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的三个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5/03 17:53:36

锚杆的三个作用

1.1 悬吊作用 锚杆支护的悬吊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直接顶较薄,老顶较坚固的情况下,锚杆将下部不稳定的岩层悬吊在上步稳固的岩层上,由锚杆承担软岩或危岩的重量,以达到井巷稳定的目的.这一理论提出的较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即使巷道上部没有稳固的岩层,锚杆亦能发挥支护作用.例如,在全煤巷道中,锚杆就锚固在煤层中也能达到支护的目的,说明这一理论有局
限性.
1.2 锚杆的组合梁作用 为了解决悬吊理论的局限性,在层状地层中提出了组合梁理论.组合梁理论适用于顶板由多层小厚度连续性岩层组成的巷道,其原理是在没有稳固岩层提供悬吊支点的薄层状岩层中,可利用锚杆的拉力将层状地层组合起来,形成组合梁结构进行支护.并借助锚杆本身提供一定的抗剪能力,阻止其层间错动,是防止分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弯曲变形,呈现出组合状态,从而提高顶板的抗弯刚度及强度.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程实例较少,也没有进一步的依据资料供设计应用.例如,岩层沿巷道纵向有裂缝时梁的连续性问题和梁的抗弯强度问题.
1.3 锚杆的减跨作用 如果把不稳定的顶板岩层看成是支撑在两帮的叠合梁,由于可视悬吊在老顶上的锚杆为支点,安设了锚杆就相当于增加了支点,从而减小了顶板的跨度,使顶板岩层的弯曲应力和挠度得到降低,维持了顶板稳定.这就是锚杆的减跨作用,这套理论实际上来源于锚杆的悬吊作用,但它同样未能提供用于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方
法.
总之,使用锚杆支护,可发挥其加固拱作用和悬吊作用,使复合顶板内的各煤岩体与锚杆紧固成一个所谓的“组合梁”,从而提高顶板岩层的抗弯强度,减少各岩层层面滑移、离层和冒落的机率,从而保证巷道的稳定性.代替了木支护,又适应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所导致的木材无法采购的外部环境,并响应了国家所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