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别再用牛顿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6/01 22:54:00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别再用牛顿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作文别再用牛顿作文

高考作文别再用牛顿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5-05-28作者:陈翔

      语文篇

  担任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多年的邹寿元教你写作文

  开篇语

  距离高考还有10天时间。专家老师都说,10天中不主张做过多的题,也不主张过度放松,应该保持考前的一种正常状态。不过,考试也需要技巧。从今天开始,广州日报为考生、家长奉上2015年高考锦囊,在考前的冲刺时刻,分享最简洁、好记、实用的技巧!

  文/广州日报记者陈翔

  高考作文如何得高分?昨天,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担任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多年的邹寿元上线回答家长、考生问题。


  邹寿元提醒,尽可能使用鲜活的论据,古今中外的论据太多了,比如屈原、陶渊明等用得太多,外国的像爱迪生、牛顿,能不用就不用,最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拟题要求:准确、简洁、有新意

  作文占分比极高,考生普遍关心作文如何写好,不要无谓丢分。邹寿元说,审题是第一关,也是解决方向路线问题,尤其重要,“审错题意味着得分低,解决好审题问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他说,拟题有规律和要求,首先要准确,其次要简洁,第三才是有新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是一个好的标题,更能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会有好的印象。”

  他强调“扣题意识”,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要扣题,有些考生扣题意识不强,文章跟题意若即若离,容易失分。

  他介绍了面对作文题目的“工序”:看到题目,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意思,然后选角度,确定中心,接着是选材,然后是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所谓的思路就是谋篇布局,要先完成前面的几道工序。

  文体选择:一般不提倡写诗歌

  邹寿元说,如果作文题文体不限的话,可以写小说,甚至诗歌也可以。但是一般不提倡写诗歌,不容易写好。而写小说意味着可以虚构故事,但是要有文体特征。像去年关于照片的题目,广东考生写诗歌写小说比往年要多。当然文体没有优劣之分,从以前看,90%以上考生选写议论类,这样比较稳一点。

  高分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有新意

  在邹寿元看来,有亮点的文章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新意。这几点不要求全面做到,只要有一点就可以认定为有亮点。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有亮点。否则只是平庸作文,最多40分左右,无法上到一等文。

  文章如何有新意?邹寿元说,见解观点要新颖,但要以切合题意为前提;其次,角度新颖,同样的材料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说;此外,材料鲜活,构思新颖,表达新颖等。

  时间分配:不要少于40分钟

  邹寿元提醒,一般来说写作文不要少于40分钟,比较合适的40~50分钟。整张卷的答题时间安排上,有些考生可能古诗文阅读花比较多时间,有些可能是现代文阅读花很多时间。如果考试马上结束,作文还没写完怎么办?“赶紧结束,用结束的话语!”

  怎样写好议论文?

  深刻文章:深入本质 上升到理论高度

  考生问,议论文有没有一些诀窍?“怕写得不够清晰。”邹寿元说,议论类文章开头,一般先概括材料内容,接着做初步的分析,然后提出中心论点。或用散文写法,先讲一个故事,或引用名言名句开头。

  他说,议论文要使文章深刻,从实到虚,不要紧紧揪住表面来说,要深入到本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次,探究背景,使文章显得有深度,比如中学生乱涂校服,应引申为大环境社会上某些青少年盲目追求个性和自由。此外,体现哲理,逐层深入,正反对比论证等都可以使文章有深度。

  素材选择:论据要鲜活 多关注现实

  议论文的选材很重要,挑选论据必须要有针对性,论据要能证明论点。要解决好逻辑的问题,同类或相似的论据,要考虑典型性,不是随便生活中任何一个人或一件事,最好是名人名事例,很多人都知道的,比如举盖茨,乔布斯等例子,都很典型。如果仅仅是日常生活自己的某个亲友的论据,不够典型。

  邹寿元强调论据要有准确性,不能跟事实有出入,有些考生对论据记得不够清晰,只是凭着大概来写作,把时间、人名或事件搞错了,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得分。此外,尽可能使用鲜活的论据,古今中外的论据太多了,比如屈原、陶渊明等用得太多,外国的像爱迪生、牛顿,能不用就不用,最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邹寿元说,准备素材是全面准备的,因为你不知道高考作文是什么。近年来广东高考作文比较贴近现实,就要多关注现实。要做到这一点,在紧张的备考中,要关心天下大事,关注身边生活,只有这些源头活水才能让文章充满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今年作文要注意

  审好题,符合题意

  逻辑层次必须分明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广东省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卷组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去年广东考生在作文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醒2015年广东考生:

  第一点是要审好作文题目,要写出符合题意的好文章。“高考作文和一般作文不一样,必须在考场上就做出来,不能事先做好,作文符合题意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是围绕中心思想选材,有组织地论述。高中教师还是要教好考生一些写作学知识,“如文章都得由中心贯彻到始终,材料应该丰富一些,考生应围绕着中心选材,逻辑层次必须比较分明,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分明。”

  第三点是思维训练很重要。审题需要有思维能力,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给你一个材料,你能不能看懂,知道材料内容和含义到底是什么,这才能在适当范围内选题。”还有就是审好题以后要确立题意,确立一个什么样的题意、文章写得有没有深度,怎样一步一步展开逻辑和论证也很重要。

  第四点是考生应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你有想法,你能不能把它说出来,有层次有次序地写出来。”该负责人说这决定了整体质量。

篇一:【高考】亲爱的,别再为高考作文发愁啦

亲爱的,别再为高考作文发愁啦!

一类文乃至一类中上的标准是什么?

立意高明、结构清晰、例子新颖、语言富有文采。

那么,我们就明确了目标:

让老师认为我们的作文“立意高明、结构清晰、例子新颖、语言富有文采”即可。

怎么做到?

1、关于立意高明:可遇而不可求。一旦立意超凡脱俗,再配以中上的语言于结构,立上一类。平时要注意思辨。

2、关于结构清晰:总结范文中的各种结构。

1

“如果……如果……”排比设问开头,自然引出主旨,兼有文采、气势。

▍如果不倾尽全力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不学春蚕作茧就无法触及绝妙深奥的领域;如果不与世相隔、忍受孤独,就无法开创前人未有的伟业,聪明的你们,请告诉我,你是否能甘于寂寞,在无人的漫漫黑夜里苦苦求索?

那些古往今来站在思想巅峰的人,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如果精神自由在现实社会不被包容,如果只有阿谀权贵才能攀到荣华富贵,如果拥有了才华注定忍受贫穷落魄,如果体味了富贵注定得不到永恒:萨列里,请告诉我,你会选择什么?

3

他们都羞红了脸:原来这是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哲学家是苏格拉底,而坚守真理的学生,是柏拉图。

苏格拉底说:“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诚如苏格拉底所言,真正可贵的思想,必定属于漫漫黑夜中独自求

索者。他们不理睬旁人的白眼,不畏惧无人的黑夜,因为他们明白,刚刚被发现的真理,世界进步的源泉,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人常以“作茧自缚”讽刺固步自封,殊不知对有些人而言,作茧只为破茧,自缚只为挣脱,长久的黑暗与沉默只为化蝶而出的光明与绚烂。因此,很多时候,“作茧”是一种大智慧大谋略——作茧的人懂得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总有人说:“争是对自然运行方式的曲解,是对人自由本性的违背。”上网看看持有不同观点的网友关于某热点事件的争论,或是看看一些专家在争论学术问题时的话语,似乎真的该感慨此言不虚了——各色人等一言不合便满口污言、脏话连篇实在令我们这个以“君子之国”自誉的泱泱大国难堪。

可是,这是“争”本身的错吗?还是说人们对“争”的理解有问题呢?一谈及“争”,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便是剑拔弩张、你死我亡,便是不择手段、无耻下流……“争”难道只意味着这些吗?非也。在我看来,“争”中可以有风度,“争”中应该有原则,“争”中亦可以有人情味。是为君子之争。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我想,这便是对行动的最好诠释。

行,是通往理想的桥,是粉碎磨难的斧。我们的一切的思维火花,若是没了“行”与“为”的帮助,也只能一闪而过,终成不了燎原之势。

▍西方一科学考察队到了非洲,雇佣了当地人作向导,在连续几天匆匆赶路之后,当地的向导无论如何不肯再迈步,问其原因,答曰:“我在等我的灵魂赶上来。”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的社会,这句话无疑为我们敲响了一声警钟。当我们如同被抽打的陀螺一般围绕着什么疯狂旋转的时候,当我们像是被上了发条的木偶一般不息地追逐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又何曾放慢脚步,仔细地想想我们的所求究竟为何?

周国平写道:“人是一种过于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却往往忘记了开花。”我想,且不论人这匆匆一世的所求是否就是结果,但至少能够令人忘怀的终究还是那一树繁花。

4

▍德国总理默克尔前些年显然未能躲过一场风波: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中表示“十分开心”,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但依然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常识错误,但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也无法顺利过关。

我想,正是因为这群面对任何权威都敢于呐,敢于批判的可爱的知识分子,才有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也才有了严谨这一宝贵品质在一代又一代之间不息的传递。

中间段结构一:当……时;在……(时间地点)构成排比

当无数艳羡的目光投注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村上春树身上时,谁又能想到他曾与妻子开着一家小店,整日忙碌于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中?……

当无数的掌声响彻赛场,撑杆女王伊辛巴耶娃的笑靥再次绽放时,谁又曾知晓她曾在体操赛场上黯然神伤?……

当人们聚精会神阅读阿莫西夫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时,又有谁知道

他曾是一个生化学的博士,整日郁郁于科研工作?……

中间段结构二:于人,于公司,于国家

中间段结构三:在……方面;在另一方面(不同角度)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悲天悯人,心事重重,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倒数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南京市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牛顿名言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南京市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牛顿名言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与立意】

①牛顿评价自己——自知者明;对自我认识应有科学精神;一个科学家(或卓有成就的人)应有坦诚博大的胸怀;谦虚使人进步;

②像是海边玩耍的小孩——求知、发现、创造需要童心;

③比寻常更为光滑的卵石——独具慧眼才能有所发现;要善于发现独特、不一样的事物;

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科学无止境;不可固步自封;学会敬畏;

⑤沾沾自喜——品尝发现、创造的快乐??

【参考题目】

1我自低微至尘埃2生有涯而知无涯3高调做事,低调做人4做饱满的稻穗

5其实,你见到的只是海岸6知不足,方可成大事7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8少年壮志不言傲9追寻永无止境10谦恭让人走得更远

【作文例文】

谦卑和敬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逍遥旷达的庄子在这句耳熟能详的格言里被涂抹成励志的姿态,世人断章取义地记住了他的进取,却浑然忘记了紧随其后的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感叹。后者的意思是在有限的生涯里试图以穷尽的野心去追逐是非之见,甚至自鸣得意地以为舍我其谁,那是危险的。言犹在耳的告诫在提醒我们,苍穹之下,大道之前,人应常怀谦卑和敬畏之心,正如自比为在海滨玩耍的小孩的牛顿,对着一手建起的经典力学的美轮美奂的大厦,只是一句漂亮的比方以及对浩瀚的真理海洋的浩叹而已。

谦卑和敬畏见出灵魂的伟大。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思考的越是持久,就越是感受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心中的道德律。仰望苍穹,星河灿烂,人只是渺小的一棵苇草,即便穷尽一生也未必窥探的出宇宙真理的一角,但恰恰是常怀谦卑之心,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其姿态却小中见大,在刹那间见出永恒。古人仰观天地之大,养浩然之气,退而入室,俯身自省,一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依次于心头掠过,这才把一天郑重地度过。原来谦卑和敬畏,不仅仅存在在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格言里,也存在在柴米油盐的流年里,乃至午后“茶禅一味”的片刻时光里。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有谦卑之态。弘一法师李叔同到丰子恺家做客,把藤椅轻轻摇动几下才慢慢坐下去,丰子恺疑惑不解,不敢问,后来见先生总是如此,便询问缘由。原来李叔同担心藤椅中藏有小虫子,他要给小虫子一个信息,让它们逃离即将有人坐的藤椅。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始终贯穿于弘一法师的修行里,朴素而谦卑,故而他于书法的造诣上也能迹近“形而上”道,而不似汲汲于功利的书法家们执泥于“形而下”的器。

而谦卑之人也生敬畏之心。《庄子·德充符》有一句话我很喜爱,“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唯有静止的水才能见出身影,也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人的谦卑一如水的德行,使人为之驻足,敬畏中照见自己,照见天地,照见众生。

月盈则缺,水满则溢。常怀谦卑敬畏之心,承认残缺和不足,才会在令人敬畏的大自然里触及最美的瞬间。

忽然想起“茶”这个方块字,人谦卑地处在草、木之间,怀有一丝对自然的敬畏,在一杯茶的功夫里读出人生的况味。或许正如《茶之书》所言,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这残缺或许就是承认不足的谦卑,而温柔的试探是无限接近真理接近的道的敬畏吧。

芥子的器识

古人云:“士以器识为先。”器识不单指一个人的魄力,更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

刘秀曾与公孙氏(即公孙述)于洛阳、成都分立王室,二人各有所长,难分轩轾。大将马援领隗嚣之命持中立之态,分别走访两人。至公孙氏管辖之域,方见排场盛世,朝官欢呼;但至刘秀处,恰是另一番景象。刘秀身衣短褐,足蹬草履,见了马援,竟长笑出殿,亲自迎接,两人促膝而谈长达三个时辰。事后,马援向军阀隗嚣汇报所见之景、所感之情时说,刘秀定能匡扶汉室。果然,不出八载,刘秀实现“光武中兴”。公孙氏也定是有才干之人,可他却输在了器识上,还未正式登基便大肆宣扬,认为自己便是主宰。反观刘秀之性,谦逊温和,不喜声张,终成大业。刘秀曾与阴氏闺语:“你瞧我是甚皇帝,不过还是那个忙来忙去的老农!”

一个人愈需要外在的排场撑起门面,愈显得其器量的狭小与见识的浅薄;而谦卑之人,背后往往蕴藏着恢弘的器量与深远的见识。

谦逊自然是一种器识。然牛顿说自己是沙滩上拾贝壳的孩童,可又有几个人能持之以恒地掇拾下去,不为海中鲜美的鱼肉、滩上喧腾的世事所感?

北师大

所以怀谦卑心,当面对荣耀,他不易狂傲,却不忘感恩;当面对失败,他不易沮丧,且不忘知足。既如此,人的心胸就有了更大空间,少了自以为是,多了自知之明,能在坦然中争取进步,在平和中不断拓展新的前程。

谦卑更是一种涵养。真正的谦卑,从来不是出于某种功利,实是发乎本心的品格。据说托马斯·杰斐逊曾与孙子驾车出行,途中一奴隶脱帽行礼,杰斐逊当即恭敬地还礼,可孙子无动于衷。杰斐逊严肃地告诫:“难道你允许他人比你更有绅士风度吗?”怀谦卑心,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和相处共事的敬让。我们从历史上看到,许多最有本钱狂傲的人却无比谦卑。因为在他们心中,原有的业绩再辉煌,都已经过去,更远大的追求和挑战还在前头,又怎会有一叶障目的骄傲,有小人得志的狂妄?可以说,宽阔的眼界使杰斐逊们谦卑,谦卑又使杰斐逊们的眼界更宽阔。从某种程度讲,谦卑恰恰显示做人的底气。对人而言,抬头是本能,低头才是本事。心存谦卑,就是拥有这种低头的气度和胸怀。它看似柔弱,却于无声处散发强大的人格特质。正如大海,只因处于所有河流的最低处,才使百川汇聚,最终成就无尽的浩瀚。

怀谦卑心,关键是真正放下身段。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所谓大牌、名流具有强烈的身分意识。事实上,人们通常因权位、钱财逊于对方而谦卑,对境况不如自己的却难有此心。可见,大家有意无意地还是端着身价,对人作孰高孰低的衡量。这种衡量后的姿态,犹如生意场上的喊价,即使再低调也非真谦卑。真正的谦卑是将自己的心气摆低、放平,他面对所有人表示尊重和敬意。无论高官显贵、商界巨子,还是贩夫走卒、布衣百姓,都发自内心一视同仁、一视同礼。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在人格上将之摆在与己相同的高度,而且这种态度应无知无觉,并非刻意为之的“摆拍”。因为谦卑一旦成了一场秀,其骨子里流露的就非谦卑,反是无形的傲慢。

当然,谦卑绝非自卑、自怜、自弃,更非奴颜、献媚、趋焰。一个谦卑的人,同样懂得欣赏自我、展示自我,他的心中寓着并不张扬的自尊。怀谦卑心,不是对权贵富豪仰视,对贫贱弱者鄙视,而是不卑不亢地平视。甚至对权贵富豪的诸多无奈,他会生出悲悯;对贫贱弱者的万千感受,他更深表敬畏。谦卑本睿智,非历经风雨沧桑、参透人生玄妙,通常难有这般体悟。当拥有真正的谦卑心,就像印光大师所说:“看人人都是菩萨,只有我是凡夫。”以这样的心处世,谦卑就出于真诚、源于自然,不会匍匐在地,没有矫揉造作,有如清风朗月般的安祥。

学会谦卑

“谦卑往往只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依。”——阿米尔。谦卑并不是向强权者泯灭原则,向高傲者低下头颅。它是娇艳花朵的醉人花香,使人生增色不少。

谦卑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心态。牛顿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真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

谦卑不是一瓶魔法水,使人瞬间触及成功的蓝天,它是一颗毫不起眼,甚至颇有些丑陋的冰块,但它却能化作通向天堂的一朵云彩。

在布克·华盛刚接任阿拉巴马州的杜斯凯吉大学校长不久,当他在镇里一个偏僻的地方散步时,他被一个富有的白人妇女叫住了。因她从未见过著名的华盛顿先生,她让布克·华盛顿帮她砍柴,并答应给他几美元。布克·华盛顿那时正好没有紧急的事情,于是他微笑地卷起袖子,做了她要求的卑下的砍柴工作。砍完柴后,他又帮她把柴送进屋里,整齐地在壁炉旁堆好。在此期间他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受人尊敬的阿拉巴马州的杜斯凯吉大学校长。镇上一个小女孩认出了布克·华盛顿,她在事后把他的身份告诉了那位妇人。

个短短的片段。

伟人之所以可以成为伟人,在于他与众人的不同之处,有人会不以为然道:这些是我也会可以做,可是当你功成名就之后,你还愿意“屈尊就卑”干着一些卑下的活嘛?

成功前,保持谦卑的心态易,因为你还未作出任何功绩,无法骄傲,可难的事当你位极人臣之后,仍可以保持着一种谦卑的心。

始经胯下之辱韩信,的确有谦卑心态,忍常人所不能忍,容世界难容之事,也就成天下人不能成之事。只可惜功高盖主,已为王侯将相的韩信,未能及时的敛其锋芒,端正心态,重拾谦卑。以至于,刘邦吕后起了杀心,终成“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的千古叹息。

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看着纷杂密迷的人生棋局。

学会谦卑,昔日的光辉荣耀已随着昨日翻过了,明日的传奇辉煌尚未书写,我们唯有把握机会,以谦卑的心态,去掌握今天,掌握人生中任何一个机会。学做一个朝圣者,以谦卑的心态,去仰望心中神圣的神明。

做一个拾贝壳的孩子

看到这个题目怕有人就感到奇怪了:我现在都是大人了,还要做一个孩子?

如果你为做一个孩子而感到羞耻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小时的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提出了苹果为什么要往下掉而不往上“掉”的问题,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其实,做拾贝壳的孩子也是这位伟大科学家打过的比方,他十分谦虚,把自己的伟大发现比喻成偶然捡到的大彩贝。世界的一切对孩子是新奇的,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挺强,凡事都会问个为什么。而我们大人,却往往失去了这种珍贵的品质,对世界的一切熟视无睹,自以为是,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也远远不如孩子。从这方面看,孩子应是我们的老师。

当然,我们不能个个象牛顿那样成为天才,成为拣到“牛顿定律”的幸运者,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有新发现,新感受,多出了一份份捡到新贝壳的喜悦,我们的生命也由此变得更富有意义。

因此,我们要找回那颗在知识海洋中寻找瑰宝的童心,做一名拾贝壳的孩子,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在世界文明的海滩上猎取知识的彩贝。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地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收集信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这些彩贝不但装点我们的生命,从另一角度上讲,也是我们生存的资本、财富,是我们在这个竞争社会上的护身符。

做一个拾贝壳的孩子,就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求真,求善,求美。然而,社会上多少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戴上了有色眼镜,结果再也看不到世界的本色,对事物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准,真理与谬误混淆,美与丑颠倒,善受到冷落,恶却得到放行。我们需要回到自己的孩提时代,用纯真、明亮的眼睛来看待我们身边的一切,将世界变回到本来的面目。

做一个拾贝壳的孩子,也是保持那份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多少青年因挫折而意志消沉,因失败而一蹶不振,又有多少人而陷入欲望的泥潭而不得超脱,还有多少人碌碌无为而找不到生命的真谛。那就走到软软的海滩上,做一个孩子,寻觅那些美丽的彩贝,把生命融入大自然中去吧,用孩子纯洁的心灵撞出生命的火花,再度燃起生命之火,以积极的心态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做一个拾贝壳的孩子,也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五光十色的贝壳,天然去雕饰,它保持着它原有的本色,没打上任何人为的痕迹,没受到世俗的污染,也看不到任何虚情假意。而这些,又是我们的心灵多么需要的品质!

做一辈子拾贝壳的孩子,便是活到老学到老。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对二十一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国际上通行“新文盲”的定义是:凡不能学习、接受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者则为新文盲。由此可见,我们什么时候停止了学习,我们什么时候就变成了新文盲。

篇三: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牛顿与莫言故居的不同境遇”

【作文题目】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颗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这里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也是每年入校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房屋的修缮由政府长期拨款。

材料二、作家莫言获”诺奖”后,来”朝拜”的各色人等涌到他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这个昔日的宁静小村,为能沾一沾”灵气”,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莫言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众多手持罗盘的风水师也煞有其事地来此观察”龙脉”?小小的?平安庄,已成了不少人的”发财圣地”。

【立意点拨】

这时是一组多则材料作文。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关注、思考、感悟能力。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简单地说其方法就是:求同求异、辩证分析。

求同:找到材料的共同点。

首先分析单个材料:

审题小结: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出恰当的观点。

【例文参考】

为了什么的纪念

牛顿故居仍被剑桥物尽其用,未加改造,有更多人慕名前来;莫言故居却在众人毁灭性的“纪念”活动中黯然凋零。联想到当前的仿古热、故居热、文化热,这些纪念方式却成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当务之急,是如何让纪念成为“为了传承的纪念”。

最好的纪念是保护。前段时间,惊悉北京的“梁林”故居被毁;无数人所纪念的梁思成,林徽因从此又少了一份实物的印证。有关部门解释说是为了原址重修。这场景何其眼熟!北京旧城墙拆除前,梁思成曾为保护这历史的见证而四处奔波,甚至含泪怒骂:“今日你们拆的是真文物,明日你们建的就是假文物。”2005年,仿建的永定门城墙竣工。没错,仿古建筑再多也只是赝品,再多的“修复”也只是一个个仿真模型。最好的纪念是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存贮历史的真实。多少年后,重建的莫言故居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回忆呢?

最好的纪念是利用。都江堰,这个历尽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的水利奇迹,如今仍在造福着沿岸的黎民百姓。自李冰父子率众建成后,都江堰没有歇,都江堰不该歇,都江堰也不能歇!因为,没有水的滋润,不出几年,它就会垮掉。同样,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它们“活”起来而不是把它们“存”起来,剪纸艺术,有贴窗花的习俗才会流传,皮影艺术,有人看才不朽,动轴不腐,有利用才有未来。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自从与旅游经济挂上钩,古文化,名人故居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在全国热了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大同斥百亿重建古城;西安要将重建的阿房宫在重建;多地为“孙悟空故居”大的火热。可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毕竟只是浮华,内在精神的传承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倘若齐鲁之地都遵循孔子之风,巴蜀之地都继承李白之诗情,潇湘之地都拥有范仲淹的济世情怀,这才是中华文化最好的传承与最好的纪念。

是的,我们对古文化、对历史的纪念,不应是鲁迅所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像牛顿故居那样,传承牛顿的精神品质,让故居、文化在利用中生生不息,这才是纪念的意义。我们呼吁,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别让文化染上铜臭的味道

莫言的一个“诺奖”带来的不仅是中国文学界的一线曙光,还有不少人腰里鼓起的钱囊。不知从什么时候,莫家的大院被踏平了,莫家的萝卜被拔光了,小破屋被高价出租,甚至平安庄都成了“龙脉”。是不是用不了多久,这里的房价也会成倍的上涨?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只不过莫言热就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些现象放大在了公众的视线之上。

纵观现今的文化,无论是电影界,电视界,文学界,音乐界,哪一个不是以赚钱作为标准,却把最基本的文化要求放在最不显眼的位置?

电影界,为了追求高票房,导演和编剧们不惜篡改历史,硬生生地加入各种滥俗的爱情桥段,与真正的历史背道而驰,这样的做法,票房是上去了,却愚弄了观众,误导了少年儿童,更是玷污了我们的文化。

同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音乐、文化等各种领域。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音乐充斥的是千篇一律的你情我爱,专辑销量是上去了,可却失了音乐的本真。同样的,各种网路小说充斥荧屏,内容低俗不堪,作者几天便能完结一本小说,为的只是那几千几万的点击量,可真正的文学却在这媚俗之中被吞噬的无影无踪。

即使我们现在提倡的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文化却不能包括在内。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用感悟,用灵魂,甚至用生命凝聚的结晶。

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的意志一笔一笔的刻画出来的《史记》,它的诞生只是为了那身为史官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才是文化。伯牙,钟子期的友谊凝聚出的《高山流水》,它的存在,只为一个知音难觅的慨叹,这,才是文化。《儒林外史》,这包含了官场形形色色的经典,它的存在,也只是因为吴敬梓身为落

在剑桥大学,牛顿求学时住的宿舍现在仍旧是宿舍,但只收最优秀的学生。它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是只为学术的精神。它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是只为学术的精神。它让后人心生一种向前人学习,只为超越前人的精神。其传承的文化价值是经济价值的无数倍。

【素材超市】

1.应理性看待争抢“文化名人”

从大打出手到坐到同一张板凳上

多次参加过水浒文化研讨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次研讨会和10多年前的一次有所不同,当时好几个市的专家为了争抢“施耐庵故乡”这个称谓,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动起了手。而这次研讨会上,浙江、山东、湖北及我省盐城、大丰、兴化等地水浒学会的专家“坐到了同一张板凳上”,他们不再争抢“施耐庵故乡”,更多的是谈论如何共同放大“施耐庵”品牌效应。

中国水浒学会会长佘大平教授说,“全国有好多地方在争抢‘施耐庵故乡’这个称谓,但实际上,我们这些从事《水浒》和施耐庵研究的人也很难确定他到底出生在哪,只能依靠一些历史文献,文物进行推断,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说。就现在的史料还很难说哪个地方是‘施耐庵故乡’,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是,基本上在兴化一带。”

争抢“施耐庵故乡”促进了水浒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品牌意识的强化,历史名人遗迹遗存日益成为各地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从炎帝到老子、孙子;从司马迁到诸葛亮、曹雪芹。如果把有归属争议的历史人物一一排列出来,可能会涉及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而且,这种地域之争,会从省际、市际发展到县际甚至是乡际。

“施耐庵故乡”之争只是其中之一,佘大平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信评审专家黄俶成教授都认为,争抢“施耐庵故乡”辩证地看也是一件好事,把水浒与施耐庵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多元化。这说明,以前好多地方并不重视明清小说,通过交流,争抢“施耐庵故乡”从一侧面推动了明清小说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这些研讨,我们的研究工作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我们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可能会含糊很多。像今年,就有18个城市在搞与欧阳修有关的研讨会,这都很好。这样就形成了对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好的氛围,对一个地方来说,也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推动当地的经济、旅游、文化等的发展。这样成功的先例有很多。

应理性看待争抢“文化名人”现象

从10多年前的大打出手到坐到同一张板凳上,专家们认为,应理性看待争抢“文化名人”的现象,不应该一概以批评的态度去对待。

中国水浒学会秘书长张虹等专家说,争抢“文化名人”热过之后,应该更好地打好这张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背后巨大的现实价值,为经济、旅游、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早在两年前的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上,兴化、大丰与会同志就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达

成了如下共识:大丰、兴化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其后裔散居大丰、兴化两市,今后,两地应在资源共享、成果共有、活动共搞的基础上开创施耐庵研究的新局面,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理性看待名人故居保护

对于近期社会上对名人故居的关注和热议,孙玲认为,正是民众怀旧情绪的一种宣泄。近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都经历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许多历史街巷、传统建筑消失殆尽,人们记忆中的城市特色渐渐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这种大拆大建的做法遭到了民众的反感,对名人故居的关注正好反映了民众的情绪。这一社会形势迫使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必须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当前文物部门的处理方法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只停留在了消防员救火式的管理上,哪里出现问题就往哪里跑,很辛苦但效果一般,长此以往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据孙玲介绍,对名人故居中宣部曾做出过比较严格的明文规定。1988年,中央规定:今后,非经党中央国务院特许,不得新建个人纪念馆和个人故居。1996年,党中央再一次规定,已故近代名人的故居,除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以外,一律坚持正常使用,不得专门腾出作纪念馆。

在这种严格的规定下,北京市被定为名人故居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不是特别多,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只有郭沫若故居和宋庆龄故居等几处,诸如茅盾、齐白石等文学家、艺术家的故居仅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国对名人故居的公布仅局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北京这座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曾经留下的近现代名人的足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2005年,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了一次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调研。当时的数据显示,北京已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有88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市保单位17处,区县级保护单位12处。调查发现,北京的名人故居虽然主要分布在几个区,但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不利于集中保护。有的名人故居已沦落为大杂院,只是在原地挂牌保护,鲜有游人去参观凭吊,身处其中也无法感受到当年的原貌和历史氛围;有的故居原址经过多次翻建改造,文物原状已不复存在;有的名人在同一城市有多处居住的地点,这些名人故居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么保护,都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不是文物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材料作文“牛顿评价自己”导写

材料作文“牛顿评价自己”导写

作者:姜有荣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3年

——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

——品质与贡献;

——大师的境界。

参考题目:永做拾贝壳的小男孩;谦逊是一种美德;正确看待自己;大师的境界;眼界等。

3.发现

——不到海滨去,永远见不到真的大海;不到大海中去,永远不知道它有多么博大浩瀚。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永远不可能有大的长进。

参考题目:勇于发现;发现的真谛;要勇于求真等。

4.贝壳与海洋

——追求永无止境;

——伟大与缈小。

综合起来看,文题材料的基本意思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道德观——谦逊是一种美德。二、价值观——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三、境界——追求永无止境。

[记叙文佳作]

怎么了?

许苏培

卧室里电视机正放得震天响,爷爷颤抖地握着毛笔,浓浓的一滴墨汁滴落纸上,洇开一个难以言说的圆。

这是……怎么了?

退休律师是爷爷如今的身份,孙子保姆是爷爷的新职业。子女事业有成,孙儿活泼可爱,按说爷爷如今应尽享天伦之乐,可是烦心事却总不断。怎么了?赏识教育与“一代不如一代”起了冲突。

小孙子搭积木,才搭起一座城门,做母亲的便毫不吝惜地送上甜蜜的亲吻、铺天盖地的赞扬。眼前的小孙子仿佛已化身为建筑大师,洋洋得意地啃着作为奖赏的巧克力,看电视去了。

爷爷望着那个远未成型的城堡,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一开口便会引来媳妇的埋怨: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赏识教育!

客厅里的钟摆响应着爷爷寂寞的心事,爷爷像一只卡在时光齿轮里的钉子,尴尬地进退不得,锈了。

想我年青的时候,割麦子,透明的汗珠摔成八瓣,赤裸的脊背迎着骄阳的炙烤……打下来的粮食仍觉得少,总以为自己还可再努把力!爷爷望着卧室里吹着空调看一千遍一万遍喜羊羊的小孙子,没作声,心里却是一声声稠密的叹息。

爷爷教孙子学毛笔字,小孙子来了兴趣,认真地在宣纸上一笔一画地练着。爷爷逮着时机轻轻说道:“学无止境啊!”孙子应了一声,也不知听进去没有。爷爷感慨地说起自己四十岁时自学考律师的情景,除夕夜和着万家的爆竹声背着法律条文,最终心想事成。爷爷朗声说着,意气风发,可小孙子突然一笑,爷爷顿时像泄气的气球,心虚地问:“你笑什么?”小孙子甜甜一笑:“我笑你都说了一万遍了啊。”孙子满意地拍拍乌黑的手掌,飞快地溜出了书房。爷爷提起笔喊道:“回来,爷爷示范给你看!”

没有回答,只是突然震天响的电视机吓得爷爷手腕一抖,一滴墨汁像黑色的泪洇在了纸上。

客厅里的钟摆声被电视机声淹没了,爷爷的青葱岁月在齿轮的旋转间枯黄了。他总记得父亲对他语重心长地说过“学无止境啊”。他也记得前几天拿给小孙子看的文章,那个牛顿的故事——我们手中握着的只是贝壳,而真理的海洋却在远方潮起潮落。

“啪!”又一滴落在了纸上。是墨汁,还是爷爷的泪呢……

究竟怎么了,这个时代?没有答案。学无止境这个道理,同爷爷一起,像生锈的钉子,卡在时光的齿轮里了。

[得分]48分(基础等级)+16分(发展等级)=64分(总分)

[评分依据]①立意深刻。爷爷想让孙子传承的是自己身上的那种“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但却遭遇到了媳妇变味了的“赏识教育”的拦截和消解。望着做事“浅尝辄止”的孙子,爷爷欲言但又怕被媳妇埋怨,不说自己心里又堵得慌,因而他感到闹心,感到纠结,而这闹心和纠结正体现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②构思新巧。文章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孙子搭积木、练毛笔字的场景和爷爷烈日割麦、除夕背书的场景巧妙地剪辑到了一起,昭示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总评]本文恰似一曲家庭教育咏叹调,带给人深刻的反思。赏识孩子是对的,它可以鼓励孩子不断追求成功。但赏识必须着眼于孩子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孩子今后的发展。而无

节制的廉价的表扬,只会使孩子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文中的媳妇采用的正是这种变味了的“赏识教育”,她应该好好体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

[散文佳作]

成熟的麦穗

徐媛媛

当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余英时教授说:“中国的古典艺术和19世纪结束了……倒下的亦是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钱先生一生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他的成就几乎无人能及,但是这样一位泰斗式人物却始终淡泊名利,谦虚平易,恰如田野中的麦穗:最饱满的,永远是腰压得最低的。

钱钟书先生风华绝代一生,不仅在国内,即使是在国外也享有声誉。有一位外国记者曾说:“到中国来,一是为了看看万里长城,二是为了拜访一下钱钟书先生。”可见先生的影响之大。但面对那些前来拜访的中外人物,先生却常常闭门谢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邀他讲学,半年即付他1600万美金,并可携带夫人前往,但却被他婉拒,有人问他,他却说:“我都姓了大半辈子?钱?了,难道还迷恋这东西吗?”的确,先生虽有一般文人恃才傲物的性格,但却淡泊名利,活得低调。

当《围城》出版时,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说她想见见先生,先生却回话给她:“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的话,为什么偏要知道那只下蛋的鸡呢?”何等睿智而又谦卑的回答!先生光芒四射却并不张扬,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不能不让人敬叹。先生在学术上达到了令人高山仰止的境界,人格上亦让后人为之倾倒。

先生晚年时,曾有学者舒展等人倡议成立“钱钟书研究所”,无疑,这既是对钱钟书先生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名传后世的最佳方法。但钱钟书先生知道后,立即打电话叫停了这项提议。或许,正是因为先生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后人才永远铭记住了这颗中国文坛的明珠、这座中国文学的丰碑。

钱钟书先生的逝世,逝去的是一颗照耀文学天宇的巨星,从此世间再也没有钱钟书;远去的亦是一个时代,一个无人可以复制的时代……

麦穗成熟的季节里,随处可见金色的麦浪,一波一波……而干瘪的必是头昂得最高的,饱满的必是腰压得最低的。成功的人,令人敬仰的人,恰如后者,放低了身段却昂扬着魅力,谦虚着却又让人铭记着,正如牛顿所说: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得分]49分(基础等级)+16分(发展等级)=65分(总分)

[评分依据]①形象丰满。文章对钱钟书的刻画,既有平实叙事;也有经典桥段,如“我都姓了大半辈子?钱?了”“为什么偏要知道那只下蛋的鸡呢”。既有正面描写,如婉拒普林斯顿大学重金邀请、叫停“钱钟书研究所”;又有侧面描写,如余英时教授的评价,外国记者、女士的崇拜。多种叙述、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钱钟书。②意境深远。田野中的麦穗是作者着意营造的意象,它既是钱钟书精神和人格的写照,也寄寓了作者对文章主旨的深邃理解。情景交融,含意深远。

[总评]本文能“形散而神聚”,源于作者扎实的选材和组材功力。选材时,作者不仅能扣住学术这根红线,而且还能扣住人格这根红线,而这两者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组材时,作者用人物的立身行事去刻画形象,用意象的营造去昭示精神人格,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议论文佳作]

莫言获诺奖之我见

管心安

假若让你评选“本年度最值得庆贺的事”,你会怎么评选?

这还用问?当然是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了!

的确,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就这样“咣当”一声落在了莫言的头上。于是,举国欢腾,举世震惊,全都在向这个幸运的人儿传达最诚挚的敬意。可是,人们只看到了媒体上光鲜的莫言,又有几人能真正了解那圈成功的花环下,又掩藏着怎样的辛酸与泪水?

还记得那句“时无英雄,竖子成名”。深谙为人谦逊之道的莫言,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只说了这么一句,让我不禁为之喝彩。当全世界都在享受这场文学盛宴时,他和家人也只是包了顿饺子以示庆贺,这需要怎样的气魄!若换作别人,恐怕早已心急火燎地召开发布会,在媒体镜头前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歆羡、敬仰的目光了吧!

有人说“莫言的成功只是偶然的”。但你如果真正了解了他创作的艰辛,便不会再否认他的成功。莫言创作的源泉来自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来自对生活怀着一颗好奇心。就像牛顿一样,他善于发现与寻常不同的“卵石”,而小时候那些不平凡的经历对他以后的创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断地汲取生活的养分,怀着一颗好奇心去观察,去探索,最终在文学领域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曾在他笔下反复出现的高密乡的原型便是他的故乡。

我以为,莫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的不断追求。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正是由于牛顿在科学领域的“不时发现”才有了后来的辉煌。莫言亦是如此。在成功之前,他寂寞地奋斗与追求。即使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是艰难地、咽气吞声地创作。油灯下,牛棚里……到处都是他孜孜以求的身影。在成功之后,他

下页余下全文高中作文