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和他的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05 19:04:5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和他的事迹

969 -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
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 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名将。
范仲淹父范墉,始仕吴越国。太平兴国三年(918)吴越降宋,范墉随钱镠归宋,曾任武宁军(今徐州)等地的节度掌书记。
范仲淹幼年的生活十分贫困,2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的朱文翰,从此他改姓朱,名说。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发愤自强,赴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求学。他...

全部展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名将。
范仲淹父范墉,始仕吴越国。太平兴国三年(918)吴越降宋,范墉随钱镠归宋,曾任武宁军(今徐州)等地的节度掌书记。
范仲淹幼年的生活十分贫困,2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的朱文翰,从此他改姓朱,名说。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发愤自强,赴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求学。他昼夜苦学,有的史书称他“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考中进士,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任毫州(今属安徽)集庆军节度推官,上表恢复姓范。
范仲淹所生活的时代,正处在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吏治腐败,财政危机,农民与士兵不断揭竿而起。边境上,契丹与党项结成犄角之势,不断南扰东犯。
年轻的范仲淹深切了解当时官僚政治的腐败和下层百姓的疾苦,多次上书议政,希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于泰州监西溪盐仓,上书指出武备废弛、官吏冗滥等时弊。天圣五年(1027),他又写了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认为武备不坚,内外奢侈,国用不足,缺乏贤能官员,天下危机四伏,形势十分严重,必须进行变革。范仲淹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给宰相王曾等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年后,范仲淹被调入京城任秘阁校理。他刚直不阿,几次因忤逆权贵而被贬为地方官。仁宗登极后的前几年,章献太后(刘太后)垂帘听政。天圣七年,范仲淹上疏太后还政于仁宗,被出为河中府通判,移陈州。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仁宗亲政,范仲淹被召回京擢右司谏。时仁宗与皇后不和,决意废后,并得到宰相吕夷简的极力支持,范仲淹和一些台谏官员至政事堂质问宰相,并准备与他廷争,被出为睦州(今浙江建德)知州。六月,改任苏州知州。景佑二年(1035)十月因在苏州兴修水利有功,范仲淹被召回朝为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随后改任权知开封府。次年,因不满吕夷简擅权营私,他将京官晋升情况绘成《百官图》进呈,又写了《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等四论。吕夷简大怒,在皇帝面前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同年五月,出为饶州(今江西波阳)知州。年轻官员余靖、尹洙、欧阳修愤而为范仲淹鸣不平,也被出为地方官。时人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为“四贤”。
范仲淹先后任亳州、泰州、河中府、睦州、苏州、饶州、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处地方官,同情百姓的困苦,施政以养民为先,将发展生产放在首位。
在泰州任盐官之时,他目睹这一带海潮泛滥,吞没大片良田庐舍,对百姓生命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遂上书朝廷,极力主张修筑海堤。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支持下,范仲淹被任命为兴化县(今属江苏)县令,主持修筑捍海堰。在范仲淹、张纶等人的努力下,在天圣六年(1028)修成一条总长150里的捍海堰。从此,泻卤之地化为良田。两千多外逃户陆续还乡,农业、煮盐业等稳步发展。滨海人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将捍海堰命名为“范公堤”。
景佑元年(1034)九月,苏州大水,农田积水难以排泄。知州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疏五河,导太湖之水入海。他亲自主持了疏浚工程,使苏州绝大多数地区排除了积水,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景佑五年(1038)十月,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此后,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处于挨打的局面。范仲淹改任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不久改命为陕西都转运使。康定元年(1040)五月,夏竦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范仲淹和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延州(今陕西延安)北面三十六处堡寨全被西夏荡平,形势相当危急。八月,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他首先淘汰老弱,将1.8万名士兵分为6将,每将3000人,指定专人负责训练,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又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募商贾贸易,将延州建成了战备充实的军事要塞。同时,他上书朝廷提出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认为宋军“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西夏军队人数虽少,但战斗力较强,尤其是骑兵。范仲淹反对轻率冒进,主张坚壁清野,进行持久的防御战,但未被朝廷采纳。康定二年(1041)二月,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参见好水川之战),次年闰九月的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之战(参见定川寨之战),宋军都战败,各有数千将士战死。
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宋复置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缘边招讨使,总四路之事,由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的范仲淹与秦凤路韩琦、鄜延路庞籍分任,以协力加强西北边防。
范仲淹等人确定了以防守为主,攻守结合的正确战略。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作为屏障,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于骑射的当地百姓以补充军队,又招还流民兴垦营田,作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宋夏交界处散居着不少骁勇强悍的羌族部落,是宋夏双方都在积极争取的一股力量。范仲淹亲自巡视诸羌,与之约法三章以共同对付西夏。蕃部纷纷归附宋朝,西夏逐步陷于孤立。
范仲淹居边三年,与士卒同甘共苦,宋朝的防御力量大为加强。庆历四年(1044)五月,宋夏达成和议,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自号夏国主。由此恢复贸易,宋每年赐夏银7.2万两、绢帛15.3万匹、茶3万斤。
庆历年间,内忧与外患交相侵迫。庆历三年(1043),士兵王伦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发动起义,陕西商州张海、郭邈山领导饥民起义。有识之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求变革,以挽救统治危机。仁宗开放言路,擢用欧阳修、余靖为谏官;同年四月,名扬边陲的范仲淹、韩琦任枢密副使;七月,又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开始进行改革。
宋仁宗敦促范仲淹等人拿出变革方案。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上《十事疏》作为系统改革的基本方案。十事包括: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仁宗悉用其说。范仲淹提出的十事,绝大多数以诏令的形式颁行全国,时称“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政治上,限制恩荫,惩办贪官,严格按政绩考核官员。改革科举考试,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教育的内容除了经义外,应传授一定的基本技能,如算术、医药、军事等。立法要慎重,法令必须严格执行,取信于民。经济上,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挽救财政危机。军事上,在东京开封府地区招募民兵5万人且耕且战,既可省养兵费用,又可加强京师守卫力量。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从士兵中选拔人才。
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核心是整顿吏治。范仲淹希望通过官僚政治体制的改革,挽救宋朝的危机。
庆历三年(1043)十月,诏中书、枢密院两府选诸路转运使,张昷之、王素、沈邈分别被任命为河北、淮南、京东都转运按察使,分行各路考究官吏。又诏两府同选提点刑狱官,两府新定磨勘式即考课新法。十一月,诏大臣不得为子弟、亲戚陈乞馆职,又诏限公田。庆历四年,诏天下州县立学,更定科举法。诏降河南府(今洛阳)所属颍阳(今伊川东)等5县为镇,以减少官员以及民户负担的差役。
择官长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考核官吏,裁削幸滥。在罢黜了一批贪浊不才的地方官后,整个官僚集团受到很大震动,“按察使多所举劾,人心不自安,任予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新政”限制了权豪的特权,侵犯了官僚阶层的利益,招致了猛烈的攻击。夏竦等人欲置范仲淹于死地。他令女奴临摹石介的笔迹,仿造了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信和一份石介代富弼拟定的废皇帝的诏书。夏竦的阴谋虽未得逞,但范仲淹等人感到政治形势险恶。恰好此时西北形势紧张,范仲淹遂以宣抚陕西、河东,离开朝廷。庆历五年(1045)被罢参知政事职务,出为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富弼、韩琦也被罢枢密副使出任地方官,改革失败。
范仲淹一生在政治舞台上近四十年,先后在许多地方任地方官,业绩斐然。所到之处,他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对宋代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NextPage]
通过教育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是范仲淹治国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范仲淹一生热心于教育,足迹所至,广为兴学。他曾在兴化、睦州、苏州、饶州等许多地方建立学宫,多次聘请和荐举著名学者孙复、胡瑗等到中央和地方任教。庆历年间,他将之作为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广到全国,兴学运动掀起了高潮。
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范仲淹十分爱惜人才,尽最大力量发现、培养和保护人才。著名的政治家富弼、军事家狄青、教育家孙复、哲学家张载等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孙复早先是一介穷儒,周游求食。范仲淹发现他的才华后,一方面给他补一个学职以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亲自指导其学习。孙复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理学家张载年轻时爱谈兵事,希望在疆场上有所作为,身为陕西边帅的范仲淹与之面谈,认为他真正的才能不在武功,而在儒学。张载从此发愤读书,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御夏战争中,小将狄青作战十分英勇,范仲淹大为赞叹,亲赠《春秋》、《汉书》,狄青后来成为一代名将。范仲淹先后向朝廷推荐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都各有建树。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政治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的诗文或写湖光山色,优美而有情致;或叙事抒情,寄寓远大抱负。范仲淹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之一,主张诗文创作要“文以载道”,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他十分推崇古越范蠡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但并无退隐之意,诗文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在词的创作上,他将边塞风景引入词的领域,描写北疆的风光和将士的豪情,开阔了词的意境。
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多有寄寓深远、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庆历六年(1046),他降知邓州时,应友人滕宗谅之请,撰写了一篇气势非凡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阔胸怀。其中有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之语。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范仲淹创之。
皇佑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谥文正。范仲淹不仅一生清廉刚正,而且他和家人始终过着极俭朴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寒士僚属却十分慷慨,多次解囊相助。晚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在苏州买了千亩良田,名为“义庄”,用来救济同族中的穷人。范仲淹治家甚严,长子纯佑随同父亲防御西夏,屡立战功;次子纯仁,后任宰相;纯礼、纯粹为官也都以清正廉洁著称。

收起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名将。
范仲淹先后任亳州、泰州、河中府、睦州、苏州、饶州、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处地方官,同情百姓的困苦,施政以养民为先,将发展生产放在首位。
一生在政治舞台上近四十年,先后在许多地方任地方官,业绩斐然。所到之处,他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对宋代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全部展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名将。
范仲淹先后任亳州、泰州、河中府、睦州、苏州、饶州、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处地方官,同情百姓的困苦,施政以养民为先,将发展生产放在首位。
一生在政治舞台上近四十年,先后在许多地方任地方官,业绩斐然。所到之处,他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对宋代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之语。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范仲淹创之。
皇佑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谥文正。范仲淹不仅一生清廉刚正,而且他和家人始终过着极俭朴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寒士僚属却十分慷慨,多次解囊相助。晚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在苏州买了千亩良田,名为“义庄”,用来救济同族中的穷人。

收起

范仲淹啊!!!
1、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2、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3、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4、西陲守土 边帅军功
5、庆历新政 改革图强
6、为国为民 先忧后乐

“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要让学生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作为天下的人,要想着天下的事。天下最大的事就是百姓的忧乐。立身要常思百姓的忧乐,行事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同学们立身行事都时刻想着老百姓!”
“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我要用行动来实践它!”
——温家宝总理如是说。...

全部展开

“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要让学生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作为天下的人,要想着天下的事。天下最大的事就是百姓的忧乐。立身要常思百姓的忧乐,行事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同学们立身行事都时刻想着老百姓!”
“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我要用行动来实践它!”
——温家宝总理如是说。

收起

顾宪成如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样的忧国忧民,同样精忠报国
顾宪成(1550-1612),明代名士,无锡(属今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是大著。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有《顾端文遗书》等。
...

全部展开

顾宪成如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样的忧国忧民,同样精忠报国
顾宪成(1550-1612),明代名士,无锡(属今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是大著。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有《顾端文遗书》等。
1595年的早春,一位昏死过去几次的病人又一次顽强地睁开双眼,46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又在他的脑海中流淌,他感慨万千,不禁口占一绝:“ 妄拟古之人,岁月蹉跎忽至今。一息尚存应有事,莫将夭寿贰吾心。”意见是说,我从小就立志要像古代的伟人那样做出大事业,但岁月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而今年近半百,生命垂危,且一事无成。然而我怎能去考虑自己的生老病死呢?一息尚存就当奋然进取。这位病人就是明代进步思想家顾宪成。
[编辑本段]矢志求学 关心国事
顾宪成,无锡泾里(今无锡县张泾)人。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初七,卒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五月二十三日。顾宪成小时候家境十分清贫,他的父亲顾学开了爿豆腐作坊,但因家庭人口多,常常入不敷出,要向人借贷,他家住的房子很破旧,不蔽风雨。但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反而激发了顾宪面奋发读书的决心与进取向上的志向。他6岁就进私熟读书,即聪明,又刻苦,而且怀有远大抱负。他在自己所居陋室的墙壁上题了两句话:“读得孔书才是乐,纵居颜巷不为贫。”颜回,是孔子著名的学生,家里十分贫穷,但他不以为苦,师从孔子,刻苦好学,以学为乐。顾宪成以颜回自喻,表达了自己的苦乐观和贫富观,希望做一个知识的富翁。
知识是海洋。顾宪成既不拘守于一家一说,也不厚古薄今,视野开阔,博览群书,涉猎百家,还读了大量宋代人的近作,如周敦颐的《太极图书》、程颢的《识仁篇》、张载的《西铭》以及朱熹、陆九渊、邵雍、王阳明的著作。他善于掌握全书的主旨大意,不沉溺于训诂章句之类,所以吸收了很多有益的思想。顾宪成在读书中,非常仰慕前贤先哲的为人,一心想仿照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的思想举动去行事。他自撰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他读书期间对社会的关注。当时社会风气不正,一些人品德很不端正,没有是非观念,注重私利,见风使舵。顾宪成对这种状况愤愤不平,时时想找出矫正的办法,做到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明万历四年(1576年),27岁的顾宪成赴应天(今江苏南京)参加考试,他在应试的文章《习书经》中指出:天下治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只有选拔、任用贤才,使之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使国家稳固、政治清明、民情安定。同时,顾宪成还强调朝廷要广开言论,虚心纳谏,以法治国,注意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以供借鉴,把国家的事情办好。由于顾宪成的文章立意远大,分析透彻,结果以第一名中举,时人将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顾宪成从此名闻遐迩。
万历八年(1580年)解元顾宪成赴京参加会试,又被录取在二甲第二名,被赐进士出身。当时,得中进士的人就可进入官场,顾宪成从此也就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投身到了社会激流中。
[编辑本段]持正为官 反遭削职
顾宪成带着强烈的政治热情踏上仕途,想为国为民做些有益的事。但当时皇帝明神宗和宦官、王公、勋戚、权臣结合成为一股最反动腐朽的势力,操纵朝政,政治黑暗,军事窥败,财政拮据,而人民由于苛政暴敛被迫反抗的事件也层出不穷。由于明朝国力渐衰,崛起于关外的满洲贵族也逐渐不服明朝中央政府的管辖,并且逐渐构成对明朝的威胁。面对这种国是日非的形势,顾宪成初入仁途,就不顾自己位微言轻,上书直谏,主张举用人才,评论时政得失,无所隐避。他先在户部、吏部任职,后外放桂阳(今属湖南)、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为官,后又奉调再入吏部,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任职,他都不媚权贵、廉洁自守、正直无私、办事认真。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时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权倾天下的张居正病情加重,举朝官员深谙张居正喜欢别人恭维、歌功颂德的心理,便联名醵金到东岳庙为张居正祈祉禳灾。顾宪成认为现在全国官场风气日下,一切不问是非,一味迎合顺从,朝政败坏到了歙人忧心如焚的地步,自己不能同流合污。这样,他便拒绝参加。同事担心他日后因此遭到打击,便好心地代他签名出钱,顾宪成得知后立即骑马前去将自己的名字抹掉,表现了不附权势的耿直性格。不久,张居正就去世了,他才没有受到追究。张居正去世后,继任首辅王锡爵只知道在朝中一味迎合神宗,不能听取君臣的合理意见,弄得人心离异。一次,王锡爵对顾宪成说:“当今所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人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人一定认为是对的。”意思是责怪官员百姓心不向着朝廷。顾宪成针锋相对地回答:“我看应该这样说,外人认为对的,朝廷一定认为是错的;外人认为是错的,朝廷一定认为是对的”,指出国事搞不好的责任在朝廷而不在下面,一语道破了朝廷当权者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真相。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时逢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明神宗便命吏部根据品望推选六七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顾宪成与吏部尚书陈有年不徇私情,拒绝请托,根据品望合拟了七人名单上报,请神宗亲裁。不料,顾宪成他们提名的人,都是神宗所厌恶的,神宗不由分说,指责吏部有“徇私”做法,在吏部的奏疏上批了“司官降杂职”5个字,就把顾宪成文选司郎中的职务给撤掉了。陈有年作为吏部尚书,上疏引咎自责,认为有责任也在自己身上,不能追究下属,恳请恢复顾宪成的文选司郎中职务。其他正直的大臣也纷纷上疏申救顾宪成,奏疏共达几百封。不料,神宗一意孤行,将有些上疏申救的官员外放、降调、削职,顾宪成则被革职为民。从此,顾宪成结束了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以“忤旨”罪回到原籍无锡。
顾宪成孜孜国事,反而获罪罢官,朝野许多人士为朝中失去这样一位正直无私的官员扼腕叹息,也对顾宪成的品格十分钦佩,顾宪成的名望反而更高了。
[编辑本段]主持东林书院 坚持讲学议政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九月,顾宪成从北京回到家乡泾里。顾宪成在朝中因公务繁忙,积劳成疾,再加遽遭削职,冤屈难伸,因此在长途跋涉回到家中后体质极弱,病痛频发,好几次生命陷入垂危。然而他绝不放弃自己为国为民的抱负,尽管已不能在朝中实现自己的志向,也要在故乡做些有益的事。顾宪成认为:讲学,可以传授知识,风范人物,扶持正论,为国家培养人才,这和自己重人才、重舆论的政治思想是一致的。于是便把精力集中到讲学上来,顾宪成一生最辉煌的事业就此展开。
由于顾宪成在学界政界都有很高的声望,所以慕名来请教他的人很多。顾宪成不顾病体,不管其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热情欢迎接待。后来,他看到前来泾里的人很多,小小的泾里镇上,连祠宇、客栈和自己周围邻居家都住满了客人,还容纳不下,就与长兄性成、次兄自成及弟弟允成商量,在自己住宅南边造了几十间书舍供来人居住,顾宪成的夫人朱氏给学生们烧饭做菜,使学生来了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泾溪南北,昼则书声琅琅,夜则烛火辉辉,一派日以继夜奋发攻读的景象。即使许多已有功名、才学亦高的学者也争相前来求教。
顾宪成在居家讲学的同时,还经常到苏州、常州、宜兴等地去讲学,经常与苏州、松江、常熟、太仓、嘉兴、宜兴等吴中学者聚会于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畔研讨学术。在讲学活动中,顾宪成迫切感到必须具备一个固定的讲学场所,从而将分散的讲学活动变成一个有协调组织的统一活动,从而对吴地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作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经顾宪成和吴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兴复东林书院。重建工程开始于这年四月十一日,至九月九日告竣,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作为首倡发起人之一的顾宪成捐银最多,又去策动吴地官员和缙绅捐资助修,出了大力。顾宪成又亲自为书院讲会审订了宗旨及具体会约仪式,这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的主讲。顾宪成的讲学活动成为他一生事业的辉煌时期。
东林讲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社会和学人的共同需要兴举起来的。它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除了严寒盛暑外,定期会讲。这就将原来士绅的分散游学形式变为集中固定的有组织的讲学活动。而且书院不分尊卑、不限地区、不论长少、不收学费,只要愿意,均可参加,还提供食宿方便。讲授方式十分灵活,有时采用演讲方式,讲了一段时间后,就穿插朗诵一段诗词以活跃气氛、开发性灵,主讲者还随时回答提问。有时采用集体讨论方式,沟通思想、交流心得。东林讲学博采诸家合理之言,去短集长、不执门户之见,讲学内容也较为广泛、丰富、适用,主要以儒家经史著述为主,但也兼及并包括一些必要适 用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具体实际的应用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内,还与评论政事得失、乡井是非连在一起,还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身体力行。由于东林讲会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讲学风气,引起了朝野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从全国各地赶来赴会,学人云集,每年一次的大会有时多至千人,不大的书院竟成了当时国内人文荟萃的重要会区和江南讲学者遥相应合。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为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便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那时所谓的“党”,不同于今天的政党,而是指政治见解大致相同、在政治活动中经常结合在一起的一批人。东林党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东林书院的主讲顾宪成则以其卓越的思想气度成为东林党的精神领袖。
顾宪成思想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社会政治,关心世道人心,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精神。这种救世精神本是儒学祖师孔子、孟子的传统,但在汉以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儒生,不但多数沉溺为科举功名之士和从事考据、词章之士背离了这种精神,只是把它当作升官发财、猪取名利的手段,即使连标榜义理之学的儒生,也多半只是脱离社会实际地空谈玄理。顾宪成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各家的学术观点,从现实和封建国家利益出发,认为沉溺功名或空谈心性都是有害的,因为这两种学术思潮都将导致人们对现实社会和具体学问的漠不关心。他认为如今的政治形势已危机四伏,如同把干柴放到烈火之上那么危险,因此顾宪成强调研究学问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社会国家民生所用,他认为如果眼光短浅,营营于一己之私,即使功名很高、学问很深、修养很好也不足挂齿,提倡士人不管是作官为民,身处何境,都要明辨明非,注重气节,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在东林书院的讲堂里,就挂上了顾宪成在青年时代写的那付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顾宪成也以一庶民身份积极参与事务和评论朝政,将注意乡井民情和关心国事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万历三十二年,以贩粮谋点微利的赵焕在江阴长泾(今江阴长泾)为税棍俞愚、金阳暗下设计,被活活打死,并将尸体沉入附近河内。他的儿子赵希贤多次为父讼冤,由于乡宫相互包庇,一直得不到申雪。顾宪成为此一面写信信巡抚江南的地方官周怀鲁,请他代呈灾情,上达朝廷,以便量情及时给予救济。顾宪成又写信给漕运巡抚李三才,向他反映灾区情况,恳请他尽力通融接济灾民。顾宪成对朝局的败坏十分关心,但他鼓励东林这员不管时局千难万难,一定要坚守职责,直言敢谏,精诚谋国,“即使天下有一分可为,亦不肯放手”,“天下有一分不可为,亦不可犯手”。意思是说,只要天下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坚决地干不去,切不可知难而退,归居林下,使一邦宵小奸党全面控制朝政,同样,只要有一丝一毫不该做的,也绝不参与插手,绝不能同流合污,使政局更为糟糕。
[编辑本段]政局反复 不改初衷
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因言行举止,竭诚坦荡,赢得了朝中一些正直官员的钦佩,而顾宪成的许多学生也已走入官场,这样就形成了一股较大的政治势力。许多东林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顾宪成被正式任命为南京光禄寺少卿,顾宪成为了实现自己的救世理想,便奉旨动身前往南京赴任,由水路放舟至丹阳附近,不料因头痛毛病复发,无法坚持,只得作罢,弃官折回,继续从事讲学议政。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朝局反复,廷臣之间因东林官员李三才能否入阁发生了激烈的党争。掌京畿道御史徐兆奎攻击朝廷内有许多官员与削职为民的顾宪成勾结一起,结成“东林党”。这样东林书院公开卷入政治漩涡,许多士人惧怕因与东林书院有瓜葛而罹祸,因而对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产生戒畏之心并抱回避态度。但顾宪成认为东林讲学不能因心有人攻讦,不能因为政局变化,就改变讲学议政的初衷,一年一度的东林大会也要按原定计划进行。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是朝廷规定的京察之年,即对朝廷官员进行考察调整。主持此事的东林官员叶向高等希望积极设法解除以往纷争,秉公办事,澄清吏治,使政治朝局焕然更新。但不料其他派别的官员联合起来栽赃陷害,把目标集中在东林官员身上,全部意图就是想将朝中正人搞倒,由他们来控制内阁大权。徐兆奎更是将朝廷纷争的全部责任推到东林官员头上,说国家吏治、人品、学术都因顾宪成的东林讲学而弄得败坏不可收拾,污蔑东林借讲学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将功名利禄与学术气世统统混为一谈,弄得吏治人心大败。明神宗看了徐兆奎的奏疏后,对东林官员的提议不予采纳。这次京察,东林官员的努力没有实现。相反,一帮奸党因祸得福,都纷纷挤到各要津重地,不遗余力地捏造借口打击排挤朝中正人。从此,国家政治更加枯稿。被指控为“讲学东林。遥执朝政”的顾宪成处境艰危,东林书院的景况也开始走下陂路,与会人员锐减,已只有“二三真正如苍然隆冬之松柏”的君子前来听讲,讲事也逐渐凋零。
次年,一生忧国忧民的顾宪成走完了他62岁的人生历程。留下的著作有《小心斋札记》、《还经录》、《证性篇》、《东林会约》、《东林商语》、《南岳商语》、《仁文商语》、《虞山商语》、《经正堂商语》、《明道商语》、《质疑篇》、《桑梓录》、《朱子二大辨序》等。
顾宪成一生,早年立志把求学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中年以后把讲学与议政活动结合起来,开辟了知识分子议政的风气。他的高风亮节和爱国至深的精神也一直在鼓舞激励着后人关心国事,热忱报国。
顾宪成故居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无锡县(现无锡市锡山区)张泾人。家境清贫,自幼才华出众,万历四年(1576)举乡试第一,八年(1580)成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文选司郎中等职。后忤旨被削职为民,回家乡无锡讲学,晚年首倡讲学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党领袖,列为"东林八君子"之首,后卒于家(1612)。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等。
顾宪成在无锡的遗迹,现尚保存端居堂、同人堂和小辨斋等。
端居堂是顾宪成的故居,现为顾宪成纪念馆,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是顾宪成、顾允成兄弟诞生地。端居堂面阔五间,梁架间饰有飞仙雕刻。前有两厢,两厢前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堂后原为花园,四面环绕回廊,园内亭台水榭、假山花木,十分幽致。清嘉庆年间,顾氏后裔顾皋中状元,于是在花园后又增建状元厅。
同人堂在无锡市锡山区张泾镇西。是顾宪成讲学之所。当年同人学生有史孟麟、丁元荐、夏台卿、安希范、缪昌期、钱士升、马世奇、吴钟峦、张大可等。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堂面阔三间,前后带轩,置落地长窗,东为藏书楼,西为宿舍,堂北为花园,周围有回廊半栏。高攀龙对同人堂评价为“昼而堂左右溪南北书声琅琅如也,夕而堂左右溪南北膏火辉辉如也”。
小辨斋在城内东林书院北,为顾宪成之弟顾允成读书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共四进建筑,第一进门厅,砖雕门头上镌“泾皋世泽”四个楷书大字,并浮雕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等图案。第二进怀泾堂,面阔三间,前后有轩。第三、四进也为三开间,各厅堂之间有廊相联。西侧有桂香书屋、涤心书屋等十余间书房。
顾宪成墓在无锡市锡山区查桥关泾村西南。墓前有一对方形望柱,其后为一座四柱三间的青石碑坊。甬道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石羊、石虎、石马、石文吏、石武士。现仅存石虎一对,造型古朴。1985年增建墓园和墓墩,并重立墓碑,正面镌刻“明端文顾公宪成之墓”,碑额线雕云鹤纹,墓园周围遍植柏树。
无锡惠山听松坊还有顾端文公祠,此祠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并以顾允成配享,祠内原悬有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