要的物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这就成了剥削民众的一种手段.包拯坚决反对这种害民政策.他列举陕西强购军用物资的危害,“前后人户破蔼家产不少”,因而要求废除这种办法.包拯建议,国家急需物资应该“置场收买”,以公平的价格,自由收购.这一建议,无论对减轻百姓负担,还是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都是有利的.前面提到的运城解盐问题,也是由于包拯极力支持改革,使解盐的生产与销售,由原来官方垄断,改革为允许商人买卖.这一改革,不仅解除了百姓为政府搬运官盐之苦,而且同样有利于食盐的流通.沈括称赞这种“通商法”,“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此外,包拯还曾主张方田均税,即丈量地主豪强的土地,防止他们漏税逃役.他还曾鼓励民间采矿炼铁等等.可见,包拯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改革,目的在于“宽国利民”.
在宋朝的国防和对外政策方面,包拯同样主张民富国强,改善边防措施,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他在出使辽国时,辽国刁难他,他义正词严地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回国后,他立即将在辽国的所见所闻,报告朝廷.他说,辽国在山西北部集结兵马,聚集粮草,其意图不可不防.他建议,一定要加强山西宋辽边境的代州(代县)、应州(应县)、雁门关一带的战备,以前,辽国蚕食边境领土,是由于边防之臣胆小怕事,不敢对抗,如今应该下令边臣,让其严加防守,不能丢失一寸土地.另外,原来这里的守将,在军事上是外行,现在必须派懂得军事的人去领导指挥.朝廷采纳了包拯的意见,加强河北,山西的防卫.更重要的是,包拯对宋代的冗兵之害,提出了裁减“老病冗弱”的主张,以利于训练及加强战斗力.同时,他还提出加强边境民间义勇的训练.宋朝将士经常调动,以防武将专权,但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弊病.包拯认为要改变这种政策,使将官有职有权,不要轻易调动.可贵的是,包拯建议加强国防与军事力量,以不增加百姓负担为前提.
刚正不阿
京剧包拯
一个人的功过历史,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谱写.一旦自己的行为被实践证明对社会、对人民有功有利,那么,人民终究会给他以恰当的评价.这评价,恐怕不会以一些暂时的贬斥而消失.名垂青史的包青天为人民所歌颂与怀念,正是由于包拯一生的实践,有利于社会与人民.这实践,不仅是由于他为当时的人民做了好事,而且也由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确实有不少同时代人,甚至后来人难以企及之处.
首先,他为人刚直,既不两面三刀,更不会搞阴谋.他从不趋炎附势,看颜色行事,更不说大话,假话.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皇帝.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曾冒死直谏,公开对皇帝说,我已经老了,而且没有儿子,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也不要紧,反正不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发财.幸而宋仁宗倒也过得去,没有处理包拯,反而说,可以慢慢商量.包拯又说,宫内的亲信宦官,权力太大,待遇太多,应该精简人员和开支.这当然要得罪皇帝的亲信左右,招来不测之祸.还好,皇帝说,“忠鲠之言,固苦口而逆耳,整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包拯总算碰上了一位比较开明的宋仁宗.否则,早巳人头落地了.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使当时的老百姓和一些有正义感的臣僚,对包拯都很钦佩.欧阳修就钦佩包拯“天姿峭直”.是的,忠直的包拯,有时甚至不顾有关规定和礼节,当面斥问宰相或其他大臣.弄得大臣们下不来台.欧阳修不赞成包拯这种作法,认为包拯刚直有余,“思虑不熟”.其实,因循守旧、无所视事的宋仁宗时代,倒是十分需要象包拯这样的人.这对于纠正时弊,总有好处.至于方式方法,是次要的了.可惜宋仁宗终究认为包拯不够理想,没有提拔他当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的要职.包拯刚直,却并不主观武断.他既善于调查研究,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但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时,却能虚心接受.所以司马光称道他“刚而不复,此人所难也”.
包拯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包拯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就是说,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
维护法制
京剧包拯脸谱
在小说、戏曲中,黑包公是法律与正义的典型形象.这是由历史上的包拯演化、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不过,历史上的包拯确实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因而博得当时和后代人民的颂扬,把他作为受苦受难的救世主.包拯严明法纪,当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持封建秩序.他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群众的领袖,反抗封建统治的先锋.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中有远见的官僚士大夫,都能认识到,对于人民群众,应该爱护,不要对他们横征暴虐,更不能不依王法办事,对百姓任意欺压.否则,其结果必然反过来动摇甚至摧毁封建王朝的统治,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暴政显然不如仁政.包拯就是这样的人.他之所以为人们千古传颂,也由于他的法律思想和执法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比起贪赃枉法来,两袖清风,依法办事总要好一些,对广大人民有利些.
尽管宋初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是,一个被欺压的普通百姓,要想告状还是难于上青天.不但手续很多,而且根本见不到官员的面.这样,官吏豪强狼狈为奸,既可以敲诈勒索,又可以将法律作儿戏.
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时,作出了新的规定:大开正门,凡是告状的,都可以进去直接见官,直接面陈案情,任何人不得阻拦刁难.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无论从有助于百姓申冤上讲,还是从有助于审理案件上讲,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这改革,在中国法律史上,既有一定地位和作用,又有进步意义.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公.不怕权势,敢于顶风办事,在宋代不是容易的事.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巳用一根既得利益即特权的绳索,把官僚、贵族、豪绅、恶霸们联系在一起.要冲破这个已经编织好的、保护地主贵族利益的网络,谈何容易.但是,包拯迎难而上,以不怕身败名裂的勇气,使得“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开封的一条小街上发生火灾.有些无赖竟然戏弄起包拯来.他们追到包拯面前,问包拯:救火是到甜水巷取水,还是到苦水巷取水?包拯一看是些地痞流氓,现在要来破坏救火工作,下令把他们统统杀了.
包拯庙
早在天长县时,包拯就处理过一件偷牛案.有一个无赖,将农家的牛舌割掉了.农民告到官府,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宰杀吃了.那农民真的回家把牛杀了.宋代法律规定,擅杀耕牛是犯法的.因此,那个无赖到县里,控告那农民杀牛.包拯大怒,立即审问那无赖,你为什么把人家的牛舌割了.无赖只得招供,并且暗自吃惊:你包拯怎么会知道是我作案的?其实,包拯是依推理法作出的判断:既然有人要害别人,那么别人犯法,那人一定要乘机告状,所以包拯叫农人干脆把牛杀了,以引诱割牛舌者来告状.
打击权贵与罪犯,维护平民利益,直接替民做主,减轻农民负担.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出现过一件怪事;转运使王逵,向皇帝告状,告的是陈州(今属河南省)地方官任中师苛剥农民,多收钱粮.在当时人心目中,任中师廉洁,王逵贪卑,这是否是恶人先告状?所以要派人去调查.许多人都畏惧王逵的权势,不愿前往.包拯为弄清真相,为民除害,毅然来到陈州,经过调查,并且掌握了证据,包拯回到首都,向皇帝报告,向农民任意搜括,引起农民不满与无法生活的,正是王逵.包拯要求将王逵撤职,将多收钱粮还给农民.戏曲《陈州放粮》,就是依据包拯这一事迹,加以渲染、虚构而成的.包拯办案,不徇私,不舞弊,所以当时的天下百姓,男女老少都知道包公.首都的群众更把包公传为救世主.
包拯 - 仕履表
天圣五年(1027年):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不赴),监和州税(不赴).
《包青天》之包拯
景佑四年(1037年):大理寺丞,知天长县.
康定元年(1040年):殿中丞,知端州.
庆历三年(1043年):监察御史里行,勾当东排案司.
庆历四年(1044年):监察御史,权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
庆历六年(1046年):京东转运使.
庆历七年(1047年):直集贤院,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年):刑部员外郎,河北转运使(未及上任),三司户部副使.
皇佑二年(1050年):天章阁待制,兵部员外郎,知谏院.
皇佑四年(1052年):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
皇佑五年(1053年):知扬州(后知庐州).
至和二年(1055年):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嘉佑元年(1056年):刑部郎中,右司郎中,知江宁府(后权开封府).
嘉佑三年(1058年):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嘉佑四年(1059年):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嘉佑六年(1061年):给事中,礼部郎中(后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佑七年(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包拯 - 包公祭墓
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1973年建于此,1988年竣工.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主要建筑上置有中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
包拯 - 包氏家族与遗迹
据墓志铭载:包拯先有三妻张氏、董氏(有一子包繶但他婚后两年染病身亡),并后与随嫁之待婢孙氏纳为妾室并生下一子包綖(1058年,包綖由包繶之妻崔氏取名包授),妻被包拯遗送回家,因为包綖,家族得以繁衍;包公另还有两位女儿.另董氏于1068年病逝于合肥,与包拯合葬;崔氏则于1094年去世,享年62岁.
他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病殁于开封,谥号孝肃,妻子董氏把生前奏议底稿交付至门生张田辑录成《孝肃包公奏议》(即《包拯集》)传世,次年归葬合肥并由宋枢密副使吴奎立下墓志铭(现存安徽省博物馆),墓地曾于1199年由淮西路官员重修,但于文革时期1973年3月因当时革命委员会征地被强行“迁坟”破坏,而另一相关古迹“包公井”原址亦抢救未果,于1986年成为在合肥四中的一幢五层楼宿舍.
包拯 - 世人评价
京剧脸谱
包拯以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著称,故民间称其包青天及包公,就任开封府尹期间,办案既明查又暗访,执法既严谨又不失人情,令正义得以顺利伸张之余亦导人向善.
开封府公堂门前右边前有一鼓,逄有重大冤情之时,不论大小人物一经击鼓鸣冤,包青天定必升堂开审,喊冤者可直接向包大人陈述冤情;而传说包拯审案不分昼夜:日审阳间,夜审阴间;并流传多个审案故事传颂后世,著名的有《铡美案》、《狸猫换太子》、《乌盆案》等.另古代小说《七侠五义》亦以其为主人公.因其大公无私,拥有一副铁面如墨的脸孔以镇慑佞臣,额上挂有一弯苍白明月,故亦有“包黑子”称号,坊间传说中包拯死后成了神明“马国公”,故现在称的“马国公”就是包公本人.
包拯 - 历史史实
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
《宋史》
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後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裏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寻拜监察御史裏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於是请罢按察使.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於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宋史》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事皆施行.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官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諡孝肃.
包拯 - 民间传说
包拯一生为官大公无私,廉洁严明,受到百姓的爱戴.百姓都把他看作是神的化身,因此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他的传说.
民间传说包拯可审判上至天上的神,下至地狱的小鬼;日审阳,夜审阴;死后还被派往阴间做了阎罗王.可见民间对包拯评价之高.
身世之谜
传说包拯在家排行老三,故小名叫包三,在包三未出世之前,他们的家境十分贫寒,有一天包三的大嫂洗澡,在澡盆里落下一颗星星,这一颗星星吓坏了他大嫂,她就把洗澡水让给他妈妈,第二年,她妈妈生下了包三,奇丑无比.加上脸又黑且额上一道月亮的胎记,他妈妈认为生了一个怪胎,他妈要求他大嫂把他活埋了,说完就吓晕了过去,而他的大嫂就偷偷地抱走,给人家寄养.
传说落在澡盆中的星星就是文曲星,民间因此说包拯是文曲星下凡.这是关于包拯神化的最初传说.
黑脸的由来
话说北宋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特派赤脚大仙下凡做皇帝以救治民间疾苦,还答应派文曲星和武曲星辅佐他.
赤脚大仙下凡后投胎就是宋仁宗,但一出生就一直大哭不止,催促文曲星与武曲星赶快下凡.玉皇大帝因此急派二星赶紧下界.
而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投胎的人,都要到南斗星君处报道,并取一个脸谱下凡.文武二星到南斗星君处报到时,恰巧又遇南斗星君正与北斗星君下棋,无视文武二星的到来.

文曲星等得不耐烦了,就直接从南斗星君身旁装脸谱的乾坤袋,拿了一个脸谱就匆匆下凡投胎.而武曲星耐心的等到南斗星君下完棋后才说明来意,因此南斗星君从乾坤袋中,打算拿个武士脸谱给武曲星,但东找西找就是找不着,只好拿了文士脸谱给他.
文曲星投胎后就是包拯,但因匆忙之间拿走了武士脸谱,因此一出生就是个黑脸,以致遭到父亲嫌母亲弃,而他的嫂子可怜他将他抚养长大,所以包拯都尊称他嫂嫂为「嫂娘」.包拯长大后考中状元,游宫时皇后因为嫌他面黑,特赐他三尺红绫遮面皮.
而武曲星投胎後就是狄青,生得眉清目秀,像一个文弱的书生.但因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而成了宋朝的一员大将,南征北讨屡建奇功.但因长得脸白清秀,难以服众,因此做了一个凶恶的鬼脸面罩戴在脸上,增添几番煞气.
以上内容纯属民间传说并无史实根据.有关包拯的传说数不胜数,此处不一一介绍.其他传说可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历代名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